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上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政府的興起,電子政務就成為構建新型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手段。目前,電子政務迅猛發展,基層政府基本已經將電子政務運用于政府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務之中。本文通過分析商丘市政府電子政務發展狀況,總結出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發展在信息安全、數據資源共享、政務新媒體運營、人員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促進電子政務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基層政府;電子政務;政務新媒體;發展思路
引言
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聯合國在2020年的電子政務調查評估數據中顯示,各國政府正在逐漸走向數字化,在線服務和快速響應成為政府發展的方向[1]。因此,基層政府電子政務減少了政府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信息化優化了政府的辦事服務流程,而電子政務平臺的一站式審批更加規范,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2]。
一、商丘市政府電子政務發展現狀
(一)電子政務基本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
目前,商丘市人民政府已經推出了“商丘政務服務網、商丘便民網、12345市長熱線”等,所有非涉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都可以通過商丘政務服務網統一進行政務服務,對每一個辦事項,都設置了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辦事程序、行使依據等信息的辦事指南功能,事項審批到達的流程和節點以及處理人信息都有記錄,群眾通過網絡就能夠辦理、查詢和監督考核,信息公開透明,由之前的“群眾跑腿”轉變為“信息跑路”。
(二)政務平臺建設相對成熟
不僅商丘市人民政府建立了政務服務網,市財政局、公安局、工商局等單位都建立了專業應用系統。商丘市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的建立促進全省的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對各單位的考評有了硬性的量化指標,對“兩轉兩提”工作和機關作風建設是個有力的抓手和有效的載體,同時力求向電子黨務、電子村務、電子廠務、電子事務延伸,全方位覆蓋。
二、基層政府電子政務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安全問題
目前,商丘市部分縣和市直單位網絡安全意識淡薄,這樣就會給不法之人以可乘之機。一方面,網絡安全機構不健全、崗位間的職責劃分不明晰就會造成在缺少監管的情況下,人為操作無意或者有意刪除對個人發展不利的信息[3]。另一方面,應用系統的穩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系統的服務平臺的故障癱瘓會極大的阻礙政務工作的辦事效率,延長行政審批時長,也促發了人民群眾對政府服務的不滿,損壞政府形象。
(二)數據資源橫向阻隔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首先,一部分部門內部將數據視為內部資產,這樣就造成了信息分割,難以接入地方共享平臺,阻礙了數據資源的橫向交互。其次,傳統的政府管理趨向于地區、行業、部門間的條塊分割狀況,政府內部科層林立、信息孤島,數據的交叉收集、標準不一以及信息的不對稱容易使政府各部門間職能混亂、推卸責任和效率低下,不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4]。
(三)政務新媒體趨向形式主義
一些網上政務服務雖然開通,但是仍然存在類似“沉睡的官媒”、“打不通的便民熱線”等問題,使新媒體政務陷入“花架子”的尷尬狀況。商丘市進行2020年第四季度全市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發現不合格政務新媒體29個,主要存在瞞報漏報現象、長期內容不更新、部分政務新媒體不規范以及監管工作的不到位等問題[5]。如果政務新媒體運行不順暢,那么政府部門感知群眾期盼、回應社會關切、服務公眾需求的能力也不會很好的發揮。
(四)人員素質問題
目前,電子政務的發展呈現出重硬件輕軟件、重管理輕服務的特點,智慧政府能夠建立的關鍵還在于政府工作人員和公民這兩個主體。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隊伍建設力度不夠,開展相關培訓工作耗時耗力,且周期性較長,另一方面,電子政務需要公民與政府之間、公民之間、公民與社會之間進行有序互動。缺乏有效激勵,許多公民只愿意關心與自己相關的政治參與。
三、政府加強電子政務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政府數據綜合治理
當前針對信息安全問題,一方面需要完善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國際出入口監控中心、安全產品評測認證中心、病毒檢測和防治中心、關鍵網絡系統災難恢復中心等;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保障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大力打擊危害信息安全的行為。針對數據資源橫向阻隔,政府部門需要建立統一的國家標準[6]。電子政務跨越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通過一個統一的標準對這些領域的數據進行整合,匯集在一個成熟的綜合數據資源中心里,有利于推進政府數據的橫向打通。
(二)加快新技術與政府業務的融合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技術的發展,將給政府業務帶來新一輪的技術更新。在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中顯示,各國政府已經普遍應用新技術。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對發展電子政務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可以將區塊鏈技術與政府業務進行融合,這種技術能夠保證數據不被任何對方或者第三方獲取的情況下,實現數據擁有方和數據使用方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下進行數據安全共享與傳輸,可以降低信息運行的成本,實現數據的自動流轉。
(三)加強新媒體內容建設和考核力度
首先,加強對官方媒體運營人員的素質,組建專業化團隊,官方媒體發布的內容應該緊緊圍繞本地、本單位的重要新聞和決策信息,轉載的內容也要有依據,避免傳播謠言和虛假信息。其次,加大對新媒體內容質量的考核。對違反運營規則,新媒體工作不達標的單位追責問責,對長期不更新內容的“僵尸官媒”進行清理注銷[7]。最后,重視官方新媒體運營中公民的作用和角色。激勵公民參與到新媒體建設之中,發揮好新媒體作為連接公民與政府溝通的橋梁作用,真正做到服務為民。
(四)開展公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公務人員是支撐電子政務發展的中堅力量,公務人員電子政務服務主要針對企業和公民個人,面對企業而言,做好網上申辦企業、網上報稅以及項目審批的服務,面對公民而言,做好服務渠道、服務平臺、辦事受理以及生活服務。目前我國公務人員的信息知識和運用信息工具的水平還比較低,提高國家公務員的整體素質,因此要定期開展公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定期考核,實行有效的獎懲機制。
因此,電子政務作為信息化時代的產物,革新了傳統的政務工作和功能,也改變了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方式,盡管目前電子政務的發展在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比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進程來說,還需要不斷拓展和開發新功能,使電子政務不斷發揮更大的影響和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益民.全球電子政務發展前沿與啟示——《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解讀[J].行政管理改革,2020(12):43-49.
[2] 杜航.電子政務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作用研究——以廣西防城港市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02):181-182.
[3]黃偉.淺析新時代電子政務發展新趨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02):186-187.
[4] 任欣.關于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09):132.
[5] 薛辰兵.談微博微信對電子政務工作的影響[J].辦公自動化,2018,23(17):38-40+47.
[6] 魏向君.加快推進大數據融合共享開放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J].山西農經,2020(05):129+131.
[7] 何玉巧.我國地方政府政務新媒體的創新策略探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政務新媒體為例[J].出版廣角,2018(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