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IP劇火爆起來,放眼全球,IP改編劇已經有多部成功案例。本文以火爆IP劇《東宮》為例,從傳播學5W角度探析以“粉絲經濟”為主體的IP劇開發模式,可以達到怎樣的規模和高度,是否具備高增長的潛能,從而在傳播策略上提出產業鏈式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IP劇;5W傳播模式;營銷模式;粉絲經濟
一、傳播主體
1.原作者擔任編劇
《東宮》是現代網絡文學家匪我思存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在改編成電視劇之前,就擁有很多粉絲基礎;小說自身就具備很強的網文屬性,原著粉呼聲很高,適宜從粉絲訴求出發,在IP特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的打造。劇本由原作者匪我思存擔任編劇之一,更好的展現原著的一些細節和情節,《東宮》在作者的手下被還原和表現得極具韻味和生機。
2.制作團隊商業化
2016年唐德影視獲得了《東宮》的影視版權,由李木戈擔任導演。在專業編劇、專業導演的全商業化團隊下進行全產業鏈開發,確定了《東宮》的整體改編脈絡。一致決定要還原原著,接受粉絲意見,選用新人演員,采用實景拍攝,給觀眾最真實的體驗感,這一決定奠定了這部劇火爆的基礎。放映期間,彈幕總數連續三周居于網劇第一,成為微博超話社區的影視類冠軍。截止到2021年,IP劇《東宮》的豆瓣評分已經到到 7.4分。和傳統電視劇不同,《東宮》播出期間,觀影人員和電視劇的互動感、參與感也成為影視劇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傳播受眾
1.龐大的原著粉
網絡文學作品更新快,用戶基數龐大,粉絲粘性強,因為網絡小說和網絡 IP 影視的用戶群是高度重合的,擁有一部優質的 IP,意味著擁有一個固定的粉絲群,也意味著高收視率。所以現在影視 制作者挖掘網絡 IP,實質上都是一種粉絲經濟。書迷粉在看完《東宮》之后,引發了一系列的轉發與討論。原著粉都稱自己為“東宮女孩”,并且自發成為一個群體,在這部劇播出期間,這群“東宮女孩”活躍在各個社交媒體上,并在視頻彈幕中瘋狂輸出各種“東宮梗”。相關的表情包更是數不勝數,還因為劇集實在是虐到心酸,還創造了新術語“話梅劇”。
2.年輕的網絡沖浪群體
IP劇以網絡沖浪群體為受眾目標,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大量群體在網絡上活躍起來。這時候網絡上又出現大量優秀的IP小說,不僅滿足了網絡沖浪者的精神需求,而且推動了網絡文學的快速發展。《東宮》就是抓住了這樣一個群體,在制作前期就在網絡上大量宣傳,他們就成了這部劇的第一批受眾者。
三、傳播內容
1.名場面—忠于原著
作為IP改編作品,國內影視劇因為不能像美國那樣邊拍邊播,所以也不能根據觀眾反應,對后期劇集做出及時調整;但《東宮》作為IP改編作品,雖難以破圈,但制作團隊還是在已經全部拍攝完成的情況下,在遇到粉絲反饋劇情不能引起共鳴的情況下,毅然決定立即下架整改作品,達到了從創作前期到后期制作,讓粉絲參與進來,初步實現了粉絲經濟的核心原則,初步實現粉絲圈與影視制作的交互性。導演品牌方多次整改劇情,最大程度貼合原著,讓作品和粉絲進行如此創新的互動,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制片方一直牢記虐戀是劇情核心,在此基礎上,進行細致化的拍攝,極大的還原原著粉呼聲最高“名場面”。例如“沙漠初遇”“忘川失憶”“顧劍萬箭穿心”“小楓自刎”等,極大的滿足了原著粉的觀影需求。
2.作品流量+付費率+粉絲結構
網絡文學作為IP的源頭,它的優勢是不可小覷的,不同于普通文學,網絡文學的優勢在于更新快,著作時可以得到粉絲意見。滿足粉絲的閱讀需求,而且網文故事結構完整,故事內容跌宕起伏,適合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東宮》是互聯網IP大劇,主要的宣傳傳播平臺為微博和優酷平臺,所以粉絲應援行為是以線上應援為主。粉絲線上制造話題熱度,以話題熱度的形式進行劇集的宣傳安利,吸引其他群體的目光,路人群體直接受粉絲的傳播,實現從“路人”到粉絲的轉化。而且《東宮》從主演員的角色出演,再到買下與劇情高度貼合的《愛殤》的音樂版權,一直遵循著粉絲群體的意見,遇到粉絲不滿意的“跳忘川”劇情,也及時進行后臺修改,實現粉絲IP劇雙向互動。
