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欣 馬凌曉 陳鈺
摘要:全球貿易規模不斷擴張的背景下,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實現跨境交易已成為促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競爭新優勢、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動力。面對新業態、新專業、新知識,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應運而生。高職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應科學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實現“重能力、重素質、重實踐、開放式”的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的模式,培養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跨境運營人才,有助于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戰略。
關鍵詞:高職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思考;
引言
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院校依托自身優勢實施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為新型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相對于行業的現實需求而言,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依然較為滯后,人才需求缺口仍較大。如何從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角度入手,解決跨境電商行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一、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跨境電子商務為國內和國外市場架起了一座大橋,通過跨境電商可以讓我國市場上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外,同時國外的產品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向國內市場銷售。這樣不僅為我國進一步打通了世界市場,同時也提高了我國商品制造的世界影響力。在當今世界市場上,我國在跨境電商方面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國國內市場巨大,這對國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所以,世界上那些在跨境電商方面起步較晚的國家都十分積極地與我國開展交流合作。這不僅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而且也為我國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國內電商巨頭與時俱進,積極地開拓國內外市場。我國政府也出臺政策和提供資金支持,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注入了動力。我國各大院校也在積極地進行跨境電商行業相關人才的培養。高職類院校也及時增設了該專業,開展了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這為社會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為該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的問題
(一)學生對跨境電子商務認識不夠深入
跨境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與外貿行業跨界而來的新興行業,在發展形式、運行業態等方面都有自身較為特殊的特征。由于該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其實際問題的解決多依賴于實踐探索,在理論總結方面相對滯后。部分高職學生因對跨境電子商務在外貿活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無法判定跨境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趨勢,學習時對該方面的知識比較輕視。而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又有較高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要掌握外語和傳統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外,還需掌握數門社會經濟類的學科知識,給學生帶來了巨大壓力,感覺學習困難,學習目標不明確,難以有效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跨境電子商務行業是在對外貿易活動不斷深入的基礎上,依托電子商務等技術發展而來的新商貿形式。對于專業教學活動來講,必須要結合實際提升學生應有的實踐能力,以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和創新創業活動要求。但是在目前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中,在實踐教學方面還存在多方面問題,限制了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一是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的針對性不足,企業為學生安排的實習崗位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存在一定偏差,學生無法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習過程有效銜接在一起。二是多數跨境電子商務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經達到較高程度,而學生在實習和就職中接觸的崗位多以基礎性技術崗位為主,不能全面提升其操作能力。三是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處于高速發展狀態,新型技術應用變革較快,使得學生在實踐創新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要求。
三、高職院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路徑
(一)打造基于“三制”的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三制”即項目制、工作室制、導師制。“三制”的核心是通過創建以校企合作項目為出發點,以教師工作室為支撐,以教學導師為輔助的教學體系,來全面增強學生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素養與實踐知識素養。當前國內外一流的高職院校均認識到“三制”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開展了大規模的試點工作。結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所存在的側重點不一、缺少科技化標準等突出矛盾,建議高職院校要打造基于三制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首先,依托項目制課程建設理念明確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的側重點。即將行業內知名的跨境電商人才和專家引入校園,促進其與校內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課堂學習與課后實踐,以形成跨境電商知識學習閉環。其次,基于工作室制明確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標準。即以學生在教師工作室內進行跨境電商沙盤模擬訓練時的學習態度、動手能力、平臺操作能力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師生在工作室內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有助于將學生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能持續內化。第三,基于導師制來重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的主要內容。讓此類教師能夠靈活的選取相關教材并結合學生的信息接收能力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跨境電商人才教學。另外,還應改變當前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教學課程“重理論、輕實踐”現狀,增加沙盤教學、企業標桿教學、案例教學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的比重。
(二)構建新型實踐培養模式
對于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活動而言,要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必須要從實踐培養模式的重新構建入手,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不是簡單地在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之間轉換,而要在它們中間構建認知演示、驗證模擬、虛擬操作等流程,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同時,還應根據跨境電子商務在人力資源方面的需求,按照電子商務實際流程,將方案細分為基礎能力模塊、商務英語模塊、網絡營銷模塊、外貿實操模塊等,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突破傳統培養模式的限制,從而實現專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的有效銜接。
(三)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
采用畢業生頂崗實習和“訂單培養”模式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產教融合共同培養外貿人才的目的。畢業生頂崗實習模式就是學生大一大二在學校完成跨境電商教學計劃全部理論和實踐課程,大三由學生申請、學校推薦、企業提供實習崗位,簽訂“三方協議”以準就業的形式,進行真實的外貿業務操作。待學生頂崗實習完成,就順利畢業參加工作,實現學生到員工的無縫對接,以滿足跨境電商企業對新型外貿人才的需求。“訂單培養”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參與制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實習實訓計劃、學生的專業理論課由學校的專業導師負責,實習實訓、頂崗實習等等實操課程由企業導師負責。“訂單培養”模式是跨境電商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在理論教學、技能培養與實踐教學方面校企雙方取長補短、工學交替、跨界融合、精準對接跨境電商企業對新型外貿人才的需求。
結束語
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了傳統外貿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是拉動我國外貿增長乃至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外貿新業態勢必對新型外貿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要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積極探索新型外貿人才的培養路徑,加快新型外貿人才培養的力度,不斷提高外貿人才培養質量,滿足跨境電商行業對新型外貿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需求,為新型外貿的持續增長提供人才保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茅和華.以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21,24(01):33-36.
[2]朱傳麗,崔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5):96-97.
[3]瞿暢.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探討[J].電子商務,2020(09):73-74.
[4]周玲琍.高職高專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營銷界,2020(34):65-66.
[5]徐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跨境電子商務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思考[J].時代農機,2017,44(05):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