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澤帥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陶瓷大國,從遠古時代的陶器開始,我國的先民們的生活器具就刻印在在從陶器到瓷器的演變過程中,可以說,陶瓷是起源于我國先民的生活器具的餓,也是在隨著先民們的生活轉變而一路演變的,逐漸由陶器變為瓷器,由生活器具變為裝飾用品,由粗糙變為精致,由中國的變為世界的。時至今日,傳統制瓷業由于時代發展、技藝落后等原因逐漸出現了許多問題,如何保護、如何拯救、如何發揚?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關注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陶瓷雕塑;創新發展;藝術
引言:
陶瓷雕塑是土與火結合的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它的傳承歷經千年,數代人不但推陳出新,才有了今天輝煌璀璨的成果。當代,我國傳統陶瓷雕塑藝術正在同現代科技相互融合,我們必須繼承傳統,并不斷創新,才能使這項古老的技藝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一、傳統陶瓷雕塑制作手法技藝上的創新
陶瓷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幾乎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從半坡、藍田等遺址出土的陶器來看,遠古先民們就已經用陶土制作生活器具來汲水、儲存食物、烹煮炊飯等。到了秦漢年間,陶瓷發展起來。再到唐宋元明清時期,陶瓷一路發展,直至繁榮,聲名遠播海外,許多海外人員紛紛千金求購中國的陶瓷,視之為身份的代表象征、更是那個時代里,西方國家的“奢侈品”……傳統的陶瓷制作工藝一般是由模印、捏造、細節雕刻、高溫塑性等一系列步驟,其整個過程中主要是依靠人力來完成的。在陶瓷制作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高溫塑型的過程,對于溫度、時間等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還有在方法上的選擇也是十分令人眼花繚亂,工匠們需要根據陶瓷的特點、要求等進行細細斟酌,最終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制作,以達到最佳效果,做出完美的成品。而現代的陶瓷器在制作工藝、顏色風格、圖案樣式等的選擇上更加的多樣。相對于現代陶瓷題材來說,傳統陶瓷題材主要刻畫的是一些花鳥蟲魚、人物生活展現的寫實作品,都是對于現實世界中人們的生活的真實反映,注重寫實。現代的陶瓷題材則更重視的是通過創新、夸張來表現出制作者的情感,在顏色、造型、風格等方面爭奇斗艷,百花爭芳。
現階段中國的陶瓷制造產業中,陶瓷制造的風格和特點主要依據的是現代多元化文化的發展。主要依據多元文化與陶瓷制造的融合,達到傳統陶瓷雕塑制造手法技藝上的創新。傳統制瓷產業在現代產業中的融合,需要傳統制瓷產業依據現代科技及文化的進步實現創新。讓制瓷產業的思路不再拘泥于傳統文化制瓷。所以對于制瓷產業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產業制作手法上的記憶更應該適應于現代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在制瓷業中投入現代自由的思想元素,讓瓷器擁有符合現代獨特審美、符合現代思想觀念的發展和創新,賦予陶瓷雕塑現代化靈魂。
例如,在當代社會中陶瓷雕塑產業的發展,主要依據先進科技的加入,對制瓷手法上的創新以及對制瓷手法上提供的幫助。創新型的現代制瓷工序及流程。是指陶瓷的釉色、以及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對溫度、時間涉及到的各個工序上能夠做到更加精細、更加精準的科學化控制,減少人為控制下的誤差。 保證陶瓷制作的最后成果與人們對于瓷器的預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貼合。且在科技控制手段下的陶瓷雕塑,其從邊到形的形式都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傳統的這次產業中,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傳統制瓷工藝流程中對于色彩以及陶瓷風格上的雙向完美呈現。并且更加注重陶瓷雕塑原材料的選擇以及泥土本質上的相關甄選。而現代陶瓷雕塑是在傳統陶瓷雕塑制作工藝的關注之上,也在關注如何在制瓷產業中對于陶瓷作品表面肌理上的控制。而陶瓷表面積里的相關特點需要人們在致辭前了解每一種泥土的特別質地,且致辭的相關制作工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陶瓷的紋理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一系列的原因,也就是為什么人們在燒制過程中以同樣的流程會出現不同的紋理效果以及不同的釉面變化原因。所以現在記憶對于陶瓷制作技藝上的創新,能夠從制瓷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著手控制,來實現整個陶瓷雕塑作品的完整性。而這種科學性和機密性也是傳統陶瓷制造業無法比擬的。
二、利用新型技術
