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把合作學習科學合理地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合作學習不僅提高教學效果,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甚至可以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主要分三大部分對論題展開探究,即合作學習的概述、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和結束語,希望筆者的一些淺見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共同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一、 合作學習的概述
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授課、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是通過分層合作、小組合作、家校合作等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它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合作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等,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合作學習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這會讓學生的高中英語學習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增長了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今后可以更好地學習和有更好的發展,這讓合作學習更有價值。
二、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傳統的課堂教學人們都比較熟悉,三尺講臺、一根粉筆和一塊黑板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或者說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待教育往往是“死讀書,讀死書”,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被動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是教育的一次創新,合作學習歸還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具體措施如下:
(一)分層合作,讓合作更科學
一些教師對合作教學中的小組成員分配是隨機進行的,組內成員參差不齊,教學無法科學有效地開展,這樣并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猶如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對英語的學習來說,就會有學優生和學困生,讓學優生記一些簡單的單詞或詞組,他們就會覺得不屑一顧,讓學困生記一些復雜的句式,他們會覺得難如登天,這樣的教學也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時教師就難以做到“一視同仁”,讓所有的學生都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分組教學,讓同樣水平的學生在一組合作學習,分層合作教學不是對學生的歧視,反而是對學生的尊重,是讓合作更科學,是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例如,進行Food matters教學時,先按照學生成績進行分層分組,假設班里共有三十名學生,前十名為第一層即一組,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為第二層即二組,最后十名為第三層即三組,分層的意義在于分層后則有利于教師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讓教學更加科學高效。如給三組安排最簡單的任務,像最基本的單詞的理解記憶和它的中文意思,如mood、flavour、digest等,同組學生之間互相督促、互相默寫、互相學習、互相比賽,看誰能記得又快又好,從而促進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二組則安排能夠獨立閱讀和理解句子、翻譯課文等,如Whenever I feel lonely...當遇到一些問題時,同組學生之間可以商量解決,共同交流、各抒己見,從而完成學習任務,whenever在這里引導讓步狀語從句,譯為:當我感到孤獨的時候;一組則屬于拔高,教師可安排這層學生除了要掌握課本內容外還要把學到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如學習完Food matters之后,掌握了很多關于食物的知識,學會了很多的單詞、詞組、句式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到的知識介紹一下你喜愛的食物。當然學生可以先各自給自己打個草稿,然后同組學生之間相互查看,各自取長補短,爭取把自己的作文寫得盡善盡美。分層合作,讓合作更科學。分層合作中同組學生可以互相商量、互相督促、共同給出解決辦法,可以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培養合作能力、提高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等,有助于教學任務更高效地完成,讓每一層的學生都在自己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和進步。當三層學生進步很大達到二層水平時,或二層學生達到一層水平時,就要為他們重新規劃分層分組,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和進步,這樣有助于全體學生不斷地提高。
(二)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參與
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牽絆,一直占據著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或旁觀者,加上課堂氛圍單一無趣,學生會逐漸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生學習能力下降,學習成績下滑。教師要重視歸還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是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是提升學生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策略。例如The Universal Language講述的是音樂近百年的發展史,以音樂為媒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這篇課文非常適合開展閱讀教學。如果讓全班學生一起讀的話,容易造成有學生渾水摸魚的情況,或有些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難以及時準確地發現,而讓學生一個一個地讀就太消耗時間了,所以利用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參與度不失為一個良策。如Turandot in Beijing by Jane Jones這篇課文比較長,要想在小組合作中開展閱讀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讀一段,其他學生進行欣賞、學習和糾錯,有了同組學生的監督,沒有人可以渾水摸魚,大家都非常認真地閱讀,有了問題還可以及時地提出和解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如Last night, I witnessed the first of only eight performances of Giacomo Puccini's world-famous opera, Turandot, being performed in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China.這句話比較長,在閱讀句子和理解句意以及句子翻譯上,學生無法做到非常準確。如“昨天晚上我去看了第一場關于只有八場演出的……”所以同組學生之間可以先各自閱讀和翻譯理解,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出最標準的答案:昨天晚上,我去看了賈科莫·普契尼聞名世界的歌劇《圖蘭朵》,那是在中國北京紫禁城八場演出的首場。這樣小組合作中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和學習中來了,提升了學生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參與度,也提升了學生理解閱讀翻譯英語的能力,提高了團結合作的能力。
