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
初中學生學習比小學生更復雜、更高級,同時也更依靠直覺和獨立的能力。學習動機的強弱對中學生的學業成就有著極大的影響。正確的學習動機對一名學生的健康成才至關重要。受眾多因素影響,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了解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健康發展,是搞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師質量的重要內容。
一、初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分析
1.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較差,缺乏學習興趣,多數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被動學習,主要指學業考試。部分學生想好好學習,卻又找不到學習過程中的快樂,降低了他們學習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使他們產生矛盾心理。
2.其他同學對自我價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價值有一個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會有一個衡量標準。許多學生會非常在乎別的同學對自身的看法,部分學生如果能適當的表揚也會激發他學習的動機,對于部分無所謂的學生,往往是對自我價值還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同時也是對自己信心的不足。
3.學生學習基礎不平衡
學生的學習基礎有差異,當學生的學習目標低于學習基礎時,學生會喪失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減弱;當學生的學習目標比較接近學習基礎時,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習動機增強;當學生的學習目標遠遠高于學習基礎時,學生的學習出現困難,想學而難以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動機減弱以及轉移。
4.學生興趣多元化
學生的興趣呈現多元化趨勢,學生對傳統學科沒有太多興趣,缺乏學習動機,學生出現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遷移。
5.對于感興趣的科目的影響因素
社會競爭對相當部分學生產生影響,把學生的學習目標瞄準到今后。大部分學生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中學所謂主要的科目上,他們感興趣的科目往往就集中在這部分,這受到升學和今后就業形勢的影響。還有部分的學生認為是老師上課比較生動,才使自己掉這些科目感興趣,從而激發了自己的學習動機。
6.自我強化
人的某種行為傾向完全取決于先前這種行為和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牢固聯系。如果學生因學習而得到強化,他們就會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如果學生的學習沒有得到強化,就缺乏學習的動機作用。學生對教師的表揚和鼓勵非常敏感,教師的表揚和鼓勵能強化學生的內部需求,維持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積極的強化。
7.學習壓力
適當的壓力也是動力。在適當的壓力情況下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但是太超前的壓力會感覺很累,太多壓力有適得其反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要把這種壓力轉變為動力,讓它來促進初中學生學習。
8.社會競爭
社會的進步引發人才競爭,繁多的學科、各種各樣的訓練題,不斷的測試,升學要求。讓學生產生壓力,需要及時引導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二、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
1.興趣暗示法
很多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同學,一拿起書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甚至厭煩、恐懼,從而關閉了自己的靈性之門,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甚至無效。當作摩拳擦掌、面帶微笑進行自我暗示時,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厭煩、恐懼的情緒都被沖散,心靈之門漸漸打開,要學的知識就容易吸收進來了。作為學生,學習是自己的職責,在我們不可以改變課程的情況下,那么只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痛苦也是學,快樂也是學,我們為何不去選擇快樂地學呢?此法可適用于任何一門課程。當你快樂地學習的時候,你已與興趣結緣了。
2.增強自信法
人往往因為自信而成功,也往往因為缺乏自信而失敗。19世紀的思想家愛默生說;“相信自己‘能,便攻無不克。”拿破侖甚至講:“在我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這個詞?!?事實上有許多學生正是缺乏學好某門課的信心,產生了畏懼心理,喪失了興趣,所以要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可以從增強自信心入手。具體有如下幾個步驟:1、想象自己曾獲得成功的事情,努力回味那種成就感,以獲得對學習的興趣。2、令人愉快的事物總能激發興趣。所以盡量想愉快的事情,如“我今天將再學會10個單詞”,“今天又學會了方程式的解法”,讓自己知道今天超越昨天,樹立起“每天多做一點,就是成功的開始”的信念。
3.弄假成真法
戴爾·卡耐基有句名言“假如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那么這種態度會使興趣變成真的,并且消除疲勞?!边@種經驗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學習興趣的培養上,如果你對某一門課或對學習不感興趣,你就可以訓練自己假裝對它感興趣,并堅持下去必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訓練自己面帶微笑。當面對著自己不喜歡的課程時,不要愁眉苦臉,要讓自己面帶微笑,并要從心底里愉悅起來,保持一種快樂感。用肯定、簡短的語句宣布:我很喜歡你!我對你很感興趣!”?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解除心中的排斥感,真的發生興趣了。它要求你在心里產生學習興趣之后,立即著手,深入研究下去,將這種興趣轉化為深入學習的動力。
4.興趣遷移法
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也可以運用這種興趣遷移法,利用自己對其他科目的興趣來帶動不感興趣的那些科目,訓練時進循下列做法:(1)問自己愿不愿意把這門課學好,用肯定的語言來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將數學學好”,“這些單詞我很快就會背了”。這樣反復默念,形成一種潛意識。(2)進行身心放松訓練。盡量坐舒適,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將心情放松,不要感受到壓力。(3)想象自己上所喜歡的課時的情景,讓心情快樂起來。(4)想象自己上不喜歡的課時的情景,然后就上喜歡的課時的愉快心態遷移到不喜歡的課程上,讓自己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也有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5)立即開始學習。遵循愛因斯坦“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的著名成功公式,把勤奮看成是成功的首要因素,說明要取得任何形式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培養勤奮精神,首先要加強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學習目的,立志做一位未來社會的成功者。
初中生處于學習階段的重要時期,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