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發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當前教育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比較深刻,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本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于如何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并對其學習方式的應用現狀進行了敘述,指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希望能夠給眾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些許意見。
【關鍵詞】小學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
引言
當前階段對課程進行改革主要是指學習方式以及教學方式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不僅僅是針對于學生提出的,教師也是一樣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習過程當中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都應該得到重視,而教師要做的是對于相關的自主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等進行探究,并且進行相關的運用。在日后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利用,讓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對該模式產生一定的興趣,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當前的應用時間并不是特別長,在應用的過程當中還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目前階段我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對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觀察,可以看出學生對這種模式的應用參與度熱情并不是特別高,雖然合作學習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但是很多的學生因為沒有對這方面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養成,所以在課堂開展的過程當中并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由此也就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改善。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會在小組的表現中特別突出,成為主導者。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會成為聽眾,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是一味的坐在旁邊進行聽講,并不會將自己的意見發表出來,長時間這樣進行活動的開展,很不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養成,使學習好的同學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當中去,而能力較差的只會在旁邊默默無聞的存在。那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就不會發揮出它本身的意義,相反還會起到影響教學效果的作用。然后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只有教師做出強制性安排的時候,合作學習才會有所加強。課堂上,在教師的要求下會有一定的體現,但是課后的分組學習并不會有很大的作用,更不能夠將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樣一來形式化教學就會變得更加突出,并不能夠發揮其本身的作用。
二、如何更好的使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得到推動
(一)進行科學分組是學習成員結構合理性得到保障
眾所周知,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小組的成員劃分提高重視,這會對其合作意識以及學習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在劃分小組成員的時候要考慮到同學之間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與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之間要進行互補,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使其小組結構趨于合理性。小組內部的成員人數也不能太多,多的話對于管理有一定的困難。
比如說在學習測量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平常表現進行相關的小組劃分,每個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不規則圖案進行測量,然后對測量的數據等進行記錄,這些主要是根據成員能力的不同來進行任務的劃分,有助于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在活動最后由小組來進行各自匯報,將學習經驗進行分享,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進一步的促進。
(二)借助問題情景的創設,使得合作學習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進行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對班級內部的同學進行小組劃分,然后讓他們進行相關學習的交流和溝通,讓每個學生的意見都能夠發表出來,進行思維上的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在更多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借助問題情景的創設,使學生之間的合作得到進一步的推動。比如說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節的時候,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再進行相關問題的設置。比如說學校對于內部建設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強,然后劃分了相關的考評區域,每個班級負責其中的一部分,我們班也是負責操場當中的一部分,那么大家會有信心做好這部分工作嗎?讓學生們對平行四邊形進行學習,了解相關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去思考綠化區的面積,然后來進行計算,這對于教學的推動有很大的作用。
(三)發揮引導作用,使合作學習的效率有所提高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的因素,在學習和思考的時候無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由此在想問題的時候都比較簡單,教師為了能夠使合作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應該進行相關的引導工作,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鍛煉。在學習圓與圓柱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先讓學生對圓柱與圓錐的概念有所了解,然后再進行相關的小組劃分,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圓錐與圓柱之間的共性和不同點進行分析。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當中,對于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會更加深刻,由此也會推動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結束語
根據對上文敘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可知,我國當前在小學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分組合作教學模式是非常普遍的,這種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會主動學習分工學習,使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自己學習成績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孫蓓.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淺談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7(3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