現代的陶瓷雕塑制作突破了傳統思想認知、科技條件的約束,更強調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泥料的表現,強調對釉、泥、火這三大因素本身的關注和把握, 強調將藝術家個人意志表現于作品中[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制瓷業的不斷發展,現代陶瓷雕塑有著更多的釉料、泥料選擇,而陶瓷原料是陶瓷藝術的基礎,就釉料、泥料來講,本身具有著獨特的張力與生命力以及無窮的、廣泛的表現形式。這樣制作出來的效果具有多元性。從而使陶藝家在應用現代化技術的同時,關注原料的自身特點上,重視陶藝制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的表現效果,強調創作主體的價值。但是即使是在現代陶瓷雕塑創作中也無法忽視手工藝術的表現張力,在創作過程中無論是對泥料的選擇固然重要,但只有注入創作者思維的作品才是靈動的,通過手工雕琢才能真正地表現出創作者創作時隨性而自然的內心。因此傳統陶瓷雕塑手藝人們應當將人的主觀價值作為創作的核心內容,融入現代技術,從而更好地體現出作者所賦予作品的感情色彩,讓欣賞者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感情、能夠感受到作品所要展現的意義。古典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對現代陶瓷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傳統陶瓷雕塑的繼承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國藝術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三、創新手法
在現代多元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下,陶瓷雕塑風格和技藝的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中,并且由于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發展與多元化信息交匯,現代陶瓷雕塑的創新受到了多種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并且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新生代的陶藝家們不受到傳統制作技藝水平的限制和傳統陶瓷雕塑制作思路的桎梏,已經不再拘泥于傳統的陶瓷雕塑制作技藝。新生代的陶藝家們生于長于這個開放、自由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將自己更加自由的思想體現在陶瓷雕塑作品中,賦予陶瓷雕塑不一樣的內核,將自己的思想觀念、自己的獨特審美和態度等附著在陶瓷雕塑之上, 賦予陶瓷雕塑以靈魂。通過使用先進的陶瓷雕塑制作設備,為陶瓷雕塑制作過程提供幫助,豐富陶瓷雕塑手法,并幫助其開創新的陶瓷雕塑制作工序及方法[2]。創新陶瓷雕塑的工藝手法,能夠在快速發展的現代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簡化制作工序,并且在高溫燒制、釉色等的制作過程中,能夠更加精準、更加細致的對整個工序加以控制,能讓陶瓷雕塑的邊線形式上變得更加得豐富多彩,以保證成品陶瓷雕塑能夠達到最貼合預期的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制瓷業在不斷發展變化中所獲得的進步,現代陶瓷雕塑有著更多的泥料、釉料選擇。其實,從泥料、釉料本身來說,其本身就是具有著獨特的生命力與張力的,并具有著廣泛的、無限的表現形式。即使是在科學技術與流水化工廠制作的大環境下,陶瓷雕塑行業仍舊保有著一種對于手工藝者的敬畏,越來越重視陶瓷雕塑藝術者們的主體思想與主體價值。比如在泥料的選擇中,陶瓷雕塑藝術家們會選擇一些獨特的泥料來創新創作,并在制作過程中力求做到親力親為,從泥料選擇到每一道工序,都盡力保證留存手工制作的痕跡,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成為獨特的、唯一的,以求達到標新立異的效果。還有比如釉料的選擇問題上,現代陶瓷雕塑的釉料選擇范圍更加廣闊,其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也更加多元化。當代藝術家倡導
個性,所以在釉料選擇上更是宣揚其自我的個人意志,在“釉色”選擇上表現出一種“毫無顧忌”的特征,大膽用色,大膽表現,陶瓷雕塑作品也因此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現代陶瓷雕塑的發展相較于傳統陶瓷雕塑來說,已經實現了飛躍式的突破,無論是制作思路、制作目的、制作技藝等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并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呈現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
四.總結
與傳統陶瓷不同,現代陶瓷雕塑在顏色上更加豐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更加廣泛,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擺設品、器具等都是陶瓷制品,陶瓷制品的形式也不拘泥于普通的盤、碗、筷等,而是通過更加直觀立體的形象表達制作者的思想與情感。目前,我國的傳統陶瓷雕塑在題材主要刻畫人物以及花鳥魚蟲等寫實作品,重在通過真實的刻畫來表現生活。而現代題材主要刻畫作者的個性與張揚和獨特的情感,通過夸張瑰麗的邊線表現創作者自身的個性,注重創新、不拘于古典。兩種風格爭奇斗艷,各行其道。不過陶瓷雕塑設計本身具有極大的構思空間,它可以傳統雕塑模式為立據,借鑒牙雕、石雕、木雕等技法精華,同時摒棄牙雕、石雕、木雕等技法的不足之處, 使陶瓷雕塑制作工藝更加完善。傳統陶瓷雕塑工藝在現代發展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應當積極與現代技術和手法相結合,豐富傳統技藝可塑性, 從而為藝術家提制創造施展空間、思維空間,在個人品味、藝術技巧上, 也為雕塑家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曾少鳳. 中國傳統陶瓷雕塑的創新發展[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2):P.1-1.
[2]徐金寶. 談傳統陶瓷雕塑技藝與現代文化理念的結合[J]. 信息周刊, 2019, 000(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