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悅
【摘要】我們的社會正處于全民追求優質健康生活方式的時代,公共衛生體育服務與提高全民體質、加強全民心理健康密不可分。本文首先針對新時期重大疾病高發、體育活動少、公共體育保健設施缺乏、體育健康科學理念宣傳不足等問題,深入探討新時期公共體育健康服務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根據新時期體育健康理念,探索完善體育領域公共衛生設施,發揮政府和公共組織的作用,加強體育與醫學相結合,深化利用信息技術為我國公共衛生體育服務,順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滿足社會需求。
【關鍵詞】新時期;運動健康;公共服務;發展策略
引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之而來的是營養結構、生活方式和工作節奏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導致我國亞健康的人數穩步增加。運動是改善健康的重要途徑。在鍛煉的幫助下,人們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為國民運動健康提供公共服務,是國民體質全面提高的根本保障。公共運動與健康產業是一個需求旺盛、增長迅速的朝陽產業。發展運動健康服務要注重科學與規則相結合,運用先進技術,結合居民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公共體育醫療保健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傳統模式。按照傳統模式,存在運動健康科學理念宣傳不夠、每個參與者的職能不夠明確等問題需要解決,嚴重制約了體育領域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建立一個新的運動健康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需要深化改革。如何妥善有效地引導體育健康理念是未來我國公共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方向。
一、推廣科學運動健康理念和改善公共健康運動服務設施
國民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健康運動的理解也不同。國務院指出,要推動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動員全社會實施預防為主的政策,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因此,在新時期推動我國公共健康運動事業的發展,必須從推進科學的健康觀念開始。通過公共媒體加強運動健康理念的社會宣傳,確保公民及時獲得健康方面的健康信息,從而改變過度運動和集中運動的觀念,讓運動更加科學。
改善公共健康運動服務設施需要加大公共運動健康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強管理。隨著公眾對公共運動健康需求的增長,公共運動場和運動儀器等服務設施必須與時俱進。例如,增加公共運動場,為不同運動需求的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運動器材,適當加強引導支持,充分維護運動設施,做好檢修。在政府領導下,著力打造“15分鐘健身圈”,保障居民健身環境的可達性,同時增加健身方式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健身目標,推薦不同的健身方法。同時,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價開放,滿足居民基本體育需求,同時提升居民體育體驗,讓居民充分享受體育的快感,愛上體育,并堅持運動。
二、發揮政府和社會公共服務組織的作用
在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中,作為參與者,應明確各方的職能,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促進服務模式的多元化。政府認為,為民服務是根本,需要通過適當的監督、制定合理的制度規范、通過媒體積極宣傳運動健康理念、制定完善的城市體育設施規劃以及各種實踐方案,使人們身體素質得到充分發展。社會非政府組織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非營利組織多為非政府組織。把愛好相同的成員聚集在一起,一起運動,可以增加成員的運動興趣。商業組織將福利和服務結合起來,以滿足更高生活水平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其服務模式的性質也屬于公共體育和健康服務。但是,與非營利組織相比,它們的目的更加明確,服務設施更完整。商業和非營利組織對推動中國體育管理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加強體醫結合
由于重大疾病的高發頻率,中老年人不能僅靠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而應結合藥物治療。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運動和藥物相結合的方式。融合運動醫學的模式還應進一步加強與政府社會服務的合作,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作用,打造強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生活質量。
四、深化信息技術的應用
今天,以5G、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為引領的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社會,加速著我國各行業從傳統向數字化轉型。體育領域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它可以使體育領域的公共運動健康服務多樣化,有助于公共運動健康服務的不斷完善。
隨著我國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變得更加先進,人們可以使用移動應用程序和智能可穿戴設備來監控自己的運動。相關部門要制定合理的標準,規范監測內容和指標,利用信息技術推廣個人體育健康模式。同時,近年來抖音推出的小視頻軟件最近也為信息的傳播做出了貢獻。相關部門和組織可以通過相應的視頻軟件來宣傳健康運動的理念,讓市民通過互聯網了解健康、科學的運動,制定智能的訓練計劃。
政府應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的監管,確保互聯網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政府需要加強網絡服務,建立互聯網問題修復機制。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居民在運動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反映,政府會及時指導,常見問題及時分享,推廣到全國,推動運動健康發展。
結語:新時代公共體育健康服務的發展,離不開個人、政府和民間組織的有機聯系。應從宣傳運動健康科學理念、完善體育領域公共衛生設施、發揮社會組織政府作用、加強體育與醫學相結合等方面入手。并深化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應用,促進我國公共運動健康服務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翔.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課余時間運動健康策略研究[J].體育風尚,2020(08):128-129.
[2]習近平: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J].養生大世界,2020(06):6.
[3]楊金璐,許光秋,張維縝.西醫影響下的近代廣州公共衛生與健康運動[J].暨南史學,2019(02):23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