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鶴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網絡早已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與此同時,新媒體也給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極大程度的挑戰。本文主要針對新媒體時代下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同時提出新聞采編工作融入新媒體的相關策略,希望可以給新聞采編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采編;現狀;策略
電視臺將搜集到的新聞素材進行專業加工,進行新聞采編的工作要求相關的工作者客觀真實地進行新聞報道。此前,相關的工作者應當對新聞的真實性展開調查,也應該具備專業的對新聞素材的編輯和整合能力,保證新聞的邏輯性和真實性。新聞采編工作需要較強的專業性,相關新聞工作者應當為新聞的報道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當前,新聞采編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當前的新聞采編工作應與互聯網相緊密結合,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升新聞采編素養。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的現狀
新聞采編內容真實性有待提高
在新聞采編的過程中新聞報道真實、準確與否至關重要。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發展,多個短視頻平臺以及社交軟件都成為虛假信息傳播的途徑。一些情況下虛假信息并沒有經過新聞電視臺的核實就被電視臺所采納,這就嚴重影響了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給大眾帶來了很多困擾。尤其是大多數的地方電視臺,由于新聞采編的途徑和渠道受到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導致非常多的新聞沒有經過核實就迅速被傳播,這給新聞的質量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許多民生新聞并不契合人們當前的實際生活,居民把注意力集中到關于城市發展等的信息問題,比如城市的食品安全以及相關醫療政策的落實和實施,但是仍有部分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不夠嚴謹,使得新聞與現實情況嚴重脫節。
采編方法沒有緊跟時代需求
傳統的新聞采編方法仍然是當前多數電視臺報道新聞的主要采編方法,傳統的新聞采編方法更加側重于對新聞事件的調查以及對相關涉事人物的采訪,并且通過整合相關稿件進行報道。新媒體時代可以運用很多APP軟件,秒拍、抖音或者是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來提高新聞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度力。同時應當傳統的、落后的不利于新聞采編的傳統新聞采編方法進行淘汰,因為只有使用先進的采編方法才能夠滿足當前受眾多樣化的新聞需求。除此之外,大部分觀眾對那些單一、枯燥的電視新聞采編內容也不感興趣,更加不愿用心觀看。因此,相關新聞采編的工作者應當積極改變自身的工作思維,將先進的工作方式運用到采編工作當中,同時引進先進的新聞采編設備對信息進行進一步采編。
新聞采編工作缺乏創新
采編策劃工作是報道新聞之前的重要工作。在進行新聞采編時,工作人員應當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解析。將內涵進行豐富,結合相應的策劃目標,運用創新思維,滿足當前人們對新聞的多元化閱讀要求。但是當前部分電視臺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工作采編時并沒有做好完整的策劃工作,使得采編工作者沒有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缺乏新聞信息的敏感度,使得新聞采編工作沒有創新,不能抓住大眾的眼光,缺乏市場競爭力。新媒體的出現一方面拓寬了信息新聞采編的渠道,使得傳統媒體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法,督促傳統媒體積極迎接挑戰,采用新穎的方法進行新聞采編。
做好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起著領導輿論的關鍵作用,其目的主要是借助新聞傳播幫群眾處理實際生活當中會遇到的一些困難。基于新媒體的迅猛發展,電視媒體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這給傳統媒體未來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作為電視臺的新聞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看待這個問題,也要及時創新新聞采編工作的工作內容。首先,電視新聞就是社會輿論和民生寫實的節目,在新聞采編工作期間一定要靈活收集新聞素材,將貼近基層當做采集新聞信息時的關鍵方向;除此之外,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期間一定要側重新聞質量,對于新媒體要將數量和速度作為優勢,以往比較傳統的電視媒體也只有從提高新聞質量方面來入手才能在互聯網時代有立足之地。其次,以往傳統的電視媒體以及新媒體相比較看,傳統媒體優勢就在于本身具備的引導性和權威性。另外,在新聞采編期間盡可能要將采編工作的重點放在民生政策宣傳方面、體現民生以及社會輿論熱點等,要進一步提高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在受眾心目中的位置。以上述的方式對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和改革,要不斷發揮傳統電視新聞自身具備的優勢,使其可以在新媒體時代下牢牢把握住機會,尋求更快、很好的發展途徑。
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融入新媒體的有效策略
為了實現持續、良好的發展,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要積極運用有效對策,保障電視臺中的新聞采編工作能夠順利有效開展。
將新聞采編方式進行創新
新媒體時代,電視臺需要運用較為新穎的采編工作方式,而不同的新聞采編方式也會直接影響著新聞效果,當前傳統的新聞采編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聞傳播的需要,相關的新聞采編工作者也缺乏新的途徑收獲到有意義的信息資源。因此,新聞采編工作和互聯網相結合是大勢所趨。這就激勵著相關的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了解先進的新穎的采編方法,運用信息化的新聞采編功能將網絡技術運用到新聞采編過程當中來,尤其是要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拓寬信息采集的渠道,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之下,使用先進的新聞采編方法完成新聞采集的工作。也可以用攝像頭或手機獲取新聞的資源,運用聲音或者文字合理進行補充,進而使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得到提升。另外,一定要核實新聞內容的真實程度,才能將收獲到的新聞資源改變成很有價值的新聞報道,對傳統的采編方法進行大膽突破,從新角度切入新的新聞主題,吸引更多群眾的眼球,獲得群眾的關注,同時,應當將人文關懷的融入到新聞采集工作當中,以人文情懷來提高新聞采編水平,使得新聞傳播的效應進一步得到提高。
確定好發展方向,把握新聞質量
