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主持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不但可以提高節目的收聽率,還能提升節目的效果和質量。主持人要認識到營造節目氛圍的重要性,同時要通過主持技巧拉進和受眾之間的距離,另外,在廣播節目主持中要調節好自身的情緒,通過自身專業的技能達到節目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播音主持;節目氛圍;技巧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20-0197-03
一、引言
廣播節目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要想保證廣播節目的質量,提高節目的收聽率,主持人就要精心設計節目的內容,吸引更多的聽眾,并且要在節目中和聽眾進行積極互動,拉近和聽眾之間的距離。另外,主持人要創新節目的內容,要采用創新的主持思路和主持方法,提高自身的主持技巧,給聽眾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聽眾的支持和關注,為促進廣播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二、播音主持的特點
(一)具有時代感
如今,日新月異的生活讓我們時常感慨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廣播節目主持人作為社會信息的實時傳播者,播音主持工作的時代性特點尤為顯著。廣播節目主持人要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就要體現出廣播節目的時代性特點,要深切感受社會發展的脈搏,敏銳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深刻了解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只有這樣才能讓節目和時代發展息息相關,與聽眾生活緊密相連。
(二)具有獨特的審美觀念
目前,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也給主持人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主持人要具有良好的審美觀念。在節目中,內容選擇既要符合時代主題又要滿足聽眾需求,在主持過程中既要做到語言表達的準確嚴謹,又要做到形象生動。主持人要給聽眾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性,傳播“真善美”,尤其是要在節目中展示自身的特點,打造獨特且受聽眾歡迎的主持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聽眾,增加個人魅力。
(三)具有開放性
目前,主持人在主持中,既要保持自身的主持風格,又要廣泛吸收來自業界的專業建議和廣大聽眾的積極意見,逐漸優化、提升自身的主持風格,所以播音主持還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要站在聽眾的角度,將節目的內容通過自身的語言藝術傳播出去。開放性也就是拉近了主持人和聽眾之間的距離,可以讓聽眾對節目保持熱情。
三、營造廣播節目良好氛圍的重要性
廣播主要是通過音頻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傳統的電視節目、新媒體平臺節目的表現形式相差很大,廣播可以讓聽眾的聽覺得到滿足,但是無法滿足受眾的視覺體驗等。因此,廣播節目主持人就要營造出良好的節目氛圍,要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營造節目氛圍,可以提高節目的質量和效果,加深聽眾對節目的印象[1]。
(一)加深聽眾印象
相較于新媒體節目的多樣性傳播,廣播的傳播就比較單一了,主要是通過聲音獲得聽眾。因此,對于廣播節目主持人來說,這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其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通過聲音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和其他的媒體傳播方式相比,僅通過聲音傳播還能大大增強聽眾的好奇心和好感,加深其對于節目的印象。
(二)增強節目效果
在廣播節目中,通過聲音很難讓受眾通過感官獲得更多的信息,廣播主持人要在營造節目氛圍的基礎上,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增強聽眾的節目參與感和融入感。利用聲音技巧讓聽眾身臨其境,在收聽過程中增強想象力,這樣節目的效果就能充分發揮出來了。
四、主持人要通過語言技巧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
對于主持人來說,聲音是營造良好氛圍的一項最基本技能。現階段,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互聯網行業中播音主持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因此主持人更要關注受眾群體對節目的整體印象,從而提高節目的質量。主持人要通過語言技巧吸引更多的聽眾,為收聽的大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節目氛圍,這樣就能獲得更多群體的關注。
(一)主持人要確保語言的精準性
