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藝術類課程設置占據了整體課程的百分之七十,美術課程更是所有藝術課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對學前教育工作者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即將面臨著更高的挑戰,如何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進行改革,成為學前教育老師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水平的高低,完全取決于學期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和美術能力的高低,學前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其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極其嚴格,作為培育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教育機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必須要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期培育出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美術基礎扎實,美術能力較高的多元化復合型學前教育工作者。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探索其他的教學模式,而活動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實現極大的提高,通過開展教學活動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課程知識,在動手過程中實現動腦能力的提高,從而對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進行不斷的拓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組織創意美術大賽、美術展覽等美術相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在這些活動中展現學生的美術功底,并通過一次次的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
想要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素質,就必須要實現“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策略,將教學成果突出的幼兒園園長和教師要求到本專業進行實踐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前輩的學習經驗,從中學到一定的實踐經驗,為今后的學前教育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學院還可以進行美術比賽,要求幼兒園園長擔任評委,從孩子的角度來對美術作品進行點評指導,讓學生在不同角度下掌握更多的美術專業知識。另外,每學期通過學生教育教學見習、實習或頂崗實習的形式,給老師和學生提供到幼兒園進行觀摩學習的機會。在見實習的交流中了解美術教學的實際需要,并及時根據需要調整和修訂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最后還要加強學校間的合作,定期組織不同學校的學前教育教師進行互相交流探討,開展學前教育工作美術專業研討會,為學前教育美術專業工作者搭建一個便于教師思想交流、科研探討的工作平臺。這種工作模式將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研討會的形式,教師之間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開展默契的合作交流,領航全省學前美術教育。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具有創新性、實踐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場所上,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在學校教室中進行學習,應該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場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本專業的學生特點,設定美術教學工作室或者實訓室,在這個工作室內進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模擬見習,通過這種教學場所,讓學生在模擬見習中分析幼兒在美術學習中的特點,和孩子們互換角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進行幼兒美術方面的教學工作,從而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為后期的幼兒教學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設計,不同于專業美術課程設計,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上可分為四個課程模塊,分別為:美術基礎造型、手工制作、美術教學應用和其他專業選修課這四部分,這些課程設計處于層層遞進的關系,課程的難度逐步加深。在美術課程開設之初,可先進行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對學前教育的美術專業基礎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開設手工制作課程的教學,因為手工制作屬于實踐操作課程,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懂得色彩的搭配等專業知識。然后進行美術應用模塊的教學,這其中包含兒童畫的欣賞、兒童美術技法的教學以及幼兒園環境的創設等,而其他選修課程的設置,主要在于著重培養學生在后期幼兒園工作中的適應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電腦美術設計、繪本美術等選修課程,來滿足不同美術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設計中還要注意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互滲透,重視藝術教育內容設計的整體性與綜合性。
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的不斷重視,我國各大幼兒培育機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幼兒園各個教師想要實現自身職業生涯的突破,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美術教學能力,并將美術教學應用到幼兒教育工作中,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視覺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現在提出最高的話題則是將藝術生活化,或者是生活化藝術,讓藝術和生活不斷融合,而學前教育的美術專業,也更要注重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情感的表達,通過美術教育,讓他們與社會得以和諧相處,同時美術教育也要適應互聯網“視覺時代”的發展要求,對美術教育系統進行改革,將美術教育的內容實現多樣性,設計出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將當地獨特的美術類民間藝術引入教學課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當地的地域文化以及風土人情,還可以利用節慶文化和習俗進行幼兒園環創設計的教學內容方面進行嘗試。
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在于其后期的服務對象為學前兒童,他們對于色彩具有極大的興趣,將美術專業技術與學前教育實踐相結合,在進行美術相關的基礎造型課程以及色彩搭配訓練外,還要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可根據學前兒童的性格特點,開設適應幼兒園工作的卡通畫以及手工制作等課程內容,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藝術發展潮流,在色彩課程中增加流體畫藝術、濕拓畫技法等內容。在手工制作課程中,可適當地增加陶藝課、造紙技法、服裝設計、布藝等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還要增加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課程,這類課程的開設可啟發學生從審美的角度思考節慶日的環境布置,以及主題墻的板式設計、色彩搭配、制作內容,這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掌握的重要能力。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內容和生活及實踐的聯系,使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真正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服務。
想要實現我國幼兒工作的不斷發展,就必須要保證擁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育過程中,我們要加強純藝術專業學生的教育力度,讓這些學生盡快地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及適應今后在學前教育方面的工作內容。在日常課程中,可對學生實施課程模擬,并進行優質課比拼,加強幼兒心理、幼兒教育知識的集中培訓和“傳幫帶”等多種途徑提高美術教師的學前美術教學的專業化程度,使自己的教學內容貼近學前教育學生的實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入學開始,會在學校進行3~4年的學習,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段教學時間,在自己的教學內容上進行深入的鉆研,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并在自己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創新,為學生呈現新穎的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想要不斷提高我國學前專業美術教學的教學水平,就必須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明確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實施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交流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同時還要豐富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各學校教師之間進行教學經驗的不斷交流,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教學能力,進而將我國的學前教育美術教學的教學質量,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