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平 苗成 王美仙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科技迅速發展過程中,經濟結構不斷變化,各產業也在轉型升級,與此同時,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為滿足企業、社會、國家發展要求,高校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現階段,我國提出了建立創新型國家、教育強國的發展目標,這對應用型教育的發展十分有利。傳統教育理論、教學模式、專業課程并不能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因而我國開始推行教育改革,進而實現為企業、社會培養人才的目標。對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構建突出就業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突出就業能力;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在工商管理教學中,因學生的社會閱歷很少,因而對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很難理解甚至是迷茫;構建突出就業能力就是通過社會中存在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其中,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總結出其規律和思路。在構建突出就業能力中,培育應用型人才,確定培育方向、增加實踐教學,增加就業機會、落實評價機制,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換位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更加全面解決問題。
一、工商管理的教學特點
1.專業技能扎實。雖然工商管理類學生需要涉及的專業知識廣泛,但依舊要求有較高的深入性和應用性,為以后從事管理類崗位提供牢固的理論基礎和知識儲備保障。一旦對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泛而不精,畢業生進入管理崗位之前,在相崗位上與其他畢業生相比將展現出很大的劣勢,甚至有的畢業生無法正式轉為管理崗。因此,在大學期間打牢專業課程的基礎,也是為自己的就業道路增加一塊有力的鋪路磚。
2.具有學習主動性。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每天都會接觸新的信息。在復合型人才受歡迎的今天,專業知識廣泛的工商管理專業從根源上具備了先天優勢。如果能結合自身職位不斷學習新鮮知識,將大大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學習能力是在學生時代,通過長期大量學習、分析自身思維方式、總結學習方法后,所形成的一種自我學習方法模型。擁有了這種模型,無論在接觸哪類知識,都可按照相應的邏輯思考框架進行學習,同時,學習的主動性也會讓人獲取更多深入的內容,被動的學習是短視且膚淺的,而主動的學習是一種長效且深入的知識吸收能力。
3.心理素質過硬。在日常業務處理過程中,時常會面對各種突發事件,而工商管理畢業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會面對更復雜、更多的突發狀況,是否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統籌和協調公司各個部門、各個業務線、甚至是員工之間的合作關系,因此,學生應當在學習及工作階段加強心理素質提高,使自己在高壓環境下依舊可以思路清晰,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足
無論開展任何領域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長學生的創業能力,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有能力實施創業。目前我國培養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相關教育工作已經開展了一定的時間,但是盡管如此,其中很多的教育內涵都不能滿足我國,現如今教育的需求,同時很多的教育課程體系和結構也沒有得到完善。再加上很多學校在開展教育之時都不夠重視創新教育的開展,也沒有開展相關的創業教育實踐工作,所以也往往使得教育沒有全面性覆蓋,導致學生的就業能力比較低。
(二)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較為欠缺
我國傳統的工商管理專業涉及的知識面大多比較廣,課程體系也比較寬泛,開設學時也比較多,但是大多數所涉及的都是理論性的知識,很少會涉及相關的實踐與理論操作的課程,很難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導致學生在就業時職業競爭力比較低,使得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日益突出,不利于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
三、策略
(一)培育應用型人才,確定培育方向
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前提下,如何培育出優秀的人才呢?我們應該正視當前工商改革之中出現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應對和解決,這樣改革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商管理教學改革才能順利實行和落實。首先,將高校對人才培育的教學思想觀念灌輸到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人才培育的定位和方向,為更多的企業和市場提供人才,使我校培育的競爭者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從而為人才培育的改革畫上圓滿的句號。其次,高校還可以舉辦人才培育的講座和思想交流大會等,鼓舞學生和教師對“人才”進行辯論以及明確身為學生所要付出的努力等,促使他們的進步和提升。如此一來,工商管理教學體系就會初步解決人才定位問題,還能使學生從中學習到其他的理論知識,為培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知識。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在就業之中學習如何與客戶進行交流,或者自己所提出的建議如何讓領導欣然接受等,幫助學生在就業之中變得游刃有余,提升學生的競爭能力。
(二)增加實踐教學,增加就業機會
在我看來,理論課堂教學要高于實踐課堂教學的開展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且一部分教師經常認為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可以忽略實踐教學,并且學生的實踐經驗可以在就業之中得到豐富和鍛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些都表現了整體工商管理教學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做出改變,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實踐教學。學校可以適當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給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并且在實習期間進行實習記錄和實習總結等,教師在實習期間不僅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還要對學生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心理障礙進行有效疏導,幫助學生快速適應企業的運行規律和環境等,從而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成長和發展。其中,在校企合作時要對合作的企業進行篩選,選擇有合適崗位的企業,并不是對有意向的合作企業來者不拒。
(三)落實評價機制
評價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評價教師,可以讓教師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及時改正,提高教學水平;教師評價學生,可以讓學生發現學習中的錯誤,提升學習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一直處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模式之下,在我國各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僅以提升社會效益為主,同時也以發展我國各行各業為主要目的,一直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也為這一專業構建了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其中闡述了項目驅動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構成以及作用原理等。而且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中也提出在工商管理新模式下,人才培養的基礎體系建設。所以現如今新時代工商管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并在教育教學中對其教學目標和方向進行準確把握,準確定位其專業特色提高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并從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專業課程,培養高端人才,為我國的發展以及企業的進步培養更優秀的工商管理者,為國家和社會的經濟建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姜坤.構建突出就業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J].商業文化,2019(25):126-127.
[2]招建貞.就業能力指導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8(29):181-182.
[3]陸言.就業能力指導下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時代金融,2018(18):293+306.
[4]李宏岳.基于就業能力的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人力資源管理,2018(04):121.
[5]馬玉萍.工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0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