在節目中,主持人要確保語言的精準性。作為衡量主持人最基本的標準——語言,除了能為廣大聽眾傳遞信息外,更能影響聽眾的情緒、引發他們的思考。那么這就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要注重語言的規范性。尤其是在新聞節目的播音環節,播音員更要做到語言的規范性和嚴謹性,要做到普通話發音精準、清晰。此外,主持人在節目中,語言要簡潔,避免啰唆,要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便受眾更好地理解,尤其是在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都很快,要在碎片化的時間內給予受眾高質量的信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節目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功底要求很高,主持人不僅要掌握大量的生活常識和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擁有形象、精準表達這些內容的能力,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自己回聽節目、與聽眾溝通等方式及時改善節目的內容選擇和表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廣播節目持續不斷地吸引到更多的聽眾[2]。
(二)主持人要提高語言的趣味性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方式進入了快節奏時代,面臨較大壓力和被焦慮裹挾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常態,因此主持人要增強節目語言的趣味性,避免使用教條式的播音風格,要為聽眾營造一個輕松的節目氛圍,緩解聽眾的壓力,引導聽眾積極樂觀地投入學習和生活。這就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和語言狀態,時刻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節目氛圍,把握好節目節奏,讓聽眾能夠感受到主持人積極正向的情緒引導。其次,主持人在廣播節目中要充分結合當下的熱點、熱詞,尤其要對聽眾極其關注并且有傳播價值的人、事、物進行個性化傳播,主持人不僅要做到準確生動地敘述,更應該表達出正確且獨特的觀點。除此之外,廣播節目主持人還可以借助背景音樂、特效、配音模仿秀、外場連線等方式豐富聽眾的聽覺感受,豐富單一的語言表達形式,營造出多層次、多維度的聽覺體驗,以此促進節目內容和形式的進一步升級,讓節目給聽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3]。
(三)主持人要做到語言生活化
在廣播節目主持中,主持人要利用語言更好地傳遞信息,提高收聽率。在節目中,主持人要確保語言的生活化。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切忌使用書面化表達,避免對引用的材料內容完全照搬。而從更高層次的要求來看,主持人要勤于思考受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要針對聽眾的特點隨時調整語言的使用,例如,在音樂類、文藝類、民生類等廣播節目中,面對較復雜的節目內容,雙人或多人搭檔的廣播節目主持人可以利用生活情景還原等方式讓聽眾了解節目內容,這種能動性地表達方式不僅能增強聽眾對節目內容的理解,還能加深聽眾對節目和主持人的印象。另外,根據廣播節目的地域性特點,主持人也要多選擇本地聽眾最關心、最感興趣的內容和話題,運用符合當地受眾收聽習慣的表達拉近與聽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在音樂類、文藝類、民生類等廣播節目中,節目主持人還可以適當地使用當地方言增強節目的本地屬性和當地特色,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更能引發聽眾更多的心理共鳴。
五、主持人要積極調節自身情緒
在廣播節目中,主持人要結合不同的節目主題和內容融合自身的語言特點,這樣才能增強節目內容和節目氛圍的協調性。因此,主持人要在節目中調整好自身的情緒,要做到熱情、積極、飽滿,只有這樣才能讓聽眾受到感染,跟隨節目主持人正向思考問題、面對生活。
(一)主持人要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主持節目
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主持人要做到情緒飽滿,要確保聽眾能通過主持人順暢的表達獲得想得到的信息。在主持中,如果主持人情緒高漲、飽滿,就能很好地營造氛圍,增強聽眾的情感感知,聽眾的積極性就會很高,同時,這也能激發聽眾參與節目互動的熱情,引發聽眾和主持人之間情感上的共鳴。另外還能讓節目的氛圍更加濃厚,提高節目的質量,增強聽眾的黏性。如果主持人在播音節目中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出現了怠慢的情緒,就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聽率,也會導致節目的質量下降。另外,有些主持人在和聽眾的互動過程中,由于無法調節自身情緒,出現了語言偏激的情況,不僅拉低了節目的檔次,同時還也影響到了整個節目的效果,導致聽眾流失,甚至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二)主持人要掌握好主持的節奏
在主持節目時,主持人要掌握好主持的節奏,增強節目的帶動感。在收聽節目時,聽眾的情緒會受到主持人的影響,但是在廣播節目中,很多主持人往往處于自嗨的狀態,以自我為節目中心,缺乏和聽眾的交流,無法有效掌控主持節奏,同時,這些主持人也感受不到聽眾的情緒,無法將聽眾帶入廣播節目中。如果長期循環,主持人一直保持自娛自樂的狀態,會造成聽眾流失,進而嚴重影響到節目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播音主持環節,主持人要調節好主持節奏,增強和聽眾的互動,只有這樣聽眾才能熱情和積極地參與到節目之中,才能大大提高對節目的忠誠度[4]。
六、主持人要增強與聽眾的互動
