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迪
摘要:本文從我國文化產業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優勢著手,著重闡述檔案載體在文化主體中新媒體當代藝術產業的功能性。
關鍵詞:檔案載體 藝術媒介 文化主體
前言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學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完全區別于大眾文化的、特殊的文化及經濟形態,具有審美特質帶動經濟價值的商品屬性,更是通過商業運營、藝術創作與檔案管理三方面結合,才能夠得以長足化優勢發展。
文化產業的運營與管理,本質上是當代文明在社會化進程中深化分工的產物。伴隨著全球化文化建設戰略規劃的新思路、新格局,中國早已是世界范圍內國際貿易體系中最大的經濟與文化市場;與此同時,如何使得文化產業與全球資本融合,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變為巨大的文化財富,更使得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這一時代命題面臨了新機遇、新要求。
而檔案事業,作為讓歷史開口說話最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尊重經濟上層建筑與文化話語權及生產力的發展規律,并通過借助體制機制創新與新媒體科技的革命性突破,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革新探索,從而為民族文化產業進一步持續性地良性快速發展奠定了精神文明與藝術成果的寶貴基礎。
一、檔案載體與新媒體當代藝術的興起
新媒體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新興組成部分,屬于文化產業體系里當代藝術分類中的一種新型表現形式,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范疇。從專業角度解釋來說,新媒體當代藝術主要指那些側重利用現代科技、新媒體形式和新的觀看方式,去表現作品主題的藝術作品;而這個文化產業和藝術主體的概念又可以按照媒介的不同來細分成許多具體分支,而這其中,又有很多媒介分支彼此有所交集;而一般的新媒體藝術作品也會采用多重技術,利用觀者的多項觀感,涉及豐富的專業領域。
而檔案事業的迅速崛起,正是以新媒體技術空前大繁榮與大發展的基礎之上,從而使得檔案專業對于文化載體與藝術主體的研究及表現形式提出了更為復雜、穩定與精準的細分要求;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側面證明了檔案事業在當代藝術文化產業的承載、傳承與推廣所達到的專業化程度,也直接代表了文化產業利好與良性的發展狀況。
二、檔案媒介與當代藝術的轉變
當代藝術興起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一種對傳統藝術形式物質化和造型性的反叛,強調藝術的“非物質化”的過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類文明更青睞于越來越多全新的交流方式,新媒體藝術正在打破以往被動的藝術欣賞方式,正是互動性、對話式交流出現的契機點。于是,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通過各種聲音、文本、影像等媒介方法來表達個人的藝術思考,并通過檔案媒介得以保存與傳播。
隨著現當代藝術在文化產業體系中發展到舉足輕重的位置,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視覺藝術作品中對于時間的影響力作為自己表達和討論的首要內容。在天體物理學里,時間是一個具體的單位,而在人文科學里,時間是個無形感性的概念,并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感受和人類文明與社會歷史的進程。通過檔案媒介的技術支持,藝術作品得以將時間這一概念引入了作品的創作和理解過程之中。
當代藝術作品通過檔案新媒體技術,將時間作為作品的創作維度,并且通過固化時間的流動性,通過檔案媒介作為橋梁,突出藝術作品的“對話性”和觀者的參與感,區別于傳統藝術作品單向性和靜態化的局限性,將新媒體檔案藝術的雙向性與動態化雙重優勢發揮到極致;從而打破了時空與地域的局限,令一代又一代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時代背景、不同生活環境的人們,成功引入到同一個當代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境之中。
三、檔案管理與文化藝術產業雙向研討的可行性
再回首新媒體藝術概念尚未產生的初期,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已經有多位藝術家具有前瞻性地開創式預言了如今的媒體藝術模式,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媒體藝術先驅,預視了在未來,互聯網時代和信息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也因此,早期新媒體藝術家大多具有的一個共同的特質,潛心探討如何在綜合新媒體技術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視覺藝術語言體系。
廣義上的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標準進行生產、儲備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類文化需要為主要目標,進行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這里面包含了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兩個含義。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藝術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與檔案工作的保存與推廣密不可分。
結語:
當代藝術與文化產業從整體邏輯而言,可以認為是一種將檔案載體同質化的價值集中體系,與檔案載體的起源與演變,可以從社會科學、人文歷史、藝術美學、民族發展等多個領域重新架構。這個瑰麗多姿、豐富而迷人的精神世界,像是被上帝親吻過的后花園,每一部藝術作品不僅是一種思想的表達,更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綜合產物,亦是當代藝術的社會精神與西方社會東方世界整體變革之間全球化政治經濟體制視野下最為忠實的記錄與體現。
正因為如此,當文化產業與當代藝術發展到現在,新媒體檔案工作已經成為如何保存新媒體藝術創作的重要課題;而新媒體檔案獨有的互動性,更是用不同藝術流派各具特色的視聽效果,并輔助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完成藝術創作者與欣賞藝術作品參觀者的審美交流,傳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情感。
參考文獻:
[1]詹正茂 ?藝術文化經濟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2]仇壯麗 中國檔案保護史論[M]. 湖南:湘潭大學出版社 ?2007
[3]李少白 ?中國電影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馮強 檔案管理[M].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