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媒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從1998年到2021年,經歷了撥號時代、2G時代、3G時代、4G時代到現在萬物互聯的5G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人們熱衷于網絡,依賴于電子產品,這給表演行業所帶來的最直接的不利影響就是話劇越來越難被新生代接受,他們更喜歡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上的便捷式視頻。短視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階段,信息流廣告也由此應運而生,同時信息流演員也應時而出。目前,市面上不缺信息流演員,很多表演從業者或者其他行業人員都想在這“低門檻、高收入”的行業中分一杯羹。因此,從事這一行業需要具備怎樣的專業素養才能做到不被時代拋棄,就是文章作者基于在信息流公司實習工作經歷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信息流演員;困境;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20-0028-03
一、引言
隨著國內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持續多年的藝考熱,表演從業者從最初的供不應求,到現在的供大于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表演從業者的就業方向已經從影視劇演員、話劇演員、藝術教師等寥寥無幾的選擇擴大到實景偵探館NPC演員、密室逃脫演員、短視頻演員、各類型主播以及文章所研究的信息流演員等。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給予表演從業者的另一條發展道路。
對于一個新興的行業,表演從業者怎樣才能較為透徹地深挖時代的需求,拓寬發展領域,從而在互聯網行業立足呢?首先要肯定的是不能僅吃青春飯,而是做到“一直被需要”。截至目前,學界對信息流演員表演理論的探索都處于空白階段,同時在傳統的表演里也并沒有這一課題。因此對于這個新的課題方向,筆者基于在信息流公司的實習工作經驗,分析信息流演員面臨的困境及所需的核心素養,以此對表演從業者或對這一行業感興趣的人們提供部分理論支撐。
二、信息流演員的誕生及特點
信息流廣告(News Feeds Ads)最早在國外Facebook社交平臺上出現,后被國外各大社交平臺沿用。在我國,微博最早于2012年引入該種形式的廣告,緊接著騰訊QQ、今日頭條、微信朋友圈、陌陌、百度等軟件也上線了信息流廣告,此后這一廣告形式在我國迅速流行發展起來[1]。
(一)信息流行業的發展及信息流演員的誕生
信息流廣告是原生廣告的一種,現如今對原生廣告還沒有較為標準的定義,概括來說信息流廣告是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如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流廣告就像是一則好友發布的動態,當你仔細查看時才會看到右上角標注的小小“廣告”二字,它們隱藏在受眾瀏覽的內容中[1]。
新形勢、新姿態、新技術是信息流廣告實現市場切入的特點。再看看傳統媒體,目前相當一部分傳統媒體的市場和受眾已經被信息流廣告剝奪和占領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流廣告能夠更便捷快速地進行信息交互,并且通過互聯網等新型平臺進行傳播,符合當代新生受眾的觀念。且能夠根據不同受眾的具體需求,有指向性地推薦相關資料信息,從而實現更細致地劃分受眾[2]。3G時代時,信息流廣告的重心在于圖片、文字,其時間成本和投入成本都較低,對網速要求不高。但當4G網絡普及時,信息流廣告行業逐漸將重心置于視頻類,逐步開啟了視頻廣告時代。而后隨著2019年張藝謀導演制作的一系列春節微電影火爆全網,各類短視頻和信息流廣告也開啟了豎屏時代。
目前,我們正處于5G萬物互聯的時代,短視頻也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階段。在這個用戶原創內容的聚集地,各大廣告商都爭相向這個擁有龐大受眾群的互聯互動平臺拋去橄欖枝。有需求就會有生產,目前各大信息流公司都在大量產出視頻類廣告,有廣告就要有演員,信息流演員也由此誕生。
(二)信息流演員的特點
信息流廣告目前以娛樂消遣類居多,所以并沒有人對信息流演員進行固有定義。以筆者個人在信息流公司的實地調查情況來概括,信息流演員的特點是演技稍浮夸、可塑性強、接地氣。
