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喜樓 范艷花
摘要:采用調查問卷方式,以海南省初中和高中的化學教師為調查對象,對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整體上較好,不同教齡教師在教學藝術、責任擔當、組織與協調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并且較高教齡教師的核心素養水平優于較低教齡教師。同時,針對現狀提出了提高教師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調查研究
文章編號:1008-0546(2021)11-0081-04中圖分類號:G632.41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11.020
*本文系河南省2020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2020-JSJYYB-011)、2021年河南省專業學位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YJS2021AL069)階段性研究成果。
2016年,我國進入素養為本的育人時代,中小學課堂教學由“知識本位”轉向“素養本位”。2018年初《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提出要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著力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1]。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通過教師的教學來落實,教師在知識、技能與情感方面的素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2],尤其是學科核心素養需要通過教師作用于學生來提高教學質量[3]。由此可見,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師的核心素養水平究竟如何呢?本文對中學化學教師的核心素養水平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一、理論基礎
近年來,關于教師核心素養的研究逐漸引起一些學者的關注,主要是關于教師核心素養概念的界定及素養維度的研究。教師核心素養即“以促進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化學教師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即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4]。王后雄等構建了卓越教師核心素養體系,包括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兩個維度,必備品格即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關鍵能力包括扎實的學科專業素養、嫻熟的教育教學素養、良好的信息診斷素養和持續的學習反思素養等四個方面[5]。鄭金洲等人提出教師應當具備七大素養,分別是:信息素養、創新素養、跨學科素養、媒體素養、社會參與和貢獻素養、自我管理素養[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基于多項實證研究確認了教師教育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主要有個人教學知識、情境素養、教學法素養、社會文化素養、民主與合作素養五個方面[7]。雖然他們對于教師核心素養的體系、內容的理解有些不同,但都強調了教書育人和自我發展的重要性。
黃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專門對化學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進行了研究,并制定了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測試量表,他將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分為10個維度,即人際洞察力、教學藝術、責任擔當、教育理念、專業適應性、自主發展、化學實踐與創新、自我驅動與監控、尊重學生、組織協調,又將這些維度細化為43個指標[4]。該量表關注到了化學教師應該具備的獨特素養,量表制定的也比較科學、具體,因此本次調查主要參考該量表進行設計。但是,考慮到該量表維度較多,量表指標對應的問題項目過多,教師需花費較長時間填寫量表,填寫過程中容易失去耐心,導致數據缺乏真實性。因此,本研究在黃冠的《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測量量表》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將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歸為4個維度,即教學藝術、責任擔當、專業適應與發展、組織與協調,既涵蓋了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的指標也便于實際操作。
二、研究工具
1.調查問卷的編制
問卷圍繞教學藝術、責任擔當、專業適應與發展、組織與協調四個維度進行指標的設計,將4個維度細化為18個指標,具體指標和題項設計見表1。預測問卷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信息,第二部分為核心素養量表題,共30題,其中個人基本信息包含1-4題,其他題目為量表題。

2.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為檢測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隨機選擇30位海南省中學化學教師進行預測,采用SPSS22.0軟件對所收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問卷是否具有可靠性、信度高不高主要看α信度系數值,α系數最好在0.8以上,而分量表的α信度系數最好在0.7以上;問卷效度分析結果主要看KMO值和顯著性,根據學者Kaiser觀點,進行因素分析的KMO值至少在0.6以上。因此,根據預測的結果對不達標的題項Q16、Q21、Q27進行了刪除,繼續檢測剩余題目的信度和效度,結果見表2。

量表問卷α系數信度值為0.89,維度(分量表)的α系數信度值都在0.7以上,此處的KMO效度值都在0.6以上,顯著性均為0.00,小于0.05,說明問卷及維度的內部指標信效度良好。因此,將剩余27個題目編制《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現狀的調查問卷(正式問卷)》(教學藝術包含5-10題,責任擔當包含11-15題,專業適應與發展包含16-23題,組織與協調包含24- 27題),用于下一步的數據收集和分析。
3.數據的處理方法
數據處理過程中,對問題選項進行賦分,根據李克特五級量表編制的方法,其中正向題正向賦分,選項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無法確定”“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別賦5、4、3、2、1分值,反向問題依次反向賦分,“完全符合”為1分,“完全不符合”為5分。分值在4.00-5.00之間認為教師在該題項中比較積極,3.00-3.99之間認為教師在該題項中表現一般,在3.00以下認為教師在該題項中比較消極。
4.調查對象
研究對象是海南省的中學化學教師,使用問卷星發放和回收問卷,共收到110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03份。男性教師32人,女性教師71人,不同教齡的教師人數分布情況見表3。

三、調查結果分析
1.教師核心素養結果分析
教師核心素養四個維度的均值見表4,整體上反映教師核心素養的表現情況。

教師在教學藝術的均值為4.19,在責任擔當的均值為4.50,在專業適應與發展的均值為4.30,在組織與協調的均值為4.05,與設定滿分值5.00相比,教師整體上均值較高,說明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整體上較好。
2.不同教齡的被試教師核心素養結果分析
(1)教學藝術分析
使用SPSS對不同教齡段的教師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在教學藝術方面的基本信息及結果見表5。

