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新課改背景環境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要重視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特點,針對性的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引導高中生對生物學科知識進行深度學習。本文以高中生物基因本質知識教學為引導,指引高中生對基因本質的知識點進行深度學習,發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使高中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有效地學習及理解,培養高中生生物學科思維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基因本質;有效教學
前言: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開展,要立足于當前教學形勢的發展變化,注重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把握,指引高中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入地學習及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基因本質知識點進行整體性的把握,聯系教學目標,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有效地設計,為學生深入地學習基因本質知識提供參考及指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一來,通過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本質及內涵做好學習及思考,使生物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實現高中生全面發展及進步的教學目標。
一、立足教育信息化形勢,打造動態化課堂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由靜態課堂向動態課堂方向轉變,使高中生對生物知識進行主動地學習及思考。在信息化背景環境下,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生物教學工作,使生物課堂教學環境符合高中生的心里特點,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利用圖片、視頻資料,使高中生主動地參與到生物知識的學習及思考當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增加學生的思維深度[1]。借助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引導,使高中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及思考當中,對生物知識點進行主動地探究及思考,提升生物課堂教學實效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對生物教學方法進行 創新,使高中生能夠結合生物知識的表象,對生物知識的本質及內涵進行學習和理解。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于生物信息化教學方法,加強信息技術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結合,使生物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實現初中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目標[2]。
例如,在生物基因本質知識教學時,教師注重聯系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引導高中生對DNA分子結構的特點、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進行學習和認知。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中關村DNA雕塑和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的經典場景,導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DNA分子結構。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結合圖片、聲音、影像資料,充分地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喚醒高中生求知欲望。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引導,使高中生結合DNA雕塑,對DNA結構、特點進行學習,并能夠由淺入深的思考,實現對基因本質知識的深度學習及思考,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
二、突出高中生課堂主體地位,加強實踐教學引導
聯系高中生物基因本質知識的教學特點來看,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及理解,并透過課程內容,對基因本質進行深度理解和認知,是基因本質課程知識教學必須把握的重要內容。教學中,教師要以高中生為課堂教學主體,使高中生對生物基因本質的概念及內涵進行思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聯系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思維特點,讓高中生在知識學習中,由單純地動腦思考,向“動手+動腦”的方式轉變,使高中生對生物知識進行主動地探究,從而對生物基因本質知識深度的學習[3]。
例如,在基因本質知識教學時,聯系DNA結構模型建構進行引導,讓高中生動手實踐,加深對DNA結構知識的深度理解。如在教學中,聯系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設計問題進行引導:①磷酸、脫氧核糖、堿基3種物質是在什么部位相互連接構成脫氧核苷酸的?②DNA單鏈中,相鄰的脫氧核苷酸在什么部位相互連接?圍繞問題,組織高中生開展合作探究交流,使高中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組建DNA結構模型,使高中生能夠對生物知識進行動手動腦實踐,對基因本質及內涵進行探討和思考[4]。通過引導高中生聯系問題,把握基因本質知識的關鍵點,發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順利地構建DNA結構模型,以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并使高中生在學習及思考中實現知識的理解,提升生物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創新課堂教學評價方法,做好教學工作的改進
高中生物基因本質知識點教學中,要聯系高中生的學習情況,做好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深化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及質量。在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改革背景環境下,生物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除了對課堂知識點講解之外,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將“教”與“學”進行緊密地結合,并以“學”為指引,對“教”做好有效地調整,引導高中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有效學習。對此,教師要對教學評價工作予以把握,從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加強過程性評價,對高中生學習中的問題及不足進行把握,以做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進,針對性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及質量[5]。
例如,聯系高中生物基因本質知識點,把握學生知識學習情況。如聯系基因本質知識點,DNA組成元素——C、H、O、N、P、DNA基本單位、DNA的結構等知識,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效地評價。教學評價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使學生通過自主評價、組內相互評價,促進高中生進行自我反思,并善于學習他人的優點,使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得到有效開展。最后,教師聯系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高中生做好總結性評價。通過強化過程性評價,聯系高中生對生物基因本質知識學習中的問題及不足,做好及時、持續的改進,充分發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生物基因本質教學更加有效。
結束語:
總之,高中生物基因本質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使高中生能夠對基因本質的概念、內涵進行深度思考,促進知識的內化。同時,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法,引導高中生掌握生物基因本質的重難點知識,把握本質性的東西,有效培養高中生生物學科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生物課堂教學實效性,為高中生更加全面地發展及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2):139-140.
[2]許俊.個性化教學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20,9(03):135-136.
[3]曹立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教學的科學構建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1):34.
[4]劉大力.解讀高中生物遺傳學的有效教學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79.
[5]譚亞園,楊倩.高中生物教學中知識分層策略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239.
項目名稱:重慶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資助
課題編號:2017CQJWGZ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