首先信息流演員演技“浮夸”。信息流廣告講究“黃金三秒法則”,前三秒一定會給受眾者一個沖擊力。這個沖擊力可能源于畫面、音效或者臺詞等,但大多數都是源于信息流演員的“浮夸”狀態。這種浮夸的狀態在現實情況中并不常見,因為它相對來說是人物“極端”的表現。以某幼兒教育廣告為例,信息流演員飾演一名被教輔產品欺騙的母親,在外部形象都符合的前提下,畫面一開始就是這名母親帶著教輔禮盒沖進廠家總裁辦公室把禮盒狠狠地砸在桌上并怒斥道:“你們這就是在騙人!為什么別人報名都是三個禮盒,我就只有兩個?!”這時總裁解釋:“這是新推出的活動,原價50元10節英語課加10節思維課,現在再加19元就可以再得10節語文課,還免費包郵贈送三套教具大禮盒,還能獲得……”。先以欺騙消費者這個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吸引受眾的眼球,再拋出自己的問題。而后后者根據問題做出回答也就是對產品利益點的闡述。在產品同質化的競爭中,這種浮夸的狀態更容易讓受眾者產生記憶點,也能讓商家以最低的成本讓消費者認識產品。
其次對演員的可塑性要求很高,要求演員能夠“百變”。這里依舊以網課教育類廣告為例一演員可能會飾演一名不計成本想給孩子們提供最好教育的富商,一名看不起網絡類課程的豪門家庭主婦,一名沒錢給孩子報名補習班的環衛清潔工人,一名正在給大家派送教育禮盒的快遞大姐等。當演員再接手社交類、金融類、汽車類等其他類別的拍攝項目時,所需要飾演的人物就更多樣、角色特點區別更大,所以要求演員自身可塑性強,能做到隨時靈活轉換。
最后是其最重要的特點——接地氣,就是不加修飾地說口語。信息流廣告是最不像廣告的廣告,卻又最能體現廣告的奧義。它不像傳統廣告一樣需要語言的修飾去提升產品的價值,需要考慮語言的藝術與魅力,它就是用最直白的話語告訴受眾這個產品的優勢。無論腳本是怎樣的,都只用最自然的方式表達出來,對于不同類別的廣告,它又有不同的表演標準。就算是下沉式廣告,它也能夠包容接地氣的“東北味兒”。
(三)信息流演員與傳統演員的區別
這里的傳統演員更多的是指向熒幕上的影視劇演員和舞臺話劇演員。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電影是導演的藝術。大意是說電視劇天生可以憑借劇情長度來構建觀感,電影則更多要看導演在90分鐘或者120分鐘內如何把故事講精彩,而信息流廣告講究一個“黃金三秒”法則。但就演員本身而言,電視劇演員像是長跑選手,一切為劇情發展服務;電影演員更像是短跑選手,考驗的是演員本身的表演張力;而信息流演員可以說是長跑中的短跑選手,短跑中的“浮夸的內容型”選手,因為信息流廣告的實景人物拍攝時長一般是45秒至1分鐘,且沒有下一集補救的機會,一切從產品出發。在這短短一分鐘內需要演員通過浮夸的臺詞和演技去抓住用戶內心,增加留存,制造看點,同時還需要兼顧劇情、內容、人物關系、產品利益點,這就很考驗演員對節奏的把控性和可塑性。
而從舞臺話劇演員專業素養方向來說,話劇是一種直面現場的演出方式,演員全部行動都在舞臺上,開場就沒有退路,要求演員有非常好臺詞、肢體、情緒和爆發力功底,否則就不能由內而外地打動觀眾。而信息流演員則有不同的鏡頭表達,在情緒表達時,特寫是經常使用的手法,只需要眉毛輕輕一挑,情緒就能隨之帶出。因此對于信息流演員的自身素養要求沒有話劇演員那么嚴格,除此之外情緒的推動不光靠演員的表演,還在于后期配樂、剪輯甚至特效等。
三、信息流演員行業的困境及其原因
隨著行業業務的繁榮和競爭的加劇,信息流廣告的問題也逐步滋生并彌散開來,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外在因素
信息流演員是近幾年新興的行業,目前并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有規范或者外在約束,所以原生廣告相關法律政策存在一定的缺失,這也導致行業內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比如低門檻無法保證視頻質量、職業不穩定性以及傳播領域交叉導致界限模糊等。
(二)內在因素
信息流廣告有教育類、社交類、汽車類、金融類等各種類型,所以就需要演員跳出表演舒適圈,更多元地體現自我價值。但目前存在的內在因素就是部分演員自身對行業不認可,因此在拍攝工作中并沒有做到盡職盡責。
四、信息流演員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概括來說,信息流廣告就是低成本、低制作、有劇情的廣告,視頻時長短、內容精簡、情緒夸張,因此信息流演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核心素養。下文從“信息流演員的基本素養”和“專業素養的多維度擴展”兩方面進行概述。
(一)信息流演員的基本素養
在信息流廣告中演員是整個視頻最關鍵的部分,需要先明確目標受眾,然后塑造符合腳本設定的人物,同時合理運用“服化道”并進行細節處理,從而塑造出有特點的人物,給觀眾帶來一定的視覺上的吸引。但無論怎么概括,表演的精髓與門道萬變不離其宗,皆離不開“聲”“臺”“形”“表”四字。
第一,符合信息流演員特點的聲、臺、形、表。
“聲”——發聲是演員從事表演專業活動的基本功。在發聲正確的基礎上再鍛煉自己的音域和嗓音條件,從而使自己塑造人物時能夠隨時提供符合人物的聲音特點。這點對于信息流演員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演員可能每天會接收到不同領域甚至不同年齡段的拍攝任務,演員必須快速反應。若沒有基本功的支撐,那么所有舒適圈之外的表演都是虛有其表。
