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雅雅 顧宇丹 張洋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健康教育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效果。 方法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12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者均行介入栓塞術治療,對照組實施術后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制訂思維導圖進行術后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教育前后健康知識掌握度、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健康知識掌握度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疼痛、外貌、工作、活動能力、娛樂/消遣、吞咽、咀嚼、肩部功能及說話交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思維導圖應用于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可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增強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思維導圖;顱內動脈瘤;健康教育;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4-017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ind mapping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after neurosurgical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 formulated mind mapping for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The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self-efficacy,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Results The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month of education (P<0.05);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month of education(P<0.05); the scores of pain, appearance, working, activity ability, entertainment/recreation, swallowing, chewing, shoulder function and speech communi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1 month of educ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patients after neurosurgical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enhance self-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Mind mapp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 Health education; Self-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s
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因腦動脈局部血管異常病變而造成的腦血管瘤樣突起,目前臨床對于此病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但主要與腦動脈血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腔內壓力增加的基礎上造成,且與高血壓、動脈瘤等相關[1-2]。顱內動脈瘤具有較高致死率、致殘率,對患者機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3]。目前臨床對此類患者主要可采用開顱及介入術,其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等優點,其已成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趨勢[4]。但患者術后并發癥較多,會對其心理及術后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需給予有效干預。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法,其應用于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夠使護士對需與患者溝通的內容記憶更為深刻,并以圖形、分明色彩等吸引患者注意力,幫助其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5]。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制訂思維導圖進行術后健康教育,對比常規健康教育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12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5~64歲,平均(55.02±9.62)歲;Hunt-Hess分級:Ⅰ級34例,Ⅱ級2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或中專25例,大專及以上16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1~65歲,平均(55.25±9.38)歲;Hunt-Hess分級:Ⅰ級33例,Ⅱ級2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或中專26例,大專及以上17例。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MRI診斷確診為顱內動脈瘤;②均行介入栓塞術治療;③Hunt-Hess分級為Ⅰ~Ⅱ級;④年齡18~65歲;⑤文化水平為小學及以上;⑥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異常者;②合并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③伴隨免疫系統疾病者;④伴隨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⑤中途退出此研究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干預時間均為1個月。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干預人員在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紹醫院環境、醫護人員情況及醫院相關制度等,并使其了解顱內動脈瘤相關知識及治療措施,對存在劇烈頭痛等癥狀入院者給予充分同情和理解。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制訂思維導圖并應用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中,思維導圖的制作由科室護士長、主任醫師及??谱o士在知網、萬方等網站檢索相關文獻,制訂神經外科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健康教育流程思維導圖。其通過圖文形式向各級主題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現出,并通過關鍵詞、圖片和顏色建立記憶鏈接,使患者更能夠直觀記憶。本研究所制訂思維導圖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顱內動脈瘤術后并發癥及康復相關知識。其中術后并發癥包括穿刺部位血腫、下肢深靜脈血栓、顱內再生、腦血管痙攣四個思維導圖獨立模塊,不同模塊有相應預防和處理措施;術后康復及注意事項包括飲食干預、行為干預、運動干預、藥物干預及復查五個思維導圖獨立模塊,不同模塊有具體干預方法、頻率、時間等信息。干預人員在用軟件繪制好思維導圖后用A4紙打印若干張,并確保科室干預人員人手一份。再打印圖片海報以確保病房內均有一份,張貼于病房內。干預人員參考思維導圖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見圖1~2。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健康知識掌握度:采用我院自制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對兩組教育前(入院時)、教育1個月后進行評價,共7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0分為完全不知道,1分為僅知道一點,2分為部分知道,3分為大部分知道,4分為完全知道,總分為0~28分,≥21分為完全掌握,14~20分為部分掌握,<14分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部分掌握。②自我效能感: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對兩組教育前(入院時)、教育1個月后評估患者自我效能感,共10個條目,包括如果我盡力去做的話,我總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即使別人反對我,我仍有辦法取得我所要的;對我來說,堅持理想和達成目標是輕而易舉的;我自信能有效地應付任何突如其來的事情;以我的才智,我定能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決大多數的難題;我能冷靜地面對困難,因為我可信賴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一個難題時,我通常能找到幾個解決方法;有麻煩的時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應付的方法;無論什么事在我身上發生,我都能夠應付自如。每個條目賦分1~4分,總分10~40分,評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6]。③生存質量:采用華盛頓大學生存質量量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評價兩組教育前(入院時)、教育1個月后生存質量[7],共9個維度,包括疼痛、外貌、活動能力、娛樂/消遣、吞咽、咀嚼、說話交流、肩部功能、工作,各個項目分別獨立計分,為1~6分的不同分值,各個項目的分值與選項對應的號碼相同,從低到高代表從極好到極差,各個項目獨立計分,依次賦值。④并發癥:統計兩組術后腦血管痙攣、顱內壓上升、股動脈血栓形成、動脈瘤破裂出血等發生情況,計算總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教育前后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評分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教育前后健康知識掌握度以[n(%)]表示,采用Z檢驗,并發癥發生率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健康知識掌握度比較
