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深遠
摘要:教學往往分為“教”與“學”,而作為身心智力都已發育完備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完全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教學更應該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注重反饋,摒棄填壓式教學。尤其在物理學科中,要注重教師為“導”,學生為“主”,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創新能力
引言:物理作為高中階段與先進發展技術聯系最密切的學科之一,肩負著發展科學技術的重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創新則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高中階段物理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文化知識的傳輸,還要重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一、創新能力問題的提出
首先我們先了解創新的定義,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論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在學生進行物理學習中,培養的就是學生走出基礎思維定式,對解題方式、實驗模式、物理知識等形成自己的探索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改變原先知識教學、傳統教學模式,為更好的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做出的發展[1]。
創新與創造會所差異,創造強調形成新的事物、體系等,要求發展的獨特性,而創新強調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發展。所以在中學教學和高中生學習過程中,做到創新并不是一道大難題。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過程中存在的阻礙
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并不是件大難題,然而在實操過程中確實存在各方面因素阻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通過加以輔助因素進行能力提升的因素,教師應著重關注培養。
1.客觀因素
智力是決定創造能力的一大因素,智力與創造力相互獨立,卻也呈非線性相關性,可以說高智商是擁有高創造力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但是智力并非后天能進行大幅度提升,鼓勵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做思維小游戲等方式課外活動方式,進行培養,在此不過多贅述。
2.主觀因素
2.1定式思維阻礙學生創新
定式思維猶如物理教學中的“慣性運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慣性”則體現在,按照老師教授的規律形成了穩定的、定式化的思維思路,甚至在一些學科的學習中,經常出現模板、“套話”的形式,這對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極為不利。
學生定式思維出現的原因集中體現在,對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和在自主學習中應變意識和能力不高。物理的學習強調前后知識的融會貫通,在對新知識的學習中,要注意與舊知識的聯系,學會融會貫通是物理學習的一大妙招。在物理教學中,學生深入了解知識的前提要求是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不僅要有物理專業素養,還要時刻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2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學校教學以老師教,學生學式的傳統教育模式,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獲取知識最基礎、最主要的渠道,但是并不是學習的唯一途徑,一味的統一化、規范化管理,反而會扼殺學生的創新能力。
2.3創新意識不足
創新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僅不限于物理學科或高中學習。家庭、學校在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過程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部分學校都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訓練,同時學生缺乏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
1.強調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學校教育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而學習的過程是培養習慣和方法,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是高中學習的無價之寶。學校要強調創新的重要性,讓學生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創造力,通過不斷訓練不僅將創造能力賦予于高中學習,更為人生道路做好鋪墊。
教師在教學中,更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第一要務,在物理題目講解時,有多種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題目,不能怕麻煩只說最基礎的方法,要讓學生找到最符合自己思維的解題方法。
2.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教學往往分為“教”與“學”,而作為身心智力都已發育完備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完全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教學更應該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注重反饋,摒棄填壓式教學。尤其在物理學科中,要注重教師為“導”,學生為“主”,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活躍性、自主性、創新性,激發學生好奇心、探索心、興趣心。例如學習天體運動時,讓學生聯系相關公式,自己動手嘗試推導向心力公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引導員的角色,引導學生利用本章學過的鋪墊知識,如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環繞周期等等,盡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筆,讓新知識從自己筆下生成,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有成就感、自信心。
3.強調實踐活動
長期以來,教學活動圍繞教材、課本開展,學生學習主要通過圖文為主,ppt、視頻、實驗為輔,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適時適量開展實踐活動,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也是學習新知識的絕佳途徑。例如,在學習安培力時,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自制電動小車”來抓住學生注意力。即將磁鐵分別吸在電池正負兩端,組成“小車”,再將其方入銅線圈內,由于磁場對電流的受力作用,可以看到“小車”按線圈軌跡,在線圈內持續運動。
學習各類物理實驗時,有條件的學校盡量多帶領學生進入物理實驗室學習,可操行難度大的實驗多采用視頻演繹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4.重視創造性思維訓練
創造性思維是建立在想象力、遺傳與天賦、智商、思維聯結的基礎上,進而發展為強調獨創性、發散性和適切性的一種原生性思維。適合高中生提高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有記憶力、專注力、想象力等訓練,這些訓練可以作為物理課課外趣味小作業,學生可自主選擇訓練的形式、內容、時間,也可以將這些訓練作為學校特色課程鼓勵學生學習[2]。
四、結束語
創造能力在物理學科、高中學習、人生發展中都起著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奠基石,高中物理教師要著力重視學生發展創新能力的道路。完善課堂內容,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課本,通過教學方式、內容等的創新,培養學生好學心、探索欲,有信心有能力在物理學科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吳懷宇,程光文,丁宇,等.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索[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4(3).
[2]詹澤慧,梅虎,麥子號,等.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內涵辨析,聯動與展望[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9,No.158(02):42-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