“臺”——語言是演員從事表演專業活動的重要工具。語言不是說只是把文字讀出來、念出來,或是運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朗誦、獨白等。最重要的是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句子里所包含的信息,要看演員能否通過語言把這些信息傳遞出去。在信息流廣告里,基礎廣告都在45秒左右,短短的時間里如何才能吸引點擊量,演員該怎么處理產品利益點的臺詞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呢?一是不要用傳統式廣告詞、朗誦腔,要改變傳統廣告的刻板形象。二是通過語音、語調、語氣助詞等,讓沒有靈魂、枯燥的廣告詞利益點變得生動,這也是信息流廣告特有的表現形式。
“形”——形體是演員從事表演專業活動的外部體現。通過訓練其形體,能在塑造人物時藝術地再現人物體態,進而準確地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創造具有鮮明特點的藝術形象。所以,當演員形體松弛、靈活、協調、自如,同時又善于捕捉和模仿人的外部特征時,就可以快速轉變并飾演不同領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物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時刻的情緒變化需要。這對于信息流演員來說無疑是絕大優勢。
“表”——表演是演員從事表演專業活動的成果展現,是聲、臺、形三者結合所得。在傳統演員的學習和摸索過程中,一般都是先系統學習分析劇本和角色的方法,再構思如何設定角色,通過語言、外在形象、表演完成整個人物的塑造,再呈現在舞臺上或熒幕前。在信息流演員行業里,對各個角色的表現同樣也要經過這幾個步驟,但它給出的構思時間并不多,所以很多演員就持“無所謂,反正大家都不認真”的態度面對。但在這類快餐式走量的信息流廣告中,要想與其他競爭者拉開差距,必須對表演作品有質量追求,同時還要有強烈的信念感和較強的塑造能力。
第二,適應新興行業的敬業精神。不論工作性質高端與否,從業者必須得敬業。就目前來看,大部分人都認為信息流演員是一個很俗的職業,不具備藝術價值,所以只會是“一剎那的煙火”。可大家未曾想過,首先它是個新興行業,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并打破困境才能發展得更好。其次,這個行業的固有名詞就是“接地氣”,還原真實生活,所以缺乏藝術之美,更不能與影視劇、話劇等相比較。但當你仔細比較近幾年廣告的質量,會發現它已經開始追求鏡頭的美感、畫面的干凈、特效的準確運用等。信息流廣告正不斷進步,如果演員一味固執己見,進入這一行卻并不重視它,每天都只是浮于表面地工作,那么它所回饋的,只能是將其摒棄在時代之外。
(二)專業素養的多維度擴展
不管是傳統演員還是信息流演員,都應該清楚不能只會演,多“技”才更被需要。我們必須探索怎樣才能被行業、時代需要。比如演員出身的高票房導演徐崢、吳京等,他們為什么既能做演員又能做導演?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行業狀況來看,信息流演員行業最稀缺最需要的是多能型人才,就是在表演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創編能力和導攝能力。創意編寫最主要的是在熟悉信息流行業后了解視頻構成,掌握視頻的爆量元素,進行案例分析后找到寫作方向。導攝構思就是包含作品拍攝及對作品的整體把控。一般信息流廣告都是45秒至1分鐘左右,在短短的時間里如何選擇場地、如何處理畫面、如何升華低制作的視頻、如何運用鏡頭增強視頻質感,就需要在鏡頭和畫面上下功夫了。
五、結語
由于信息流演員行業正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在發展中也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這個行業年輕但極具發展前景,若有人想投身該行業或正在行業中欲大展身手,就應該了解如何科學高效地結合信息流演員的特點,全面提升自我能力,應時代而變,在時代中立足,被時代長期需要。
參考文獻:
[1] 潘寧.鑲嵌、創意、互動:三個層面看信息流廣告的傳播策略——以微信朋友圈為例[J].漢字文化,2019(15):178-180.
[2] 宮儷銘,何文潔,劉敏.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到相融:關于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幾點看法[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111.
作者簡介 萬佳潔,本科,研究方向: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