教育前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教育1個月后的健康知識掌握度均優于教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健康知識掌握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教育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
教育前兩組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教育1個月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均高于教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生存質量比較
教育前兩組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教育1個月后的各生存質量評分均顯著低于教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疼痛、外貌、活動能力、娛樂/消遣、吞咽、咀嚼、說話交流、肩部功能、工作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總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3.1 思維導圖應用于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患者匯總可有效提升健康知識掌握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健康知識掌握度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顱內動脈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分析原因主要為思維導圖關鍵詞、圖畫及鮮明的顏色線條能夠使原本抽象、繁冗的信息轉化為更直觀的形象,能夠高效表達出健康知識內容的各層次及中心,易于閱讀者記憶[8-9]。且思維導圖以信息展開、層層推進的方式將各健康知識內容向患者更直觀地展示,因此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更高[10]。
3.2 思維導圖應用于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患者中可有效提升自我效能及生存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教育1個月后疼痛、外貌、活動能力、娛樂/消遣、吞咽、咀嚼、說話交流、肩部功能、工作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制作思維導圖實施健康教育可明顯提升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質量。分析原因主要為思維導圖用豐富的圖形材料及分明的顏色不僅有效提高整個導圖的視覺感染力,以吸引患者及其家屬學習導圖內相關知識,提高其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在干預人員的講解下使其健康知識掌握度提升,增加術后機體康復的信心,從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11-12]。患者生活質量通常取決于患者心理及生理狀態,而患者負性情緒主要來源于自我因素,也部分取決于護理質量,若干預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遺漏、重復等情況就可引發患者不滿,影響護患關系,嚴重會造成醫療糾紛[13]。而制作思維導圖能夠清晰標準各干預流程,不僅方便干預人員作為參考內容,并且可使患者全面了解整個護理體系,進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擔憂、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14]。此外,干預人員通過思維導圖能夠迅速明確患者在相應狀況下執行何種干預措施,避免重復操作及遺漏,因此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生理狀態改善提供保障,最終促進疾病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15-16]。
3.3 思維導圖應用于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患者中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僅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33%(P<0.05)。分析原因主要為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海報掛于病房內利于干預人員的操作,確保術后各干預措施落實到位。且思維導圖采用豐富圖形材料,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更好理解相關知識,促進記憶,因而可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各治療及干預措施的配合度,盡可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7-18]。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應用于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可提高健康知識掌握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增強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燕,任學芳,金煜峰,等.顱內動脈瘤患者自我管理課程的設置及應用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8,33(15):71-73.
[2] 張會,王翠麗.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農村地區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按期隨訪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6):2054-2057.
[3] Bowles E.Cerebral aneurysm and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Nurs Stand,2014,28(34):52-59.
[4] 劉蘭,李美麗.以時間理念為基礎的護理策略對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患者術后效果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7):858-861.
[5] 安娜,于淑蕓.改良下肢運動操預防顱內動脈瘤手術患者下肢DVT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4):428-430.
[6] Macdonald RL,Schweizer TA.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Lancet,2017,389(10 069):655-666.
[7] 李不言,袁盾,姜維喜,等.顱內動脈瘤破裂的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9,46(3):246-250.
[8] 周紅娜.綜合護理干預對顱內動脈瘤介入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7):2116-2118.
[9] Thompson BG,Brown RD Jr,Amin-Hanjani S,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5,46(8):2368-2400.
[10] Backes D,Rinkel GJ,van der Schaaf IC,et al.Recovery to preinterventional functioning,return-to-work,and life satisfaction after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aneurysms[J].Stroke,2015,46(6):1607-1612.
[11] 肖美麗,晏春麗,劉丹,等.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基于遺忘曲線的延續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9,34(17):83-85.
[12] 吳春花,代鳳,辛玲,等.基于時間理念的護理策略改善腦動脈瘤介入病人術后運動功能及生存質量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9,44(9):1270-1273.
[13] Boogaarts H,Van Nuenen-Platvoet W,Van den Abbeele L,et al.An online health community fo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A pilot study[J].JMIR Res Protoc,2014,3(4):e60.
[14] 劉強,高章代,高喜斌.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術后預后不良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8):943-946.
[15] 張麗娜.思維導圖在喉癌行全喉切除術后患者出院康復指導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1):126-129.
[16] 楊怡萍,李瑾,李靜.以思維導圖為指導個體化護理在ICU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9,26(4):463-466.
[17] 葉婷婷,張娟,許燕,等.品管圈活動對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規范服用抗凝藥物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9, 40(12):1402-1404.
[18] 張娜,譚麗萍,趙航宇.開顱夾閉術后接受感覺統合訓練的前交通動脈瘤破裂患者認知功能觀察[J].山東醫藥,2018(3):93-95.
(收稿日期: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