教師在教學藝術的總均值為4.19,顯著性=0.011< 0.05,表示中學化學教師整體上在教學藝術表現較好且有顯著性差異,“4-5年”“6-9年”和“10年及以上”組群體均明顯高于“1-3年”組群體,較高教齡教師在教學藝術方面比教齡為“1-3年”的教師表現更好。
較高教齡的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調節能力,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情景均有充分的認識,對知識把握到位,能夠采取學生喜歡的方式教學。而剛工作1-3年的教師,由于工作時間不長,對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學生學情等方面的把握應該不如經驗豐富的教師,所以在教學藝術方面稍遜色于較高教齡教師。
(2)責任擔當分析
對不同教齡段的教師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在責任擔當方面的基本信息及結果見表6。

教師在責任擔當的總均值為4.50,表示中學化學教師在責任擔當這方面表現很好;檢驗結果的差異顯著性=0.001<0.05,表示不同教齡教師在責任擔當方面有顯著差異存在,“4-5年”“6-9年”“10年及以上”組群體明顯高于“1-3年”組群體。
造成顯著性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教齡為“1-3年”的新手教師,剛步入教學崗位,教學實踐經驗相對缺乏,時間精力主要用于研究如何完整上完一節課,而忽略對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培養;而教齡較高的教師對教學內容比較熟悉,可以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注重對學生素養發展的培養。
(3)專業適應與發展分析
對不同教齡段的教師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在專業適應與發展方面的基本信息及結果見表7。

教師在專業適應與發展的總均值為4.28,顯著性=0.383>0.05,表示中學化學教師在專業適應與發展這方面表現較好并且沒有顯著差異。說明,中學化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整體較高。這應該得益于近年來國家特別注重職前教師的培養,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更加合理,使得師范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4)組織與協調分析
對不同教齡段的教師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在組織與協調方面的基本信息及結果見表8。

教師在組織與協調的總均值為4.05,顯著性= 0.047<0.05,表示中學化學教師在組織與協調方面表現較好且有顯著性差異。進行溝通交流是教師的職業特點,較高教齡的教師對化學教學活動有自己的獨特認識,具備較強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與學生、家長等不同類型的人交往溝通多,在語言的組織與表達方面更加得體;而較低教齡教師組織與協調方面經驗相對不足,教學組織活動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組織與協調方面通常不如教齡較高的教師。
四、結論及策略
調查結果表明中學化學教師在教學藝術、責任擔當、專業適應與發展以及組織與協調這四個核心素養水平整體上較好,而較高教齡的教師在教學藝術、責任擔當和組織與協調方面優于較低教齡的教師。中學化學教師化學核心素養整體上不錯,但2017年版新課標更新了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學業質量標準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去研讀與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情況。因此,教師應該保持與時俱進的專業素養,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強化教師核心素養:
1.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制定核心素養發展規劃
教師要對化學教師角色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面要保持對化學教育事業的熱愛,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及能力,形成終身學習的基本素養。同時,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制定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發展規劃,使自己的核心素養水平上一個新臺階。尤其是新手型化學教師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必須端正自己的職業態度,樹立終身學習意識,規劃自身專業發展。可通過書籍、網絡等途徑,閱讀教育教學類的書籍和觀摩化學教學優質課來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多向教學先鋒學習課堂教學與管理經驗,從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2.完善化學師范生培養方案
高校要注重培養化學師范生的知識、能力、理念等,提高職前化學教師的核心素養水平。構建合理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多設置可以提升教學能力的教育教學課程,如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班級管理、化學教學論、化學教學設計與實踐、中學化學實驗研究等。其次,多舉辦教學技能比賽,以賽促學,比如中學化學實驗技能大賽、說課比賽、講課比賽、粉筆字比賽、板書設計及有關化學板圖板畫比賽等。此外,要健全師范生的實習體系,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3.加強教師職后培訓
中學化學教師應積極參加教師培訓,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學習、課例研究等活動,加強與同行的交流,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同時,可以推進“一天一研”教研活動,創建校園共享平臺,分享教學資源,教師之間通過交流經驗、集體備課,促進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娟,吳敏.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化學教學,2020(7):16-22
[3]王洪燕.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教師作用于學生來提高教學質量[J].亞太教育,2016(10):72
[4]黃冠.中學化學教師核心素養測量量表的初步編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5]王后雄,李猛.卓越教師核心素養的內涵、構成要素及發展路徑[J].教育科學,2020,36(6):40-46
[6]鄭金洲,呂洪波.教師應具備的七大素養[J].人民教育,2016(11):54-57
[7]崔藏金,王鑒.美國教師教育者的素養結構與課程框架——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教育專業博士生培養項目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20,42(4):43-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