基于當今時代的新媒體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其作用和功能都得到了延伸,新媒體的社會意義,也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顯現出來。其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同樣也受到群眾的重視,此種情況下將傳統的電視媒體進行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需要確定今后電視新聞發展的方向,無論是內容深度方面還是電視展現出的畫面感上,都需要提高一個臺階,緊跟時代的腳步。然而,如若想要把電視新聞的競爭能力進行有效提高,就需要及時提升新聞的質量,并且也要能保障新聞采集以及剪輯時的質量,可以襯托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這就需要進行嚴格把關,既要將戰略的方向加以明確,又要注意很多的細節。
深入調查新聞事件,客觀報道
通常來說,當出現熱點新聞事件時,一些新聞工作者在原始的新聞事件上加進來和本事件毫無相關的事件,以此來提高新聞的收視率,進而能吸引群眾關注,可是倘若新聞已經偏離了事實,也就失去了導向性。眾所周知,新聞的影響力是十分強大的,新聞采編工作者進行新聞報道要特別注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不能因個人偏見在原有的新聞上編出不真實的虛假細節,要對新聞采編工作負責,也要對自己的人格負責,更要對新聞當事人的個人權益負責。在當今時代,必須報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和全面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新聞報道的影響力。
多元視角的新聞采編
新聞采編在多元化的視角之下,具有真實、及時、準確三方面的特征,也是新聞采編期間一定要掌握住的關鍵點。傳統廣播電視臺經常會在產生新聞信息后,需要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新聞信息的采編,一定要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新媒體可以快速將新聞信息進行有效傳播,可以讓事件發生幾秒后就實現有效傳播,這也致使一些新聞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并不全面、深入、精準,甚至有時還傳播部分虛假新聞。對此,新聞采編工作者既要確保電視媒體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還要保證及時性,這樣,才可以給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換句話來說,新媒體時代下,文體廣電當中的新聞采編者不僅要做到新穎、內容豐富,還應注重真實性原則。這才可以滿足群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
提升采編人員專業技術
在新媒體時代下,想要將電視新聞采編者的工作不斷創新,需要對采編工作者的職業素養進行有效培養,又要注重提高采編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因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較為繁雜,且也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既要對新聞材料開展采編制作,也要對節目的畫面和主題以及編輯角度進行精細的處理,才可以使電視新聞欄目更生動,更凸顯思想性和趣味性,讓受眾更易接觸到新聞信息的核心、靠近事件的本質。此外,也需要新聞工作者可以切實將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盡量要和群眾貼近,發揮電視新聞報道的思想宣傳作用以及輿論導向作用,進而加強電視媒體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同時,也有助于電視新聞媒體提升市場競爭力。
提升電視新聞欄目互動性
當前,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不但可以讓觀眾成為信息內容發布的主體,也可以落實信息內容發布人員與觀眾們的互動和交流,而這對增強電視節目內容的影響效果以及提升觀眾觀看電視新聞欄目的積極性都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在新媒體影響下,電視新聞欄目的發展同樣也能運用相似的方式,來強化和新媒體的進一步融合,落實新聞和觀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將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比如,電視新聞可以采取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方式,建立一個網絡互動平臺,還可以與其他影響力比較大的一些網絡互動平臺進行聯合,如新浪微博等,使觀眾可以在看電視新聞時還能通過網絡上的互動平臺而參與到互動環節中,如此一來,觀眾們內心的觀看興趣以及觀看積極性就可以有效得以激發,這對促進電視新聞持續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在觀眾們展開交流和互動期間,新聞工作者還可以傾聽觀眾內心的心聲,并且及時了解到觀眾們的觀看需求,這也是為后續的一些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據。
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采編工作人員是推動電視新聞行業能持續發展的關鍵,并且采編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加決定著新聞采編工作效率和質量。所以,電視新聞行業要在行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對采編的方法以及措施及時做出調整,這就需要對采編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加以重視。
在新媒體時代下的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中包含了對新聞信息的基礎采集能力,以及對新聞信息的感知力和敏銳觀察能力。部分新聞采編人員由于在工作實踐中存在一定不足,致使新聞信息內容的采集工作欠缺,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直接影響電視新聞欄目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電視新聞行業應首先對采編工作者實行系統培訓,使采編工作者可以對新聞采編工作有全面了解,并且要了解自己做電視新聞采編這份工作的意義。與此同時,在培訓采編人員期間也要強化采編人員自身采編工作的經驗積累,使采編人員可以通過不斷實踐來逐漸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以此促進電視新聞行業的持續發展。
新聞采編工作中應完善監督機制
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當中,部分采編工作者的個人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個人的責任意識薄弱,致使電視新聞質量和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電視臺就需要積極創建和完善健全的監督機制,對采編工作實施有效管理。要明確劃分每位采編工作者的崗位職責,還要建立一定的激勵制度,采取物質獎勵的方式對工作能力優秀的采編人員進行激勵,以此來增強新聞采編人員自身的責任意識。另外,在采編工作期間,對突發問題及情況,一定要及時做出應對、改進,確保有效信息的獲取,同時進一步提高新聞報道的全面性、準確性,為受眾呈現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
綜上所知,伴隨我國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現如今的網絡早已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與此同時,新媒體也給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極大程度的挑戰。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只有不斷將自己的業務能力進行提升,收集價值的新聞資源,將新聞的輿論工作做好,汲取創新的新聞采編方法,積極調整采編策略,才能提升新聞工作者的綜合采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