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耀根
【摘要】自從實施課程改革后,社會各界對教育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此背景下必須積極改革。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為了實現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的目標,本文提出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提問;合理使用實驗教學,促進學生質疑心理三個方面的措施,以期為其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科學;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培養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是愛因斯坦的名言,小學科學教學同樣如此。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時提出一個問題時需要發揮自身想象力、創造力,這對整個科學的進步起到促進作用。基于此,當前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要加大力度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的問題
在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整個課堂上教師都是給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降低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夠重視科學問題教學,認為只要達成科學概念目標即可,無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此外,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部分學生膽小,不敢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降低了教學效率,學習有效性不高。
(二)學生方面的問題
小學科學教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小學生自身的問題,具體來說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聽教師講課,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也都是由教師帶領學生解決,且教師會給學生提供標準答案,并不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學生失去思考的能力。二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趕進度并不注重提問學生,如此一來學生就算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敢舉手提問,這也是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三是學生年齡小,自身知識儲備相當有限,因此無法把握提問的切入點,最終導致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不斷降低,很難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率。
二、小學科學課堂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的策略
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的重視,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問的機會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整個課堂氣氛緊張嚴肅、平淡無奇。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敬畏感,學生不敢提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加快教學節奏,學生很少有機會提出問題。長期下去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逐步降低,并不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改變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互動,突出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學習的緊張感和壓迫感。比如教學“校園里的動物”這部分內容時,為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筆者借助多媒體營造了校園環境,讓同學們說一說校園里有哪些小動物,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并提出疑問。之后不少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動物,話匣子一下子就被打開了。其中,有一位學生說:“我在放學的路上發現了一只蜘蛛,都說蜘蛛有毒,它對人類只有害沒有益處嗎?”針對這位學生的回答,筆者先是表揚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告知學生“蜘蛛會吃稻田里的害蟲,還可以作藥材,對人類有很多貢獻哦!”如此,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出問題,并增強自身對動物的關愛,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二)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提問
課程改革深化推進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素質方面的發展。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始終堅持讓學生自主提問,使其意識到自身課堂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加大力度引導學生,讓其自主提出問題,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消除課堂緊張感,這也是有效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關鍵。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給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并認真引導學生解答,增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最后,教師應以學生接受程度和年齡特點為基礎針對性地解答學生提出的疑惑。比如學習“浮”與“沉”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讓浮起來的物體下沉?如何讓下沉的物體浮起來?”通過上述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思考,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在親身感知和實踐中探究,為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
(三)合理使用實驗教學,促進學生質疑心理
通常情況下,思考主要建立在試著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質疑心理才能積極主動探索問題,從而學會發現問題,并在思考中逐步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由此可見,小學科學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質疑心理,學會主動表達自身內心的疑惑,并積極闡述自身特點。如此,學生就算表達了錯誤的觀點教師也不應該否定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質疑,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比如學習“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到教室外敲打地面讓同學們聽一聽,學生很難聽到聲音。之后筆者在第一排座位的地板上倒扣了一個杯子,讓學生將耳朵貼在杯子底部,并繼續敲打地面,學生聽到了聲音。在這個實驗中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聲音變大了?”“紙杯里面怎么會有聲音呢?”在此質疑下筆者讓學生進一步探討,最后學生總結了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固體以及氣體等傳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教師應加大力度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科學學科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創新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的方法,給學生營造優良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合理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最大程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董興偉.小學科學課堂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能力初探[J].吉林教育:綜合,2015(26):135.
[2]張芮.小學科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J].山海經,2018(20).
[3]吳永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新教師,2017(11):48-49.
[4]陳杏樺.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知識文庫,2020(15).
[5]周倫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501(10):79.
(責任編輯:鄧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