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巍 張書皓
【摘要】新媒體技術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較為薄弱,實踐教學不健全、黨建活動信息傳遞實效性不強等成為影響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點問題。高校應高度重視新媒體為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的雙重影響,積極健全黨建平臺體系,不斷優化教育內容,努力創新完善黨建工作管理制度,從而構建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
大學生黨建工作關乎高校黨組織活動的健康穩定發展,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有著重要影響。新媒體環境下,微信、QQ、微博等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為大學生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存在很多負面影響。因此,高校要重視大學生黨建工作,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新媒體技術,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黨員。
一、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黨建工作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方式傳統單一,教育理念陳舊,主要的黨建教育方式為座談、討論和走訪等。雖然這種黨建工作方式能夠使學生黨員面對面進行交流學習,但是缺乏生動性和科學性,無法調動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只是被動學習,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真正領悟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見,當前許多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難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時代要求,其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二)黨建工作實踐教學有待加強
現階段大學生黨建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教學內容缺少吸引力,教學效果不顯著。同時,黨建理論沒有真正融入到實踐當中,二者脫節現象比較嚴重。比如,黨建教學中強調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是踐行此宗旨的黨建活動較少,無法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實踐意志。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教學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黨建工作信息傳遞實效性有待增強
由于黨的理論知識和歷史事件相對固定,即便利用很多新穎的傳播媒介,如微信、微博、QQ等,黨建內容依然因其自身的趣味性不足,難以調動大學生對黨建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這就直接導致黨建工作信息傳播效果不佳。此外,由于網絡日益發達,各種不良信息層出不窮,當高校黨建輿論工作和應急預警機制不完善時,容易造成黨建信息傳遞不到位,影響大學生對黨建工作信息的有效判斷,因此黨建工作信息權威性和傳遞實效性有待增強。
二、新媒體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構建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媒體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構建帶來的機遇
首先,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微信、QQ、微博等新媒體日益盛行,有效拓展了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因為新媒體環境下,信息資源豐富、傳輸便捷高效,高校黨委能夠及時準確發布輿論信息,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其次,新媒體環境下,黨建工作資料豐富,教學內容充實,資源共享性顯著。黨建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教學工作內容優化整合,將教學資料進行圖文并茂的處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新鮮、實時的黨建素材得以充分運用。最后,新媒體環境下,黨建教育者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黨員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自我素質提升,使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推動黨建教學工作高效開展。與此同時,新媒體技術融入黨建教學工作中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的創新性和感染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切實提高。
(二)新媒體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構建帶來的挑戰
第一,新媒體使傳統黨建工作方式受到沖擊。當前,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是以黨建理論知識宣傳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大學生出現對黨建工作產生厭惡、對黨組織生活失去激情的情況。第二,新媒體技術給黨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內容豐富,傳播途徑多樣,不良的價值輿論極易傳播,學生的價值觀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受到動搖。同時西方各種消極文化也借助新媒體平臺肆意傳播,給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不利影響。第三,新媒體環境給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帶來挑戰。目前,高校中很多黨務工作者是思政教師,雖然他們的黨建理論知識豐富,但年齡偏大,新媒體技術運用能力較弱,無法將新媒體技術有效運用到黨建實踐活動中,因此黨建工作隊伍綜合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三、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構建路徑
(一)黨建工作平臺體系的構建
高校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建設黨建師生交流平臺,使黨員及時接收到黨建信息交流動態,豐富黨員生活,充盈黨建活動內容。比如,高校可利用新媒體技術開設手機黨刊專欄,讓學生黨員能夠在手機上及時瀏覽黨建信息,使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到學生黨員心中,從而為黨建活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黨務工作者要利用“微媒體”進行學生黨建工作,實時在微信群、QQ群、微博等平臺開展黨性教育,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黨性修養,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學生的思想積極向上。
(二)黨建工作教育內容的構建
新媒體時代下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強化網絡道德教育。虛擬網絡中,傳統道德觀難以約束不規范行為。首先,高校要重視網絡道德教育,將網絡德育引入傳統課堂中,倡導學生黨員提升自我修養,引導學生黨員發揮模范作用,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其次,高校要重視網絡文化教學。黨務工作者應努力營造一個積極、正能量的網絡文化教育氛圍,重視文化教育對學生的價值熏陶作用。最后,黨建工作內容要與時俱進。黨務工作者要不斷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創新,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黨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
(三)黨建工作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方面,黨務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技術對黨建工作的重要作用,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傳遞特點和規律,促進新時代黨建工作模式創新。另一方面,高校要創新黨建工作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黨建管理平臺,強化黨風廉政建設,鼓勵黨員務實向上,利用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黨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使大學生在完善的制度規范下積極參與黨組織活動,從而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創造積極、健康、良好的環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新媒體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模式,積極應對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工作出現的問題,不斷突破傳統的黨建教學理念,真正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共產黨員。
參考文獻:
[1]吳菲.淺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29):32-34.
[2]王曉兵,王志紅.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5):10-11.
[3]許小美.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5):111-113.
[4]趙忠偉,丁立華.新媒體環境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發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188-191.
[5]李娜.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J].黑河學院學報,2019(01):81-82.
[6]楊志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7):112-113.
【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河北省高校樣板學生黨支部建設研究”(GXDJ2019B08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大學心理與精神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