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翔
摘要: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政策下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了該區的定位,廣州地區城建檔案管理工作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新時期之后連接部門需求與服務能力增加,城市檔案建設的也將會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數據庫。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檔案建設;數據庫;服務
城建檔案在新時期的建設與GIS數據一樣,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形式。立足現狀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建設檔案全面覆蓋管理內容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文件齊全性,要想保證齊全性必須要確保各個參與者、管理者所涉及文件齊全。其次是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具備獨立性、規范性,只有這樣才可以具備較高威信,這種機構建設對于環節管理者、參與者而言能夠形成第三方見證級別關系。
1.粵港澳大灣區的檔案建設形式
在5G技術的支持下,5G、AR、云計算、BIM等現代技術的支持下,各種信息化平臺建設質量越來越高,參數管理越發全面,管理內容越發復雜。在現代技術的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引起重視,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僅建設在土地上,也建設在數據上,云平臺的建設已經成為必然。要想實現現代數據化建設,只有將城建檔案館向城建檔案信息研究中心轉變,這也將是城建檔案館發展的主要方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構想的提出,給大灣區以及大灣區輻射范圍之內的承城建檔案管理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但是立足廣東地區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廣東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各個地級市的城建檔案館交流合作存在問題,這其中仍舊有許多問題需要改進、處理。首先大灣區內部的城市建設發展并不均衡,由于經濟發展存在極大差異,導致地方建設存在很多問題[1]。以城建檔案管理為例,城市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工作是發揮城市政務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大灣區內地級市較多,并沒有實現省內異地立案查詢的系統性服務,導致地方各個城區城建檔案館建設存在極大問題,館內檔案建設需求多但是人少的情況,甚至部分檔案館建設甚至無人問津。而且從整體上來看,廣東省內城建檔案館資源建設數字化程度不高,并且屬于不同系統管理,沒有完善的管理平臺,信息交流不及時,共享難度很大,導致系統之間的協調性存在的問題,即便是在廣州等中心城市,仍舊面臨城建檔案管理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存在為未盤活、未全面觸及的情況。
2.促進大灣區的城建檔案館事業發展
2.1 ?盤活資源整合系統
檔案資源建設實際上實現地方城建檔案管理現代化發展的途徑,在檔案信息管理中,要積極擺脫文書管理的束縛,改變現代化發展中數字化建設不夠全面、信息化不完善這些內容,傳統的信息化建設中因為數據信息關聯不足,不能深入挖掘檔案信息管理之間的價值,導致數據資源運用效率低下、思路不清晰等,現代城市的建設,應高度重視城建檔案資源建設,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盤活資源,將檔案管理資源盤活。進入2021年之后,新檔案法施行,檔案信息化建設需求大大提升,新檔案法施行之后要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提高信息化程度。以資源建設理念盤活地方資源,利用城建檔案來建設資源,讓數據資源成為驅動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開展的重要體系。建立起基于OAIS的檔案資源信息模型,確保資源得以長期保持、可用,確保檔案資源價值[2]。
(2)搭建數據資源架構,系統的數據管理中,數據管理一定要全面合理,檔案館建設應全面,如項目、單位、空間,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編碼,健全空間坐標關聯性確保數據信息的集成,確保數據信息建設合理,外部資源的獲取也更方便。其中重點建設檔案資源框架,結合檔案資源調查分析,建立起城建檔案館目錄、檔案元數據庫、管理庫、檔案資源庫、檔案資源利用庫等,檔案建設管理橫穿開展之后,對檔案建設的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多角度分析,從多個角度找到檔案館創新途徑,推動檔案館智慧服務價值的體現。通過智慧化建設,提升城建管理的服務能力,凸顯檔案管理的核心競爭力。
(3)完善數據管理體系,城建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完善的數據分析,通過建立完善數據信息采集平臺,為管理人員提供穩定而可靠的數據信息的,打造靈活、靈敏的書遷移平臺,確保檔案信息管理實現全覆蓋,確保檔案信息管理的全面性、可靠性,靈活實現數據對接、信息建設共享。在數據建設中《網絡安全法》等指導下,構建安全的城建信息存儲中心提升數據信息安全保護水平,從而達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標準與要求。
2.2實現數據共享
(1)拓展服務類型,城建檔案館建設以健全管理模式,如“三聯三全宗”模式,積極與城建部門合作,打造數據驅動服務模式,健全“(1+N+M)對X”服務體系,實現“云數據+服務”的發展體系的,其模式是“1”個大數據資源池、“N”個政府部門數據庫、“M”個社會部門機構的數據庫,面向三面,為服務對象提供更精準服務模式[3]。
(2)創新服務內容、改革服務形式。城建檔案建設工作地開展應與房地產建設、電子證照等數據協同,實現協調發展。根據實際建設需要,調研規劃所需要數據資源,對城建檔案信息需求抽取信息、選取圖文信息選擇,經過規劃之后與自然資源業務整合,城建檔案資源與項目規劃、不動產等級結合,為地塊信息與城建服務工作提供支撐,實現信息建設,促進發改、環保、工程質量監督等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拓展信息建設渠道。
創新服務內容與手段,城建檔館建設應與檔案接收、利用兩大公關服務事項,與政府部門機構融合辦網, 構建完整的城建檔案館數據標準管理體系。在檔案資源管理中還應充分考慮電子檔案建設管理的數據收集要求,在建設工廠給檔案領域內秉承優化運營的理念,完善建設工程檔案線報流程,提升檔案歸集意識。
2.3深化合作
一方面建立跨市目錄中心,在“ 粵港澳大灣區 ”地位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大灣區內資源越發密集,新檔案管理法強調促進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推動檔案數據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享利用。通過建立目錄中心形成檢索體系,實現全地區信息聯動業務融合。其次建立大灣區城建檔案信息數據中心,聯合大灣區內城建檔案館逐步推進異地立案查詢利用制度,達到檔案資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結語:綜上,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城市檔案建設是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重要部分,城建檔案管理存儲信息,對城市建設支撐作用是全面而充分的,因此已經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城市化建設管理,為城市發展提供基本服務。
參考文獻:
[1]連遠丹. 大型檔案搬遷工作探討——以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為例[J]. 蘭臺內外, 2020, .277(04):40+76-77.
[2]唐俊誼. 全媒體背景下的城建檔案文化傳播——以上海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為例[J]. 蘭臺內外, 2019, 247(10):80-81.
[3]高慧. 城建檔案的數字化實踐與管理探析——以菏澤市城建檔案館為例[J]. 山東檔案, 2019 .232(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