(三)家校合作,促進學生發展
家校合作,促進學生發展,也是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學生活動的范圍主要集中在學校和家庭兩個地點,在學校有老師有同學可以互相監督合作學習,到家里學生的學習就不受學校的控制了。這時候就需要來自家長的配合,也就是家校合作。以前信息技術不發達,人們的溝通交流受到阻礙。如今微信、QQ等利于溝通交流的軟件讓人們的溝通交流非常便利,這些也是利于家校溝通合作,促進學生發展的。例如,Exploring poetry(探索詩歌)教學完成后布置作業,讓學生運用所學來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詩歌、詩人,完成一篇不少于80詞的作文。當然,這篇作文不是對所有學生來說都很簡單,它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務,家長可以輔助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微課教學小視頻發到家長的手機上,讓學生看著微課進行學習。如通過微課介紹作文的基本框架:1. 開頭引出你最喜歡的詩人;2. 主體要介紹該詩人的國籍、生卒年月、作品等;3. 結尾要進行簡要的總結。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常用詞語、句式等,還可以講解幾個范文讓學生進行參考和學習……有了微課的講解,就如同一個好老師在你身邊一樣,促進學生課下也能夠更好地學習。教師還可建立班級群,學生有疑問可以通過群聯系教師進行解答,學生的作業情況、閱讀、背誦等任務也可以讓家長幫忙錄制學習視頻發到群里,對學生的學習起一個激勵和督促的作用。如有問題,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可以相互探討,教師也可以通過查看群消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專業的指導意見。家校合作,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讓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得以順利構建。
(四)改革評價,助力合作落地
除了以上方法策略之外,注重合作學習的改革評價也是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傳統教學中往往忽略了評價這一關鍵步驟,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認知不足,教師對學生的認知不足,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認知不足,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所以為了助力合作學習順利落地,應該注重改革的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二者結合才可以促進合作學習的高效開展實施。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習成果給出合理的評價,若表現得很好順利完成任務的則該表揚。如在分層合作學習中,三層的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都非常努力地記單詞、默寫單詞,大家互相合作得也非常默契,從而讓學習任務順利達標。教師可以這樣評價:表揚一下三組同學,他們在合作學習中非常認真也非常默契,都順利地完成了老師給的任務,單詞默寫全部都對了,老師期待著你們下次還有這么出色的表現。合理的表揚評價利于學生更加積極更加努力;若有問題則及時指出并給予激勵,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有一個過程的,要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并提出合理建議,幫助學生學習和進步。如在閱讀合作學習中,有的組配合得不好,大家都只顧自己忽略他人的意見,導致學生閱讀得不好,出現一些讀錯、翻譯理解錯誤的情況,教師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這組學生還有待提高,大家配合得不是很好,所以任務完成情況不好,在合作學習中要注重合作交流,不能各顧各的,要取長補短,從而讓大家都能進步。另外,通過客觀的評價總結,教師亦可從中得到反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如教學中教師發現在一組的張某同學總是不能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原來是給學生分層時不太合理,所以把張某同學安排到了二組,結果張某同學就表現得非常優異,可以和大家配合得很好并順利完成任務。教師對此的評價是,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為學生分層分組,并在教學中仔細觀察,發現有學生不適應該組的學習進度則要視情況調組,確保每個學生都得到最科學的教育。通過總結性評價,教師則可為教育中的問題做出判斷,及時糾正和改善,為下一步進行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前做好籌劃。
三、 結語
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探究到這里就要接近尾聲了,可是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教育從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亦不可急于求成,謹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教育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兒地進行,多一點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及時發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到及時糾正和完善。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創新教育,一定可以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讓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并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有知識有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熊鳳琴.合作學習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步驟分析[J].考試周刊,2021(65):106-108.
[2]代珊珊.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1(30):101.
[3]魯華.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4):47-48.
[4]李世征.師生合作評價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21.
作者簡介:
陳榮美,江蘇省啟東市,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