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新
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思維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學校發展的要求。上海市松江區民樂學校于2019年啟動課題研究,以課堂為主陣地,立足學生高層次思維品質培養,推動課堂教與學的轉型,進而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激活辦學活力。
摸家底 : 實施前測
為了摸清“家底”,課題組采取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實施前測。課題組采取個別訪談與分組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與師生進行對話,其內容著眼于四個維度: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實踐性思維(問題解決思維)和元認知。
課題組結合學校實際,從四個維度編制調查問卷,先進行小范圍測試,請相關專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基于數據分析結果調整問卷,最終確定正式問卷,實施大規模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結果表明:小學生的元認知和創造性思維在中值以上,批判性思維在中值偏下,元認知發展水平隨著年級增加而增長;初中生元認知和創造性思維在中值以上,而批判性思維在中值偏下。
教師問卷結果表明:教師們能夠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思維品質,但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仍舊心存疑慮。
精布局 : 逐層推進
研究初期,我們以語文、數學和英語為龍頭學科,先行先試。語文組側重批判性思維,數學組側重實踐性思維,英語組側重創造性思維。各學科教研組依據學科特點,提煉學科高層次思維的構成要素,并從高層次思維指標框架中驗證并析出一、二級指標,形成并完善各學科、各學段高層次思維指標框架,制定相應“高層次思維觀察點表”。
各學科教研組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開展學科教學設計探究。從設計一個教學環節開始,到進行完整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師們不斷反思、及時優化培養策略,修正課堂教學設計路徑,初步形成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品質的課堂教學流程與模型。
在龍頭學科探究經驗累積的基礎上,其余學科次第推進。課題組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案設計比賽,遴選展示優秀案例,并編印成冊。同時,通過評比課、展示課、研討課等活動,不斷完善已有的教學過程設計環節,并根據課型拓展形成不同變式。課題組鼓勵教師撰寫案例反思,在反思中加深認識,逐步實現教與學的轉型。
細追蹤 : 調研評價
課題組在階段性實踐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了顯著提升,高于對比學校平行班級的學生,但在創造性思維和元認知方面差異不大。
構建高層次思維的測評系統,督促教師在備課中思考,在課后反思學生高層次思維品質的培養。課題組在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王沛、特級教師諸靈康等專家的引領下,研磨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制作了基于學生高層次思維培養的三張課堂教學評價量表。鼓勵教師在聽課、評課中使用評價量表,在使用中及時發現問題、優化量表。
目前,學校已完成教學設計量表和教學評價量表的制定,以此規范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也為教學評價提供了依據。眾多學科初步形成了課堂教學設計路徑,加速推進課堂轉型。教師的專業能力有了長足發展,不少教師撰寫的論文得以發表,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
目前,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創造性思維和元認知方面的探索相對比較薄弱,教師運用評價量表的自主性還需激發。課題組將認真總結前期工作,進一步推進高層次思維課堂研究,鼓勵教師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做好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和實踐應用工作,積極開展測評工作,搜集相關數據,深度分析并持續跟蹤研究。
(作者單位:上海市松江區民樂學校)
責任編輯: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