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昌峻
隨著國家、社會和學校各個層面日益重視新課改的實施效果,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法以應對社會各層面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高中歷史探究教學也面臨著巨大挑戰,本文將從兩個方面淺析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意義:一是可以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二是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引導學生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可以實現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
一、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1.可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所培養的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現今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從一個已知的問題轉向許多未知的問題,并不斷探索、創新,因此,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發展創新思維。
2.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通過板書、講授、利用多媒體輔助等手段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極易產生厭學、學習積極性下降等現象,教學效果不佳。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學生為了解決老師布置的任務,必須查閱各種資料,學生之間可以一起探討、分工合作,合力解決老師布置的任務,達到充分理解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實行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方法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在歷史課的學習中,教師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識,能夠將前后的知識連貫起來,對問題有全面的認識。要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可以分小組進行,根據具體的學習主題,組織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學習效果會更好。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所探究的內容產生新的認識和看法,能夠進行綜合思考,不斷地突破自己,并逐漸掌握學習技巧,能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再由小組討論解決,最后將共同的難題提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讓學生找到課文的重點,對知識有全面的了解,不斷突破自己,有所提升。
2.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這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知識有直觀的認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采取合適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掌握主動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需要正確引導,讓學生多實踐,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自身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將前后的內容聯系在一起,把握知識要點,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對知識有全面的認識,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引導學生全方位地思考問題,是歷史學習必須掌握的一個技巧。在處理問題時,通常需要從不同的方面對問題進行思考,需要將前后的知識聯系起來。為了使眾多內容得到合理地處理和安排,需要對這些內容有新的認識和更多了解,把握發展的關鍵,讓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習慣,深入認識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歷史特點來解決問題,保證學習的效果,這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來說非常重要。學會正確處理問題,才能突破傳統的建設,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比如學習“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需要構建一個學習的框架,對知識有全面的認識,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就意味著對知識有更深入的思考,通過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全面思考問題。
面對現在的社會發展形勢,需要對高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掌握更多好的方法,并且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使得各項工作能順利地進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滿足教學需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對于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將會產生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通過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正因如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使自主探究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將學生培養成為更優秀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