傳統的廣播節目和聽眾之間的互動方式比較單一和枯燥,節目效果不佳。現階段,我們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設備不斷豐富,廣播節目主持人和聽眾之間的互動也變得更加便利和高效,實時溝通技術要求主持人在節目的內容和環節設置上更加突出互動性這一特點,例如,組織主題性線下活動、節目連線參與游戲、主持人空降身邊送驚喜等創新類型活動。增強節目與聽眾之間的互動,不僅能讓聽眾在節目中表達自身的觀點、與主持人進行實時溝通,還能使聽眾參與節目并成為節目內容的一部分,甚至成為節目的“點睛之筆”。例如,在一檔音樂廣播節目中設置的“默契拷問”環節,聽眾需要通過10次機會猜到主持人設置的主題詞從而獲得獎勵,在這不到2分鐘的節目內容里,不僅主持人提供了很多笑點,聽眾的真實反應也讓節目的趣味性得到了提升。這種來自主持人和聽眾之間新鮮又陌生的思想碰撞,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笑點,除此之外,還使得聽眾的節目參與感得到了顯著提升,而且真切地鼓勵著其他聽眾參與節目,大大增強了聽眾與節目和主持人之間的黏性[5]。
此外,主持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發布內容。在互聯網平臺發布的內容,可以與節目本身宣傳相關,也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日常狀態,甚至還可以創新地突破聽眾對主持人的固有印象,這不僅能彌補節目之外互動的空缺,還能讓聽眾全方位地了解主持人,形成聽眾與主持人“節目時間內收聽、節目時間外互動”的良好效果。而根據相關數據平臺反饋的消息,主持人積極在互聯網平臺發布內容,除了能提升主持人在受眾中的知名度和好感度之外,也正在引導受眾多多關注節目,尤其是引導平時對廣播節目關注較少的青少年朋友,讓其逐漸開始收聽廣播節目、參與到廣播節目之中[6]。例如,筆者主持的一檔音樂廣播節目《音樂課代表》的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會定期根據節目中邀請的相同演唱類型的校園十大歌手進行線上投票,通過與上海各大高校廣播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多方式聯動,鼓勵在校大學生、畢業生積極參與到節目的投票之中,進而吸引這群年輕的朋友回歸廣播,關注節目。
七、主持人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傳遞積極的正能量
相比于節目的其他工作人員而言,主持人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面對數量眾多的聽眾和復雜煩瑣的節目內容,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事故和后果,進而嚴重影響到廣播節目的吸引力和質量,因此主持人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善于調節自身的心理狀態,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以放松緊張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的態度主持節目,將積極樂觀的正能量傳遞給聽眾。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不僅承擔著傳遞信息的責任,也肩負著社會文化引導和輿論導向的職責,主持人所營造的形象會通過廣播節目傳遞給聽眾,其個人的素養和態度也會直接影響節目聽眾。因此,廣播節目主持人要控制好自我情緒,做好心理方面的疏導,保持積極的態度,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聽眾,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提高廣播節目的質量[7]。
八、結語
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要營造出良好的節目氛圍,要給聽眾帶來優質的收聽盛宴,就必須保持積極的情緒,提高自身的語言技巧,增強和聽眾的互動。另外,還要創新廣播節目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節目的質量,才能增強聽眾的黏性,達到預期的節目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文雄.廣播播音主持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的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29,135.
[2] 郭亞男.探討廣播播音主持如何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J].電視指南,2017(22):71.
[3] 袁艷.廣播播音主持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的技巧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6):103.
[4] 閆振剛.廣播播音主持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的技巧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3(10):111.
[5] 張瓊.廣播播音主持營造良好節目氛圍的方式分析[J].電視指南,2017(5):65,67.
[6] 李雪芬.廣播播音主持如何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J].新聞研究導刊,2016,7(6):165.
[7] 馬云濤.芻議網絡時代廣播播音主持人如何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J].西部廣播電視,2018(6):133,138.
作者簡介 張彤,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