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貽馨 宋德宇 任富影
摘要: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旅游業發揮了重要的支柱性作用,推動了整體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為了對旅游資源開發的相關政策,做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部門開始著手推動旅游業來帶動新疆發展,進行了相關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加速推進旅游強省的構建,對旅游資源開發的相關政策加以完善。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旅游專業人才短缺、宣傳力度不夠、旅游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本文對新疆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做了針對性的分析探討,在提出新疆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對策,從而幫助新疆旅游業得到更好的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新建;旅游業;發展對策
一、新疆旅游業發展現狀
(一)絲綢之路帶動新疆旅游經濟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帶發展核心區域就是新疆,黨中央將新疆規劃為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的集散點,逐步新疆南部打造成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要求在推動新疆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實現整體行業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加速人員的內外往來,加強政治和經濟合作。新疆烏魯木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文化交流起點,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新疆生態旅游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開始具有了強大的競爭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了生態旅游業的全面發展。新疆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首先,國家的扶持政策以及絲綢之路的發展戰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疆旅游業的進步與發展,使得新疆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具有強大的外在驅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新疆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基礎設施問題進行根本性解決。同時為新疆旅游業帶來一定的外部資金以及外部信息。推動新疆旅游業的均衡發展。其次,在絲綢之路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對新疆獨具的旅游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推動生態旅游發展的同時幫助整體地區的經濟進步,新疆旅游業的發展注入內在發展動力,與人們的發展需求相契合。新疆在發展過程中要對獨特的資源優勢加以利用,不斷的對國內外游客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同時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形成生態旅游的競合力,在合作的大背景下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惡性競爭在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破壞的同時,也會對整體旅游業的未來可持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在生態旅游發展的大背景下獲得最大化的社會效益,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發展。
(二)民風民俗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新疆要以包容和欣賞的姿態,對不同民族的文化給予足夠的尊重,推動文化的多元發展。有效保護和傳承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各族人民可以在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享受法定假日。新疆人民在節日里會通過歌舞的形式進行節日慶祝。廣泛的開展各種民間活動。各族人民都非常喜歡。新疆鼓勵各民族之間彼此合作,相互尊重,對風俗習慣做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在服裝,飲食,住房,交通,婚禮,喪葬,禮節和習俗方面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風尚。民俗風情旅游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增強民族自信,民族民俗風情旅游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各個民族文化的交流、傳播和繼承。
二、新疆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專業人才緊缺
新疆目前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從業人員存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從業人員大部分沒有很高的受教育程度。在旅游新業態發展的大背景下,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投入到旅游建設與發展當中。新疆旅游專業關的高校畢業生在工作過程中一般傾向于穩定的工作,不愿意從事旅游行業,部分高校專業人才,在進入旅游行業之后,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對整體旅游行業的發展沒有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方面,由于新疆地區,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地區存在著大量的富余勞動力,但勞動者素質普遍不高,限制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也相對落后。
