王瑜輝
摘要:“立德樹人”背景下,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逐漸提高要求,班主任要充分明確教育路徑,通過實際行動來滲透“立德樹人”教育,培養初中生良好的思維、品德、素養,從而為初中生未來發展打下基礎。本文從教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出發,結合實踐行動優化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為現代化德育教育路徑提供策略依據。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來提升自己。而如何有效開展班主任德育教育,是當下班主任們重點關注的話題。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初中生的智育,更要注重德育,培養學生正確積極的思想,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的熏陶,從而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標。
一、加強品德教育,開展系統育人
初中生的道德素養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對于初中生來講,明確人生目標,堅持學習,強化內心,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同時,讓初中生擁有高尚的品德,在學習中勇于進取、生活中樂于助人,有自己的人生底線,是當代青少年教育的重點方向,也是初中育人的重要目標。結合當前初中德育工作現狀來看,很多班主任對于品德教育的認識性不足,缺乏重視,限制了德育工作的開展,無法發揮初中德育教育的價值。所以初中班主任要提高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加強品德教育,開展系統化的教育方案,從而踐行“立德”任務[1]。
例如,在教育中開展系統化的育人工作,分步驟滲透“立德樹人”思想。第一步,班主任要開展以“立德”為重點的教學活動,通過思想政治與品德教育來優化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內容,并充分了解傳統文化與社會公德秩序等一系列道德行為;第二步,要加強與學生的聯系溝通,轉變以往刻板固化的班主任形象,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通過情感教育感化學生,樹立良好形象為學生做出榜樣,積極引導學生走向正軌;第三步,要注重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思想品質。滲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構建融洽、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能夠實現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通過建立系統化的德育工作,不僅能夠幫助班主任明確工作重點,還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德育氛圍,為未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打下基礎。
二、加大宣傳影響,提升德育效果
德育宣傳的作用在于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意識,加強對德育內容的認知,從而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教育條件,發揮潛移默化的良好影響,提升德育效果。有效的德育宣傳工作能夠為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帶來時效性的作用。讓德育工作在校園中得到科學性、計劃性的提升,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構建良好的校園氛圍[2]。同時,改善以往傳統的“集中管理”弊端,創造出輕松、愉悅的德育條件。在具體工作中,可以通過綜合能力良好的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實踐行動為學生樹立德育榜樣、從激勵式角度出發。
例如,在班級中,班主任可以將思想品德良好、行為習慣優秀的學生樹立為班級榜樣,為學生們提供一個進步的楷模,不僅能夠創造出和諧的班級氛圍,還能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同時,教師要針對班級中品德行為良好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教師精神與物質上的鼓勵,會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經過榜樣的帶領,有效提升的宣傳影響,提高德育效果,讓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強監督引導工作,避免學生對德育工作有思想誤區,讓學生在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同時,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三、尊重個性發展,升華德育工作
結合當前大部分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狀來看,很多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導致學生德育積極性不高、缺乏思想品德建設意識等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自主性方面較弱,每個學生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需要班主任的積極引導,才能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確學生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3]。同時,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思想、習慣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氛圍,提高學生個人思想建設的積極性。同時,在德育工作中要不斷優化教育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德育教育,從而滲透“立德樹人”思想。
例如,在班級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們互動溝通,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開展個性化管理,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通過溝通互動,可以充分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內心,并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呵護,從而建立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班主任還要加強對學生差異性的認識,并尊重學生之間的不同,通過溝通交流,從不同的工作出發點,幫助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的同時,踐行德育教育,樹立良好的品德思想。這種個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積極進取、培養自身習慣的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發展與學習打下基礎。
四、構建校園氛圍,深化德育思想
德育教育并不是班主任一人就能完成的事項,而是需要校園、學生、家長的積極協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初中學生每日在校園中的時間是最長的,在校園中不僅僅體現了學生學習的思想品德,還會體現出日常道德修養。營造校園氛圍,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受到浸潤。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與校園建立溝通,營造良好的校風。
例如,在校園中開展校風建設,通過張貼標語、板報等方式提升宣傳能力,通過校園的科技、文化、體育活動,來加深學生道德思想,從而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德育條件。同時,班主任還要協同校園建立德育獎勵機制,在校領導的帶頭作用下,完善監督檢查、綜合評價等機制環節[4]。讓學生干部或班主任所樹立的班級榜樣學生參加校園的德育教育培訓,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樹立良好積極的品德修養,從而在班級中擴大影響力,促進德育工作成果提升。同時,班主任不僅要意識到校園、班級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還要提高家庭氛圍對于德育工作效果影響的認識,通過與家長積極溝通交流,幫助家長了解學生情況,交流德育思想,創建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影響,讓學生在和諧、平等、愉悅的氛圍下健康成長。
結束語:
“立德樹人”背景下,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方向的開展德育教育,構建校園、班級、家庭全方位德育工作,為學生的德育素養提升提供充分的條件。探究現代化德育教育路徑,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學習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魏波."立德樹人"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路徑探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19):1-1.
[2]韓寶英.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J].2021(2019-36):178-178.
[3]陳銘浩.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20(16):1-1.
[4]羅燕霞.德才間行,潤育無痕——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途徑[J].學苑教育,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