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垠亭 高玉瀚 劉彥霖
摘要:新時期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應在充分重視學生設計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加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力度,引導和幫助學生將設計與科技、自然、人文等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自身的設計素養。需要結合教學實踐,對人文關懷視域下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進行闡述和分析,以提高高職藝術設計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設計能力,為國家培養藝術設計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對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文關懷視域下;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方法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進入黃金期,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出臺“職教20條”,召開全國職教大會,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吹起了新的號角,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被凸顯。高等職業教育從以學校和專業為建設單位,相繼領跑的示范(骨干)校建設,逐步轉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全面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和專業(群)建設新階段。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高職教育特別是高職藝術教育已經從“獨立作戰”轉向“集群作戰”,如何更好地發揮專業集群優勢,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課程建設的核心作用,打造高水平專業,助力藝術設計人才的高質量培養。現有高職藝術設計課程已無法滿足新時代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需要,深化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改革,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課程建設含金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完善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結構,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是當前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我國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
21世紀以后,人文關懷視域在我國才開始有了實質性的發展。近年來,教育部門及很多高職院校十分重視人文關懷視域下教育發展,但是部分學生對于此信心不足,處于一種高熱情、低實踐的狀態,相關調查顯示,每年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僅占學生總數的5%。
二、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調研現狀
目前部分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相關專業的人才培訓方案、課程配備、人才培訓模式等千篇一律,沒能根據時代進步和發展的需求及時地舍棄單一、過時的專業課程,導致學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現了就業層次低、專業發展前景差以及后勁不足等情況。且藝術設計專業作為典型的應用技能型專業,崗位的實踐能力強也是對于藝術設計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現在許多大型高職院校都提倡項目教學法,增加了專業性的實踐課,但是由于實踐班的教學內容安排缺乏一線企業設計師的指導,實踐項目逐漸脫離實踐崗位,所以其實踐效果較差,實踐的項目逐步變成假想成為課題,沒有真正發揮其商業價值。以某職業學院為例,通過對當地一線設計公司的調研和畢業生的電話回訪,發現目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學強調理論的傳授,忽視綜合素養的培養,比如與人溝通、團隊協作、顧客消費心理把握等方面的素質欠缺,學生工作能力與企業要求差距較大,薪資較低;第二,學生與客戶溝通能力不夠,銷售能力不足,與企業“銷售型設計”人才需求脫節;第三,學生僅具備狹窄的專業領域工作能力,缺乏綜合知識和科學技術,創新能力差;第四,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對接異位,滯后于社會用人需求,仍需企業二次培訓;第五,教學上強調專業知識傳授,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夠,實踐經驗缺乏;第六,學生對于專業課程和就業崗位認識度不夠,導致在校只注重軟件課學習,忽略其他專業課程。
三、體現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人文關懷的策略
(一)通過案例教學進行人文關懷
為促進藝術設計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教師在開展藝術設計教學時,應通過分析經典案例的方式,體現藝術設計教學中的人文關懷。為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經典案例,在課堂教學中詳細分析藝術設計理念、產品材料選擇、藝術布局等人文關懷因素,要求學生在理解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將其合理地應用于自身的藝術設計中。
(二)通過項目實踐教學進行人文關懷
項目實踐教學在高校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為保證在藝術設計中滲透人文關懷,教師要發揮項目實踐教學的優勢,利用人文關懷引領項目實踐,利用項目實踐滲透人文關懷,以提升學生人文關懷的設計能力。在項目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人文關懷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要求學生在進行藝術設計和構思過程中,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
(三)課程思政,貫徹落實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有著顯著的文化特征,堅持立德樹人,注重藝術設計教育的價值觀引領和文化內涵尤為重要,要系好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扣子,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以黨建為引領,培育新時代文化傳人,這就對新時代高職藝術設計課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不僅要有難度,更要具備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下的文化深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做好高職藝術教育的專業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程中實現思政教育的“春風化雨”,并且貫穿在專業教育全過程,使得各類專業課程能夠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厚植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切實有效地提升課程教學內涵水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職教育賦能增效,培養更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職藝術設計人才。
(四)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藝術可以直接展現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在專業教學中,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教師首先要通過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鼓勵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還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教師要應用先進理念,創新思維方式,使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與國際接軌。在藝術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還應將教學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對生活實踐的了解,打破藝術設計的局限性,不斷拓展學生的藝術設計創新思路。最后,教師還應該突出通識教育,增強其趣味性、知識性,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開拓創新。
(五)認真建立考核機制
學校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切實完善教師相關獎勵制度,對優秀的“雙師型”教師給予表彰和一定獎勵,在教師職稱認定評估中,要重點突出對實踐工作能力的考核。
結束語
總之,人文關懷既是藝術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一項要求較高的技術能力。作為藝術設計人員,只有掌握扎實的人文知識,才能體現藝術設計作品中的人文關懷。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升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要鼓勵學生在參加藝術設計活動的過程中,對設計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積極踐行人文關懷,讓學生通過參加藝術設計活動,提升人文關懷能力和藝術設計能力,成為合格的藝術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郜歌.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9(30):122-123.
[2]祁輝.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融入高職思政教育工作中[J].廣東蠶業,2018,51(11):34.
[3]葉敏.高職藝術設計教學引入當代藝術教育的意義[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4):5-8.
[4]王強.試論如何在高職藝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J].藝術科技,2018,27(06):329.
[5]姚志奇,吳燁,趙麗芝,袁宇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班主任工作思路及方法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28(03):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