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林
合肥科技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以各種媒體為代表的新傳播形式闖入人們的生活中,并出現了多種不同媒體相融合的新趨勢。同時,也催化了現代藝術形式不斷向著藝術與科技完美融合的方向發展,并形成了新媒體藝術這一全新的藝術模式。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更多技術支持,并拓展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視野和空間,使視覺傳達設計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新媒體藝術是以數字技術或者網絡手段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是近年來藝術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在表達意圖上,也是設計師對自身創意和觀念的一種視覺傳達行為。相比于傳統的藝術,其最大特點是表現形式的不同,新媒體藝術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圖像可視化的方式對信息進行數字化、網絡化的創作和傳達,從而使受眾感知和認同自己的理念、思想。由此也可以發現,在新媒體藝術設計模式下,計算機和網絡不再是傳播渠道的角色,而是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工具和載體,其存在和傳播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可以說,在媒介層面,新媒體藝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視覺傳達是通過合適的載體,將要表達的信息進行表現型設計并通過這一載體將其傳達給人類的眼睛。通常情況下,被視覺傳達設計師作為媒介用來傳遞信息的稱作視覺符號。人們通過觀看這些符號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完成信息分享和傳遞。這種信息傳達方式的好處便是它可以跨越種族、文化、語言年齡的障礙,讓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文化特征的人通過視覺媒介和自己的理解進行溝通和互動。對于視覺傳達,可以將其分解為“視覺符號”和“傳達”。此處的“視覺符號”涵蓋范圍是很寬的,在人類視覺范圍內所有能夠表現事物性質的都可歸屬為“視覺符號”,例如,電影、報紙、建筑物、文字等。而“傳達”是指信息發出者利用視覺符號向視覺接收者傳送信息的過程。
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而且可以說新媒體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積極影響要遠高于消極影響,但這并不能讓人們忽略新媒體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所產生的沖擊。新媒體是科技進步的一種表現,而新媒體藝術體現了設計者思想觀念和設計理念的進步。可見,新媒體藝術的魅力價值在于藝術家們利用新的技術和理念所做出的創新和創造,在于藝術家們對自身哲學思想和觀念以新媒介、新角度進行展現和闡釋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應用各種電子產品對傳統藝術進行量產復制。同時,新媒體藝術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在形式上更加新穎和多元。可以說新媒體藝術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更具有時代性,更符合人們的審美和價值取向,這也必然會對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產生沖擊。所以人們可以發現,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公司面臨諸多發展困境,甚至存在一些視覺傳達設計公司因為沒能良好應對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沖擊而不得不轉行。
一種新的表達形式的誕生,其前提必定是設計者創作理念的更新。在新媒體藝術廣泛傳播前,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主流,然而受表現形式的限制,設計者的很多創作理念并不能夠完好地去表達,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思維更難讓受眾理解。而在新媒體藝術背景下,設計師可以借助計算機和互聯網來完善自身思維和觀念的表達,使抽象的思想變得具象化,從而使藝術創作不再“曲高和寡”,使自身的思想能夠強有力地牽引和觸動廣大受眾的神經。可見,表達手段的多元化可以促使設計師們去運用靈活的設計方法來激發人們對于新事物的理解,豐富人們的思想。因此,人們才會在生活中看到現代視覺傳達藝術的獨特敘事方式。例如,極具審美特點的交互式藝術傳達設計:在維語柏林的一家iPod專賣店櫥窗中,每個櫥窗設計都會被不同背景顏色和任務的動作廣告分割成三個不同的部分,當有人經過櫥窗時,櫥窗中的廣告任務就會跟隨人群的走動而舞動起來,直到路人離開這一區域廣告任務才會停止。iPod不僅帶給路人一種動感化的體驗,也有效增強了信息傳達的效果。
