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倩

【摘要】初中數學的主要學習主要目就是教學生掌握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為了達到全面培養學生數學技能的目標,要求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形成發散狀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由過去的“點線面式”的思考問題,變成“全立體式”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取得綜合進步。本文對培養中學生運用發散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做出探究。
【關鍵詞】發散思維;解答能力;培養策略
中學數學應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發展,這是越來越多教師的共識。教師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養成發散狀的思維能力來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優化學生學習方法,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科表現。運用發散思維來回答問題,即多角度思考解題思路,從而用快速簡便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種思維和解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完成[1]。
一、一枝獨秀不是春----弱化思維定勢
老師為了讓學生有好成績會總結出很多解題模板,這種做法也許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取得好成績,但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問題條件稍有變化,學生將無法答題。同時,隨著所謂的模板增多,學生就會混淆,犯錯,整個思維都局限在模板上。這樣的教,無疑是在強化學生的定勢思維,限制他們的思考,逐漸走向僵化。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狀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學生的思維習慣。例如,在學習了“圓”知識后,可以提出練習“求平面上一點到圓的最大距離和最小距離分別為6和2,求圓的直徑”。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學生通常只能想到點在圓外的情況,而忽略了點可能在圓內的情況。另一個示例的標題是“求長度為6和8且半徑為5兩條弦之間的距離”。考慮到弦在圓心的兩側,學生們只能求出7這一個答案。因為學生忽略了弦在圓心同側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相信模板不是通用的,鼓勵學生從多維度角度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散狀的思維解題能力,弱化思維定勢。
二、滿園春色最宜人----鼓勵答案多元
學生在提問時通常依賴于標準答案,但標準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因此,過渡依靠標準答案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應提醒學生在解題時嘗試不同的方法。比如題目的條件是“有人買了13個雞蛋,5個鴨蛋,9個鵪鶉蛋,總成本9.25元,如果買兩個雞蛋,4個鴨蛋,3個鵪鶉蛋,則共用去3.2元。如果只買鴨蛋、雞蛋、鵪鶉蛋各一個共需要多少錢?”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來回答,但如果學生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主元法,消元法,參數法和待定系數法來回答。主要因獲得正確答案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多接觸這類問題,不再讓學生盲目相信標準答案。達到學生淡化心目中標準答案地位的教學目的。
三、躬行方識春滋味----落實實操訓練
在練習開放式題之前,教師需要教學生理解開放題目具備哪些特性。特征一,條件具有多維性,條件開放題特征是缺少確定的條件,必須添加必要的條件,才能使結論成立,而這個條件往往不止一個。特征二,結論具有多維性,即給出問題的條件,讓學生根據探索相應的結論,并且符合條件的結論往往呈現多樣化,或者相應的結論的“存在性”需要解題者進行推斷,甚至要求解題者探索條件在變化中的結論,這些問題都是結論開放性問題。特征三,破題方法多維性,即策略開放性問題,一般指解題方法不唯一或解題途徑不明確的問題。這類問題要求解題者不墨守成規,積極發散思維,優化解題方案和過程。
案例1.請寫出一個圖像經過(4,2)(2,4)兩點的函數解析式。并指出這個函數在2≤x≤4范圍內所具有的一切性質。
分析:我們已學過的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然后指導學生通過待定系數法求解析式,。
函數的增減性
分析:思考函數的最值?從三方面考慮,
函數圖像的對稱性
通過這兩個題目的設置,不僅復習了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更重要的是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從“開放性”中找出“確定性”,尋找“不確定性”來開放思維的發散性,通過對各種函數的研究建構出函數知識點的框架圖,從整體上理解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通過對比學習更能深度地掌握不同函數的區別和聯系。
案例2.有以下一組數字:第一組是6、24、25,第二組是1.5、2、2.5,第三組是2/3、2、5/4,第四組是:15、8、17.問哪一組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解決方案1:根據勾股定理,直接計算。檢查兩個較小數的平方和是否等于第三個數的平方。解決方案2:找到特殊比。比較每組的數據,看看它是否等于我們熟知的勾股數。這里就是多角度多方法的探究。通過將開放式試題引入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習慣于用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思維,發散思維能讓學生將相關的認知對接起來,由點入面,由表入里,深入思考[2]。開放性問題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開啟思維空間,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3]。擴寬學生解題思路,便于學生找到問題中心。使學生擅長簡便計算,縮短書寫步驟,節省答題時間,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做題效率。相信在平時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便會不期綻放。
參考文獻:
[1]孫輝.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當代家庭教育,2021(12):99-100.
[2]霍玉東.關于初中數學教學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2021(14):162.
[3]陳俠.“解題反思”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20(31):53-55.
[4]周發林.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啟迪與智慧(中),202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