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圓芳劉進軍陳子超(通訊作者)
(1.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65;2.大邑中學 四川 成都 611330)
疫情在帶給我們傷痛的同時,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尤其是教育行業迎來了一次大變革。在“停課不停學”口號的號召下,全國各類院校都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各位老師采用多種形式探索適合于自己課程的線上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給學校教育的影響。區別于其他教室授課的課程,一方面體育教學對場地、方法、形式有著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體育鍛煉對改變居家防疫期間學生久坐上網課、免疫力下降、沉迷玩手機等現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教師個人因素及設備網絡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線上體育課雖開展的如火如荼,卻也是良莠不齊。因此,對線上體育課的真實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不僅可以為線上體育課現在及后續的開展提供經驗與教訓,為中小學體育教學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和終身體育觀提供參考,而且有助于科學居家防疫、健康教育理念的傳播與形成。
圖1 在線體育課程形式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2020年初全國基本進入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有效防止疫情蔓延,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2020年1月26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要求各地大、中、小學2020年春季學期推遲開學。1月27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學校推遲春季開學時間,具體開學時間等待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通知,并于1月29日發出倡議:利用網絡平臺,展開“停課不停學”。體育教學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在各位體育老師的努力下,線上體育教學活動也在積極開展。“青少年運動“(Junior Sports Center)就此組織了一個小型線上調研,調查數據顯示(見圖1),疫情期間有46.32%的體育教師選擇在線體育課程。在直播、錄課、健身App打卡3種教學形式中,體育教師更偏愛錄課、健身App打卡兩種形式。由此可見,線上體育錄播課是廣大體育教師采用最多的形式。
錄播課是一種教師通過錄播系統,將語音、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要素按需搭配組合在一起的一經上傳隨時可以觀看的課程形式。體育錄播課作為網絡課程的一種,是單向傳送教學內容的形式。相對來說互動性較低,學生缺乏監督指導,教師也得不到及時的反饋,故教學效果因人而異,得不到保證。然而,它也有不受時間限制,可循環利用等優點,是公開課的不二選擇。為了了解線上體育錄播課的真實情況,本研究從釘釘網課中隨機抽取了2月10號至3月5號期間的48個來自西安市14所中小學的體育公開課視頻。其中,一年級的有8個,二年級有6個,三年級有6個,四年級有5個,五年級有 6個,六年級有6個,七年級有7個,八年級5個,高二1個。另外,包含32名女教師和16名男教師。
形式即事物的本質和結構,而結構決定功能,于是形式對事物的功能亦具有決定作用。線上體育錄播課的教學形式主要以教師教學示范視頻為主,輔之以必要的文字說明、圖片或動圖展示、配音、背景音樂等要素。在這48個視頻資料中,有24堂課采用的是較為簡單的“視頻示范+語音講解+文字/背景音樂”的形式,另外24堂課采用的是“PPT展示(目標內容要領等)+視頻示范+文字語音指導+背景音樂”的較為豐富的形式。
就教學內容而言,低年級(一、二、三、四年級)以形式多樣的韻律操為主,注重趣味性。中高年級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注重技能學習與體能。總的來說呈現出隨年級的遞增,內容逐漸復雜、強度逐漸增大、趣味性逐漸降低的特點。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自身條件進行擇優選取。一節體育課往往不止采用一種教學方法。在這48節課中綜合運用了多種方法,按采用次數由多到少排列,主要有:講解法、示范法(正面示范、側面示范、鏡面示范)、分解教學法、串聯教學法、練習法(重復練習法、變換節奏練習法、完整練習法、循環練習法)、游戲競賽法、情景教學法。
表1 48節體育錄播課教學主要內容表
通過對記錄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從中發現線上體育錄播課大同小異,基本符合體育課教學要求。在居家防疫的情況下,線上體育錄播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基本遵循簡單易行、安全有效的原則,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和技術動作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示范教學。課程編排相對完整,符合“三段式”教學的步驟。同時,通過對細節的觀察也發現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示范動作不標準。
在教學中,示范法直觀高效,是所有老師都重點采用的。教師的示范動作是否標準直接影響學生對該動作的理解與掌握,且在中小學階段,這種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有部分老師的示范動作有姿勢不到位、順序不恰當等問題。比如:其中很多老師在拉伸放松部分,都會用到站立體前屈的動作來拉伸腿后側肌肉。站立體前屈要求是在微屈膝狀態下,折疊胯部,延伸脊柱向下,做到自己的極限,感受腿部拉伸。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脊柱直立,不能塌腰弓背。然而,有些老師在給學生示范時,為了手能觸碰到更低的位置,含胸弓背,這樣既沒有起到拉伸的作用,而且對脊柱有傷害。可見,示范動作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廣大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自身動作標準,真正的做到言傳身教。
(2)強度負荷不適宜。
負荷強度是評價一堂體育課極為重要的指標。只有合適的運動強度與負荷才能得到最佳的鍛煉效果。在錄播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體能訓練的設計都屬于中等強度,符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發育規律。但也有個別教師整節課的運動負荷量相對較高,超出了該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可能會由于運動過度帶來損傷。
(3)課堂部分不完整。
“三段式”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它包括3個部分,準備活動、基本內容以及結束整理。在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主要是熱身環節,基本部分主要包括技能教學和練習,結束部分則是拉伸放松。在這48堂課中,大部分教師都完整的包含這三個環節。有的教師安排的更加豐富,比如:有一節一年級的韻律操課教學部分設計的環環相扣,內容豐富且趣味性強,且在開始部分有對教學目標與內容的說明,用小故事的導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游戲法進行身體鍛煉,有趣又高效;結束部分除了必要的拉伸以外還會有情感的升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最后有任務型作業,如將學的內容給自己的家人等。整個課堂圍繞三位教學目標展開。但也有的教師甚至缺失了放松環節或熱身環節。
(4)情感升華不充分。
情感目標是課堂三大教學目標之一,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和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這些錄播課中情感教育普遍存在不充分甚至缺失的現象。只有個別老師體現了情感目標。
(5)過程枯燥無趣味。
體育教學強調運動體驗,本來是充滿活力的課,然而在錄播課中部分教師過分強調技術要點的講解,大段的文字再加上語調的因素,使得觀看課程的人不僅提不起興趣,甚至都不想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個人的激情非常重要。
線上體育課應該采用多種網絡教學工具配合來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錄播課的基礎上,可以建立群聊,通過打卡簽到,心率數據、隨堂提問、課后作業錄視頻等方式來督促學生,保障教學質量。
在教學環節中,所暴露出來的種種細節問題都與教師自身素養脫不了干系,說明中小學體育教師素質較以前雖有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體育專業教育、校方體育教師應聘、體育教師自身都為之努力,從而讓體育教育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學校教育都應該與家庭教育加強聯系。在有關于體育核心素養的研究中,有學者指出學生健康行為,健康知識等構成要素,除了在學校體育教育中養成以外,更要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體現出來。線上課程可以由家長進行監督。設計一些親自鍛煉游戲不僅可以有效的調動家庭體育的氛圍,而且可以增進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