互聯網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計算機在設計領域中所表現出來的優勢更加明顯,信息化也逐漸從起初的視覺向著多元化設計方向發展,視覺傳達的表現方式逐漸從傳統的二維空間向三維或多維的方向發展,并且吸引了更多的群眾。其中,虛擬現實技術就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種多維空間藝術設計,而這種技術的實現就是利用新媒體藝術的技術優勢,通過非現實符號來代替人們的視線中所看到的物象,使人們在認識和判斷現實的過程中邏輯性被自然改變,從而使視覺傳達擁有了交互性和情境性,也使得藝術感更加濃郁深厚。在我國當前很多城市的游樂場中,人們都能看到“5D森林探險”區域,當游客帶上視覺眼鏡,坐在座位上就可以感受到座椅的搖動,聽到陣陣鳥鳴,甚至可以聞到陣陣青草的幽香。這些賦予了視覺傳達設計足夠科技元素的新藝術形態,使信息傳播更具個性和藝術性。
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不僅是展示作品的美感,更是促進信息的分享和傳播。傳統視覺設計大多停留在受眾對作品的觀看欣賞中,而新媒體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使信息傳播的空間局限性被打破,并發揮出藝術作品更高的信息價值。因此,近年來VR錄取通知書被廣大群體所青睞。二維碼設計也因其較高的服務性質而不斷增強自身公信度。如果從圖形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分析,二維碼這種獨具服務型信息設計的內容使設計作品凸顯出了較強的物質價值,也為視覺傳達設計開拓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這便是新媒體藝術與視覺傳達設計相結合的有點,在二維碼的形態設計中展現其無知價值,增強其實用性,無形當中便提升了作品的信息傳播價值和認證價值。從當前的體驗效果來看,這種設計模式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和追捧。
正如前文中所分析的,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可能會囿于形式,使藝術作品的表達更加含蓄。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受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被拉開,提高了受眾與作品之間產生情感共鳴的難度。而不能夠打動觀眾的作品就無法實現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宣傳效果。在新媒體藝術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受眾組成本身就更加多元,傳播范圍也更寬廣。因此,設計者應從受眾的喜好和情感需求入手,更多地關注作品與受眾間的情感共鳴,藝術設計中將“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和歸屬點,恰當地找到作品視覺表現的切入點,努力提升設計本身與人的情感互動。
任何設計都應該注重人性化色彩的彰顯,受眾與作品之間的良好互動也是視覺設計信息傳播的最好途徑。因此,設計者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借助當前的各種科技元素,在作品設計中增添人性化交互設計元素,使作品的表達形式和靈魂更加豐富,同時,使作品與觀眾之間可以較好地溝通。例如,可以利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在網站頁面中增添特定的人性化交互窗口,從而使訪問者可以對網站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實現作品本身更深層次的延伸與拓展。
新媒體發展的特征之一便是多元化,其表現不僅是技術的革新,也包含理念的改變。當信息的綜合性越來越強,新媒體藝術與視覺傳達設計之間聯結性和互動性也會越來越高。那么,設計者可運用的視覺資源也會逐漸豐富,如果能夠充分運用電視、電影、舞臺劇、廣告、文化墻等多種視覺媒介進行作品的設計,則可以多方位地表達視覺設計的主題思想。在思想內涵方面,視覺傳達設計應該跟隨新媒體藝術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前進,并注重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引領。那么設計者本身就需要不斷學習國內外最新、最實用的視覺傳達設計技術,并與積極、高尚的價值觀、審美觀相結合,使之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結合,走多元化、多感官的信息傳達之路,使新媒體藝術時代的視覺設計更具文化內涵和時代張力。
綜上所述,全新的媒體藝術對現代化視覺傳達設計已經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包括設計者的創作理念、技術運用和傳播形式,更包括受眾對藝術的理解和接受形式。相信隨著新媒體藝術的持續進步,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將向著更多維度的空間表現、動態化的交互式信息、融媒體的傳達方式發展,簡言之,在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必將注重科技元素的多元化應用和資源的大范圍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