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摘要】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之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教育意義非常強的課程。在教師對學生開展德育方面的教育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的德育教學,以及實現綜合的德育教育目標開展的教育。而這也是在小學的教育階段中,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任務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章基于對小學的道德法治課程教學之中,教師針對對于學生的德育開展的教育做出分析,能夠為小學的道德法治課程教學,提供更多有效的參考改善性教育建議,使得教師的小學,德育教育更加的優化和科學。
【關鍵詞】德育視域;小學教學;道德法治課程;改革途徑
引言:在小學階段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育,主要是以學生在生活實際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和事情,為綜合的教育基礎和依托,結合學生在心理方面的發展狀態,以及道德層面做出相應的教育。教學內容也是更加緊貼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師在小學階段,就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育,也是為了更好地在小學初級階段,就幫助學生實現思想層面的深化,完善自我的人格,對于綜合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認知更加的全面。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教師對學生開展實際的德育方面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在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德育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等等方面,沒有做出更好的教育分析和教學創新,使得實際的小學德育教育效果不好。教師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亟需做出更多的創新與改善。
(一)道德與法治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
由于教師對學生開展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道德素質為綜合的教育目標的。這樣就更加需要教育更多的與教育目標相吻合,才能夠實現教育的綜合進步。然而,在目前小學階段的許多教學過程之中,教師的教育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緊緊依靠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考試,來對學生做出綜合的評判,很大程度上對與學生的德育教育課程,產生了極大的束縛性。在其中,不能夠更好地了解大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具體的落實情況,也無法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學生僅僅為了提升在考試過程中的成績以及得分,以一種應付考試的心態來對知識進行學習,還沒有從自身的內心上,實現道德層面的深化。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化作用不強,也就導致這門課程教育呈現了畸形發展的現狀。
(二)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教育專業素養不高
由于許多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學,都是沒有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授課,這也就是的許多其他課程知識的教師來參與到對學生的這門課程知識的講解之中。教師在道德與法治專業課程知識教育方面,理解不夠透徹,在教育方法上,缺乏創新和科學性,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因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育,是非常的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的,與其他的教學科目產生了明顯的區別。如果教師沒有更好的轉變自我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理念,還是以其他科目的教學方法運用于其中,就會更大程度地導致學生失去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興趣,產生極大的不良教學影響。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的策略分析
教師針對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出具體的教學分析和判斷。結合目前時代構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教育,向學生不斷地輸出有關正確觀念的思想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綜合素質方面,實現更好的提升與進步。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
由于在目前教育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很大一部分體現在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不強的方面上。教師就應當基于自身的教學水平不高方面,做出相關的教育調整[1]。學校健全完整的師資力量,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方面,共同推進課程教育的一體化,更好地將新時代青年教師對學生的教化和引領作用發揮到最大,才可以使得教師對于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方面專業課程知識的教育,效果更好。因此,學校可以在更多的教育活動開展之中,讓教師參與到相關的德育教育研討與交流中,在更深層次的討論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過程中,幫助學生能夠在優秀的教師教育影響下,實現更好的學習。另外,學校還需要整改教師隊伍,引進素質能力更強,教育水平更高的新一代青年德育教師,使得教師在德育方面的教師隊伍力量更加的雄厚。
(二)開展德育教學的展示比賽,在交流中提升教育水平
在學校更加完善教師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的過程之中,也就會制定出完整的教學方案,而在一系列更加有效和科學化的德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將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理論方面的知識,更好地通過實踐變成現實,從而幫助學生在真正的感受到德育知識理念的過程中,將其深化至自己的內心[2]。因此,學校在開展相關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研討與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針對相關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開展相關的教學展示比賽。教師在其中,更加重視對學生情感方面的表達以及價值觀念方面的引領教育。并且,將其最終納入對于學校以及教師的教育綜合評價體系,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更加的規范和有效。在教師做出德育教育展示的過程中,也會做出更加官方和規范的評價。教師不僅可以在參與活動中,收獲到更多科學的教育知識與及建議,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教育水平,還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正確規范的教育引領之下,形成良好、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深化自身的思想道德,提升個人格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教育,是能夠更好地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實處的。能夠對學生的綜合成長與進步,產生極大的教育積極性影響。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多的接收到有關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識,可以更好地健全自我的人格,更主動的接受知識,從而將其內化于心,外化與行。學校在不斷地道德法制課程知識的建設與完善之中,也可以使得教育模式得以更新,教學改革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梁寶新,趙書林.生活德育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教學策略[J].成長,2020(5):73-74.
[2]江春華.關注現實生活引導自主發展——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道德教育的思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000(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