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需要獨立自主、自信自強、敢于創新的新時代人才。但是,這些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的寵溺,自主能力的缺乏在幼兒的個性品質培養中已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許多幼兒在生活中百般依賴家長,在學習上也離不開老師,遇到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缺乏獨立應對的信心與能力。這種缺乏獨立性的消極個性品質一旦形成,等長大后再糾偏彌補,往往見效甚微。只有在幼兒階段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對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才能為他們將來生活上適應社會、事業上獲得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學習;自主能力
一、 幼兒自主能力的概念
幼兒自主能力,是指幼兒做任何決定、處理各類事情、遇到各種困難,都靠自己的智慧、勇氣、能力解決,而不依賴他人,能以自己的方式與生活相互作用。幼兒自主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①在生活上能處理一些日常生活瑣事,比如擦桌子、倒垃圾、收拾玩具等;
②在人際關系上能處理好人事關系,獨立處理一些事務;
③在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
④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獨立理解。
二、 幼兒自主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過去,教師培養幼兒的品格,往往采取“道德說教”的方式,企圖通過講道理、講紀律來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但是幼兒的思維能力還比較幼稚,學習上仍主要依賴具體形象思維,對幼兒的教育需要讓他們有真實場景的體驗,才能將認知轉化為實際能力。他們身上,存在著“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體驗到的才是最深刻的、最鮮活的”認知規律,所以體驗教育才應當是幼兒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應當堅持讓幼兒多體驗,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在做中學、玩中學,要多為幼兒創造生活實踐的機會,通過豐富的體驗教育來促進幼兒品質的內化和自主能力的獲得。
何謂“體驗”,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體驗是人的一種親身經歷,是人用自己全部的心智去感受人物、事件、思想并形成經驗的過程,是心靈與外部世界的溝通,是一切心智活動的前提與基礎。體驗教育是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學習做人做事以及思考其中道理,并轉化為行為習慣的過程。
下面,著重以“過新年”主題實踐體驗活動為例來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對很多幼兒來說,他們不夠自信、不夠獨立,羞于表達、礙于交往,總是喜歡躲在成人的身后悄悄地觀察。怎樣才能讓他們增強自主能力、勇于站在成人面前大方地向別人展示自己,是幼兒教師應該思考的話題。其中,“拜年”是過新年過程中重要的一個風俗習慣,也是幼兒喜歡參與的事情,同時也是一個發展獨立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良好契機。基于幼兒的興趣點,教師提供了不同的表現平臺:創作平臺——賀年卡制作;交流平臺——拜年趣事;游戲平臺——拜年聚會;體驗平臺——拜年之旅。幼兒在不同的平臺表現不同獨立的自己,他們慢慢地變得想說、愛說,慢慢地從被動交往變為主動交往,整個拜年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欲望?!斑^新年”的各項活動,其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快樂,更是為了讓幼兒在歡樂中獲得多方面的經驗,
讓他們的自主能力得到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策略中。
(一)發揮主動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的主動性是活動有效進行的保證,而發展幼兒的自主能力又是活動的目標之一。在“過新年”系列活動中,
教師非常重視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首先,活動開始,把幼兒看作活動的重要設計者,讓幼兒主動產生參加活動的愿望。如中班的“拜年啦”活動中,教師通過與幼兒討論,發現他們有很多不錯的想法,說拜年——會拜年——樂拜年,這些想法便構成了新年活動的基本設計?!斑^新年”中的活動都是由幼兒自發設計的,教師給予了肯定,幼兒的自主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次,提供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材料的機會。在“制作新年賀卡”活動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再次,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細心觀察、分析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引導幼兒討論。如:“你們覺得這樣拜年怎樣?”“說一說在拜年中有什么問題?”以幫助幼兒有意識地發現和思考問題。再如在“過新年”活動開始,教師先詢問幼兒為什么要過年,發現幼兒對過年的民俗文化了解不多時,就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啟發幼兒回家查資料、詢問家長,最終引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
(二)借助實踐活動,促進幼兒自主交往和自主表達能力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幼兒期是幼兒個性、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導入交往能力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幼兒交往行為,有助于幼兒今后自主性、社會性的發展。“過新年”主題活動基本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有利于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在活動中學會了向同伴、哥哥姐姐以及大人拜年,并且能大大方方地為不同年齡段的人送上新年的祝福,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同時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由于年齡及認知水平有限,多數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的甚至只會用一些簡單的詞或詞組來與別人進行交流,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匱乏。因此,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在“過新年”主題活動中,教師將活動融入幼兒的生活,設計了讓幼兒通過新年賀卡表達心聲、通過對話表達祝福的教學環節。在熟悉的人與環境中大膽地表達,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也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幼兒學會了用好聽的甜甜話給家人、同伴、老師拜年,而且也幫助幼兒更好地發展自主表達能力。
