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馨舒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的變化,高等院校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加強并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因此,綠色發展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該文著重探索了綠色發展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徑,以及綠色發展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創新實踐。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引言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融合性,是基于共同目標、理念和行為的指引,遵循以人為本和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不斷進行融合創新,將兩者之間的各構成要素相互融合,進而相互作用,發揮疊加育人效果,為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打造全新的戰略體系,增強育人與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1探究綠色發展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但要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般原理,更要反映出歷史使命和時代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勢下必須注入新鮮、富有活力的內容。這就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及時增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的同時,要積極思考、主動作為,發掘和拓展與新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將科學發展觀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由此可見,將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的綠色發展理念,用以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充分遵循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學生,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眾所周知,青年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人格完善的關鍵時期,做好這一階段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育對其一生的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對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視,就要緊扣時代精神、強化思想引領,將綠色發展觀作為青年大學生堅定的時代理想,將綠色價值取向作為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標準,從而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高等院校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宣傳和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窗口。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不僅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且推動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綠色發展理念作為重要戰略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引領和指導的作用。將綠色發展理念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將為培育大學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注入一股磅礴的活力。
2探究綠色發展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具體路徑
2.1以強化管理育人為側重點,構建思政教育新模式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在推動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思想理念,強調管理方式與育人模式的科學發展,打造和諧、平等、尊重的高校教育生態。首先,高校方面應推動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從以往的行為管理轉化為思想引導,進而促使大學生通過思想約束行為,進一步增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實施學生管理工作中,應不斷強化思想認知,明確當前的融合發展要求,不斷深化德育教育,通過深入大學生內心需求來獲取情感共鳴,促使大學生從道德認知逐步進化為道德行為。具體實施管理工作中,有創新工作理念和問題解決思路,將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理念作為核心指導思想,使學生管理工作深入現實,通過情理交融的方式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增強高校管理育人的工作成效。其次,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構建協調溝通機制,為其展開良性互動和交流提供途徑。在高校辦學以及人才培養工作過程中,第一,應立足于大學生的創造性與獨立性發展,根據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進行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的資源整合歸納,不斷消除兩者融合發展中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壁壘,建立順暢的溝通模塊,為兩者之間互動互融,形成強大的管理育人合力提供推動力。第二,尊重高校大學生的個體特征,著力于加強群體心態的和諧互動,不斷強化高校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同感,使其能夠站在客觀角度并理性看待問題,高校的外部教育切實結合大學生自我教育,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助力。第三,在高校內創設人文環境,包括管理環境與文化環境,為管理育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良好氛圍。
2.2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
當前多數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存在師資力量問題,教師教授內容過于空曠,且教學水平相對不足,缺乏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能力,教育過程也沒有經過合理規劃,從而導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高校應積極建設創新創業師資團隊,不僅需要注重培養教師專業水平,還應加強教師思想品質的培養,讓教師能夠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結合思政教育理念。同時,高校還可以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借鑒優秀企業家創業經驗,以彌補自身創業基礎薄弱問題。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高校可以吸取一批具備創業經驗、創新精神、思政基礎的優秀教師,并要求教師定期參與培訓、外出學習等,有效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其次,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培養大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主體意識和創業精神,讓思政教育滲透在學生創業道路中的每一個角落,讓大學生能夠通過創新創業來磨煉自己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和思想價值。此外,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想要幫助學生避免錯誤的價值觀念引導,還需要思政教育為學生疏導心理環境。當前社會中存在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一些錯誤的消費觀念、功利心理和虛無主義等很容易影響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從而需要高校在教育中不斷干預學生心理環境,對學生行為、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教育讓大學生轉變創新創業思想,防止學生創業途中因錯誤思想發生心理問題。
2.3利用新媒體樹立正確思想政治意識
當前新媒體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領域教學的不斷創新,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來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很多校園電影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品質,包括合作、責任、奉獻等,具有較好觀賞性的同時能夠引導學生們改變思想觀念。教師可以通過校園電影融入角色人物,讓這些人物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例如,我們在觀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部電影時,能夠讓學生們對青春有著更為明確的認知,改變他們心中壯烈青春的印象,深刻挖掘電影內涵。再如,在觀看《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時,也是以校園為主,闡述主人公在校期間努力學習,畢業后創辦夢想英語培訓學校的相關故事。這部電影主要是倡導學生利用好大學時光,不斷提升自己,努力奮發,這樣才能夠為自己的夢想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向政治意識,發揮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結語
大學生綠色發展理念的形成,離不開綠色實踐。因此,高校需要圍繞加強大學生綠色發展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目標,積極拓展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和平臺。以接地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解和認知,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唐亞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相結合的創新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14):12—13.
[2]崔忠政,牛霖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相結合的研究[J].中華傳奇,2021(2):131.
[3]李方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行政管理的耦合———以三農問題為例[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