通過對新疆眾多旅游相關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招聘的初衷是針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旅游人才,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非總是如此。普通本科旅游專業畢業生在專業理論方面相對扎實牢固,經過在企業長期實踐和培養,適合成為中高級管理人才,但這個崗位的需求數量相對有限,而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敬業踏實、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而且需求數量較大。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背景下,新疆旅游企業更加注重從業人員崗位勝任能力,而單純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其選擇和就業的重要指標。
(二)交通不便捷,旅行成本高
新疆地區由于面積廣闊、地形復雜,交通條件較差,雖然近年來不斷完善航運、鐵路線以及高速公路建設,但是由于距離和高額交通費用的制約,許多交通閉塞地區旅游業還是難以順利展開。新疆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機場,但由于航運成本過高,難以在大眾中推廣;新疆的鐵路網不斷完善,近年內完工的高鐵給新疆交通帶來極大的便利,大大增加了疆外游客入疆的機率,但是新疆內部高鐵網絡建設仍然滯后,區域之間交通距離較遠,難以滿足旅游需求;公路是旅游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交通方式,疆內公路網不斷完善,但是由于地形復雜等因素,許多區域之間公路網尚未完善,景區之間可達性差,嚴重制約旅游發展。
(三)旅游資源有待規整,服務秩序有待一體化
新疆作為占全國旅游資源的83%的地方,環境是一個重大問題,也是一個主要問題。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新疆的牧民和農民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農家樂。然而,由于新疆風景名勝區的分散和距離的不同,許多農家樂隨處可見,使得旅游景點周圍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新疆的旅游市場存在三個問題:同一產品的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生產者隱藏信息獲取非法利潤的空間、以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信任危機,產權的不明確導致旅游資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公地悲劇”,減少了旅游業發展所依賴的資源。同時不完善的市場機制也導致新疆旅游業競爭模式水平較低,大多數企業繼續采用價格競爭模式,使得企業為了保證盈利空間而采取消耗大量資源的對策,并降低了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從而極大地限制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新疆旅游業發展的對策
(一)培養旅游專業人士
培養旅游業的高端人才,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好是將人才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培養人才,形成人才梯隊,高端人才需要層層選拔、優化。因此,培養高端旅游人才需要人才梯隊,并根據一定的標準和規范,在一定程度上選拔人才。利用新工具和新技術。培養旅游業的高端人才,有必要運用一些新的旅游管理工具和旅游過程中使用的新技術,使整個人才培養與時俱進,直接從一些高校選拔人才。
南疆三地州地區的人力資源的開發潛力巨大,而人力資源開發是其改變現狀和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變新疆人力資源流失現狀,首先要從當地的人力資源開發入手。建立適應數字旅游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整合來自高校、企業、社會的各類培訓資源,以滿足數字旅游發展的需求,培養具有數字化素養的跨界數字旅游人才。
(二)完善交通設施
新疆已初步形成了一條以道路為基礎的鐵路骨干,包括民航,公路、鐵路的交通方式,在區域內(州,市)和縣內,外展國內西部綜合交通網絡位于中東部地區及周邊國家。截至2015年底,新疆公路總里程達到8.9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1公里,一級公路883公里。首都烏魯木齊已經到達所有地區(州)的首府,并與二級以上的高等級公路相連。新疆85個縣(市)都有瀝青路面。新疆鐵路運營里程3009公里。交通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交通設施,如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總之,堅持分級,逐步建立旅游交通結構,在新疆形成以航空為先導,公路為主體,鐵路為補充的安全快捷的三維旅游交通網絡。根據自治區交通形勢,完善旅游線網,加強重點旅游城市和節點城市的旅游項目和服務設施建設,盡可能發揮旅游樞紐和游客的調度作用。
(三)加速旅游資源整合,提升服務質量
某些旅游產品的消費上具有一些關聯作用,旅游活動還與相關產業有深刻的聯系,諸如餐飲、酒店、交通、購物、娛樂等產業都在旅游行業中涉及。可以根據這種聯系對旅游資源甚至整個旅游業進行整合,完善旅游產業鏈,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依托行業協會,引入媒體、專家、社會高級官員、旅游代表等開展社會化監管工作,聯合監督旅行社,強制旅行社提高服務質量,構建服務質量社會化監督機制。按照文化旅游部的統一安排,對一批不繳納旅行社質量保證金、不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長期不經營業務的旅行社,依法進行清理,實行旅行社退出機制。按照歸屬地管理的原則,督促旅行社持續開展應急演練,增強導游應急響應、溝通協調和風險防控能力,注重旅游安全和文明旅游引導,加強出境游領隊培訓,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王燕. 新疆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影響的綜合評價與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08.
[2]劉曉,何杏子.“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經濟與旅游業關系的研究[J].新疆農墾科技,2019,42(1):50-53.
[3]任兵,沈林,陳軍強,金蕊.“一帶一路”倡議下新疆體育旅游發展研究[J].武術研究,2020,5(02):148-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