(三)家園共育,助力幼兒自主能力的形成
一直以來,新年活動往往以聯歡晚會為主,常常被作為親子共同娛樂的方式,而這次“過新年”活動案例則不同程度地挖掘了過新年的教育功能,在家園合作的內容與方式上也有所拓展。
首先,家長與教師共同設計活動、選擇內容。其次,把家園共育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和課程的重要內容。在“拜年”這個實踐活動中,家園共育活動是主旋律,包含著很多的教育功能與價值,比如認知(過年的習俗知識)、社會性交往、藝術表現等各個方面。爸爸媽媽的配合與示范使幼兒能夠把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以運用。這種深層次的家園共育活動使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形成和諧、關愛的氛圍,有利于幼兒自主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此外,教師還利用文藝作品及周圍的真實事例來培養幼兒的獨立自主意識。如通過講故事、閱讀等形式,向幼兒講述一些繪本、文學作品或現實中的英雄人物如何從小自立自強,在挫折中成長并獲得成功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教育幼兒的最好教材。故事講完后,可以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是你,會怎么樣?”“怎樣向英雄學習?”進一步引導幼兒向身處逆境、頑強不屈的英雄學習,激發他們奮發向上、戰勝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此外,教師還可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來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榜樣,讓幼兒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與家長溝通,讓幼兒家長通過“聽爸爸媽媽講過去的事情”的形式,向幼兒講述父母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艱難經歷,使幼兒從小知道生活除了歡樂外,還有困難和悲傷。幼兒在悲苦情感中得到磨煉,感受了挫折,提高了自立自強、勇于面對困難的意識。
三、 幼兒自主能力培養策略的一些思考
第一,要主動為幼兒創造做“小主人”的環境和機會,盡量為幼兒創造發展個性的廣闊天地。在一切活動中,除了提倡團結、友愛、互助之外,還要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就要做好”,要大膽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也要給幼兒以充分的自由,要求幼兒不要只會模仿教師,要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二,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要貫穿幼兒教育的全過程,不能將其只當作一門課程或一種游戲,孤立地、單一地進行,要在全園教師中形成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的合力。幼兒自主能力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們存在于幼兒整體的綜合素質之中,與幼兒的其他個性品質相互平衡、相互作用。因此,在整個培養教育過程中,必須通觀幼兒個性品質的整體狀況,辯證地、全面地施教,偏廢哪一個方面,都會影響整體教育效果。
第三,培養幼兒自主能力的教育過程,同其他過程一樣,要遵循教育規律,按照科學的教育原則、教育方法進行培養教育活動。不能用“一刀切”的辦法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幼兒,要“因材施教”,尊重幼兒的人格,考慮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才可以考慮為幼兒設置刺激、壓力和困難,但程度必須適當。過輕則無刺激效應,過重可能產生厭懼心理。同時,要適當提供給幼兒通過努力能夠獲得成功的條件。要知道,幼兒自己戰勝困難,取得勝利之后形成的自信心和喜悅感,遠遠勝過老師表揚產生的喜悅心情。
第四,積極謀求幼兒家庭的配合,發揮家園共育的巨大作用。幼兒自主能力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兒園單方面努力就能培養起來的,還需要幼兒家庭的充分配合。幼兒的自主能力也只能通過日常生活持續的強化才能得以形成與鞏固。所以,幼兒園應該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廣大家長認識到自主能力對幼兒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共同為幼兒提供持續一致的行為鍛煉機會,從而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展。
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兒童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生活的一切都是幼兒學習的課堂,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找教育,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促進幼兒身心發展,讓幼兒具有自我支配和控制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遇到各種困難都靠自己的智慧、勇氣、能力解決,而不依賴他人。這種培養自主能力的教育工作,本身就需要有堅持性,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在培養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不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灌輸,而是對他們進行意志、行為的培養,它要求教師必須有耐心、有韌性。只要持之以恒,相信這種家園共育模式下的教育合力,勢必會對幼兒身心、社會情感、知識能力、行為習慣等產生重大影響,為幼兒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燕.體現幼兒游戲“自主”的三個方面[J].福建教育,2017(12).
[2]岳亞平.幼兒的自我建構與教育的選擇性引導[J].幼兒教育:教師版,2005(11).
作者簡介:林瓊峰,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涵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