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娜
根據(jù)新課改的目標要求,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從各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包括英語聽說讀寫的全方位的能力。目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普遍更注重讀寫能力,忽視了聽說能力,因此,在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過程中效果不理想,反映出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英語素質(zhì)教育”目標,也就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共同發(fā)展的要求。
一、平衡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意義
1.英語的學習需要各方面能力齊頭并進
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需要注重聽說讀寫能力均衡發(fā)展,而不是強化某一技能而忽略其他技能。目前來看,聽說是學生日常英語學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部分,而讀寫是學生和教師普遍較為重視的,這和應試教育體制下強調(diào)書面成績重要性有很大關系。在小學英語考試中,聽和說考核不作為考試成績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和學生的首要選擇是為了提高成績而主攻考試中會考的部分,才出現(xiàn)忽略學生聽和說的英語能力的現(xiàn)象。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用來交流,不論是口頭交流能力還是書面交流能力都很重要,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提高書面表達能力,也要提高快速反應且準確流暢地說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聽說讀寫能力齊頭并進,在以提高英語表達能力為基礎的同時,全面提高各項能力。
2.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共同提高更“相得益彰”
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不同形式的英語學習方法,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常用的學習形式,而每種不同的學習形式之間又能互相促進,比單一地利用一種形式學習更有效。從日常的英語作業(yè)布置中也能看到,學生學習英語單詞,不僅要練習發(fā)音,還要練習拼寫,這就運用到單詞的讀和寫。如果只會讀不會寫,會導致書面表達能力的缺失;而只會寫不會讀,則會導致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欠缺,可見,兩種學習方式搭配使用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提升英語技能。和語文學習一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方法也應多元化。拿聽和說來說,可以理解為,沒有聽過足夠多的英文材料,就說不出流暢清晰的口語,因為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交互的過程,在聽的過程中學習模仿,積累素材,才能在說的時候準確運用,因此聽和說并不是完全相互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3.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輸入和產(chǎn)出
英語綜合能力的輸入和產(chǎn)出更偏向于讀和寫的過程,讀相當于英語知識技能和案例材料的輸入,寫相當于英語對“讀”的解讀和輸出,輸入和輸出共同進行才能更好地促進英語學習。持續(xù)的輸入和輸出不僅能督促學生完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和英語學習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過程注意積累,即使只讀了一段不長的英語文章,也要及時查詢不認識的單詞進行記憶,并逐漸掌握單詞的用法和使用場景。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雖然不需要掌握大量的單詞,但是從小學開始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是非常有益的。
二、平衡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策略
1.結合班級和學生情況挑選合適的學習材料
英語學習應選擇匹配的學習資料。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單純依靠課本進行學習是不夠的,課外學習材料的補充非常重要。根據(jù)上文所述,學生在小學階段不需要掌握很多英語單詞和它的用法,這也從側面說明,課外材料不宜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同時需要教師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接受能力選擇課外學習資料。什么是對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有幫助的學習材料,這取決于學生是否對課外學習材料感興趣,課外學習材料的難易程度和可從學習中獲得的益處,教師在篩選課外學習材料時需要參考上述因素,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
例如,在教學Seeing the doctor時,教師可以結合新媒體教學方式,運用趣味英語小視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主題和“看醫(yī)生”這個對話場景相匹配。教師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再采用小組合作或者同桌之間相互對話的模式,模擬視頻中觀看到的場景中“看醫(yī)生”的情節(jié),并可自由發(fā)揮。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
2.給學生制定目標并定期檢查學生輸入和產(chǎn)出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
只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不夠的,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既要起到引導作用,也要起到督促作用,這就體現(xiàn)了教師給學生制定目標的重要性。沒有學習任務和目標,僅靠興趣學習英語,能長久堅持學習英語的學生較少,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需要教師制定適當?shù)膶W習任務,并且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nèi)完成,同時教師可建立獎懲措施并進行公正評判。
例如,在教授Asking the way這篇課文時,除了在課上進行場景式的模擬練習,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學習,教師還需要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家庭作業(yè)。比如,要求每位學生錄制一段用英語問路的視頻,搭配的伙伴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同學,目的是在課后強化學生課堂上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便于長期的記憶。
3.給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英語的方法
處在多媒體已經(jīng)逐漸普及的時代,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挑選和甄別眾多學習平臺中哪些是有益、高效的學習平臺,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多了解各類學習平臺的優(yōu)勢和劣勢,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匹配適當?shù)膶W習渠道,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渠道供學生自己選擇,更好地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喜好。
例如,在教授In the kitchen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在可可英語APP或者蔡雷英語公眾號或者一些自媒體賬號找到和廚房場景相關的對話內(nèi)容進行拓展學習。
英語的學習需要“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共同發(fā)展并不意味著每種形式都淺嘗輒止;反而,“聽說讀寫”齊頭并進還有助于“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相互促進,比純粹運用一種學習方式更加有效,對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和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筆者呼吁教師從小學教學階段就重視和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多維度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