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杰 張晟浩 陳祥祥
摘要:由于農村電子商務研究成果不斷豐富和擴大,有必要總結和探討各種研究方向,為這一領域的研究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經驗和借鑒。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業電子商務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區域層面的重要性,能夠更好地反映數字授權概念和農村電子商務的包容性發展。另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同時包括農村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電子商務,更符合中國農村的電子商務實踐。本文主要分析數字鄉村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
關鍵詞:數字鄉村;農村電子商務;數字化轉型
引言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經濟全球化的失敗正在逐漸加速,我們期待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對整個市場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認識到了注入數據的內在價值。當前我國數字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動能強勁,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表明數字競爭力與總體競爭力密切相關。這樣,加強我國數字經濟成為破壞我國經濟發展的創新步驟,能夠更好地實現證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簡要分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1、數字鄉村發展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字鄉村的建設被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作為農村發展重要戰略部署之一提上日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等相關文件表明在2020年要實現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在2025年要實現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和農村電網可靠率達到99.8%等重要戰略目標。同時,《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年)》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實現了行政村4G覆蓋率達95%、全國水利建設投資6873億元、3.2萬個行政村通硬化路建設等重大任務,數字鄉村在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經營網絡化、信息服務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由此可見,數字鄉村的發展給傳統的農村電子商務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傳統農村電子商務需要適應數字鄉村發展形勢,快速轉變原有的電子商務模式,響應國家數字鄉村的建設需求,發揮其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2、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缺乏
盡管電子商務產業在鄉村地區的發展較為迅速,但是仍然缺乏一套健全而完整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眾所周知,農村居住人群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對電商的運用并不了解,相關知識比較薄弱,專業類人才更是寥寥無幾。近年來,中國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政府也積極鼓勵學生報考該專業,但是根據數據分析得出各個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報考學生人數在逐年遞減,越來越少的學生選擇電商專業。另外,根據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學生更傾向于在發達地區工作,他們通過網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發展快,工作環境好,所以畢業后不會回農村發展。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缺乏具備互聯網經營思維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是農村電商普遍存在的問題。
2.2農產品缺乏特色
一方面我國還未構建統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農產品品質把關不嚴格就會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消費者網購時購買到次品,會降低消費者對產品的回購率,沒有實現讓消費者買的放心,用的滿意的目標。另一方面由于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的信息滯后性,仍然存在諸多弊端。在信息快速變換的時代,消費者偏好分析不到位,農民很難快速得到有效情報,不能及時調整營銷模式,難以把握新品引入時機,明確產品的重心所在。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農產品缺乏農村特色,沒有屬于自己的品牌來吸引消費者,即使有些地區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但是都扎堆營銷,導致消費者疲軟,農產品銷量銳減,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農村電商從業者的積極性。
3、農村電子商務數字化轉型路徑
3.1大力夯實農村數字基礎設施
夯實農村數字基礎設施是深入推進農村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數字農村的基礎保障。加快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應以政策為導向,加快在農業生產管理中使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通過提高農村網絡設施水平,改善服務供應和信息終端,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農業物聯網平臺等措施,從而使農業生產達到標準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水平。其次,農戶要緊跟數字化、生態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國家政策所倡導的“互聯網+現在農業”,加大對農機設備、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的投入,擴大農業物聯網示范應用。此外,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努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財政支持,幫助農村地區建立大型、綜合性較強的農村信息網站和電子商務網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升級,補齊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短板。
3.2加強農村電商監管
第一,建立和完善監控管理體系和方法。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監督管理,結合當前電子商務平臺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補充和完善監督管理制度。第二,應培訓有關監管機構了解最新的法律知識,增加知識儲備,維持市場秩序。不時檢查電子商務銷售的商品,注意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則。對于非法活動,監督機構必須采取刑事措施,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
3.3實現技術融合,發掘發展新動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許多新技術迅速得到推廣。這些新技術逐漸融入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使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和途徑越來越普遍,進一步促進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其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大數據之所以能夠突出其大小,主要是因為數據的連接性。因此,這種數據連通性可以更好地打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行業間信息融合,加快數據與經濟一體化與發展的進程。對于新技術的孵化,電子商務平臺與傳統產業的整合也能更好地實現資源配置,優化資源供應鏈,為數字生態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總之,電子商務與國內外貿易的一體化可以更好地穩定用戶關系,成為促進資源開發和資源流動的重要環節。
3.4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創新電商品牌運營模式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各個地區的消費者可以隨時購買所需的農產品,利用當地的特點和優勢建立有競爭力的農業品牌,這是確保農村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因此,有必要根據當地產品特點采取差異化銷售策略,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電子商務平臺應根據不同的產品特點和品牌特征更新農產品的品牌經營,以防止平等。比如陽澄湖大閘蟹利用先進的冷鏈物流運輸能力和電子商務平臺的網絡復蓋能力,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將電子商務銷售、本地自運和冷鏈物流結合起來。
3.5重視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農村地區的物流企業往往只有中國郵政,很多物流企業僅僅將服務下沉到鎮區一級。由于農村的下沉不足,農村居民不論是寄出貨品還是取快遞,都不是非常方便。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配送不及時,物流速度緩慢,相比城市會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物流配送。在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西藏、新疆等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物流難度更大。對于農村地區,相關部門應該完善運輸道路,交通便利則運輸的成本就會降低,物流體系也會隨之完善,企業應當爭取建成包括儲存、運輸、配送在內的一體化的物流體系,對公共代收點的選址需要謹慎選擇,以便于覆蓋農村地區的每個角落。
結束語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對農村振興具有巨大優勢,可以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但目前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因此只有突破這些瓶頸,才能更好地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實現農村快速發展,使農村電子商務產生新的營銷模式,進入新的商業狀態。
參考文獻:
[1]王琦.甘肅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2):64+87.
[2]劉元勝.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效能分析及應對策略[J].經濟縱橫,2020,(7):106-113.
[3]朱蕾霞.F縣農村電子商務的自媒體運營模式研究[D].桂林: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9.
[4]張輝.布局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兩部門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J].網信軍民融合,2020,(2):36-38.
[5]龐愛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困境與路徑[J].農業經濟,2019,(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