四、傳播渠道
1.多元化傳播方式
《東宮》在播放期間甚至是現在,話題熱度仍然高漲,這不僅僅是作品本身題材新穎,拍攝成功的功勞。更多的是制作團隊打破傳統宣傳方式,利用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的進行宣傳。雖然《東宮》只在優酷視頻平臺進行獨家播放,但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臺上熱搜頻頻,不難看出,由于新媒體技術、信息管理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改革,傳播渠道變得多元化,《東宮》從即時性、互動性、便捷性這三方面進行傳播。平臺方優酷對《東宮》的觀看用戶進行深度調研,在上映前進行“前測”觀影會,上映中密切關注觀看用戶發送的彈幕和優酷星球的反饋,以及搜集微博,B站等外部渠道用戶的意見,除了這些,優酷后臺還根據用戶的播放率、快進頻率等數據,每天即時將這些數據同步到制片方。片方通過這些主客觀的數據,調整劇集的一些內容和配樂。
2.實時互動傳播方式
平臺和網播充分利用了優酷視頻平臺的彈幕實時交流,通過彈幕,分享彼此的感想與意見,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熱搜,衍生出許多《東宮》式語言和表情包,例如“談戀愛嗎?滅你全家的那種”、“東宮語錄”、“兩個備胎之間的炫耀”等。實時進行互動還表現在拍攝后期,一位原著粉絲向導演推薦了歌曲《愛殤》,這首歌是所有《東宮》剪輯視頻中效果最佳背景音樂,旋律和歌詞都與劇情十分契合,引起粉絲的強烈共鳴。而后這首歌的版權被制片方買下作為劇中的一首配樂。
五、傳播效果
1.相對突破性
《東宮》的制片方是非常尊重用戶的觀看體驗的,劇組被稱為“寵粉狂魔”,一般來說制片方在劇集開播后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但《東宮》劇組上開播之后也一直處于備戰狀態,通過平臺方反饋的數據,網絡上的吐槽,即時給出解決方案,以達到用戶滿意。《東宮》中的一段名場面男女主雙雙跳下忘川那一幕,在播出期間很多用戶吐槽配音和配樂沒有引起共鳴,最經典的畫面被拍的平平無奇。團隊連夜進行整改,導演發文說:“我們一直在提倡呈現最完美,最經典的作品給大家,就不能將作品創作和作品欣賞斷絕開來,他們是相互作用的。希望所有的問題和瑕疵都盡量被調整,這部劇的初衷是一起創作,達到用戶心中的完美《東宮》。在國際上,已經采用邊拍邊播的形式,美劇、韓劇已經實現了即時將觀眾期望反饋在作品創作中,但以目前國內的劇集制播體系和工業化水平,短期內還難以實現。
2.高效性
《東宮》以本身過硬的的作品為基礎,配合微博,抖音、B站為媒介,吸引大量群體的注意,題材跳出傳統套路,人設反主角光環,本就讓人耳目一新,再加上制作方成熱打鐵爆出制作過程和花絮,主演明星轉發微博,頻頻登上熱搜等一系列操作,讓IP劇《東宮》的營銷傳播已形成完整的鏈條,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能保證人們不斷在各種地方看到有關信息,該劇的關注度也就逐漸上升了。
六、結語
1.尊重原著和消費市場
以IP劇《東宮》為例,想要制作一部口碑極佳的IP劇,既要忠于原著,也要忠于消費市場的反饋。在粉絲經濟時代,想要提升粉絲粘性和忠誠度,就要從與粉絲的實時互動,將交互拓展至更多的環節。在以后的網劇時代,要想制造一部品質優良的IP劇就得立足于原著,深入細節,特別是要注重用戶的意見,不要將創作與欣賞隔絕開來,片面性的思維方式只會阻礙影視業發展,注重作品的質與量。
2.多元立體文化傳播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發展的日新月異,優良的作品加上好的宣傳,已經成為了基本理念。《東宮》在制作之前,就籌劃好了傳播節奏,什么時間點推發話題,吸引大批群體參與話題。而且極大限度的打破了圈層界限,利用各種傳播渠道擴大目標群體。未來的IP劇,在此基礎上,應增強互動性,使人人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從而促進流量最大化。
3.產業鏈式的文化輸出模式
IP劇《東宮》形成了以網劇為核心,以音樂專輯、周邊產品、線下見面會以及粉絲群體互動參與為補充的產業鏈。成功拓展將自身熱度,形成了獨有的文化傳播方式。為日后的IP劇提供借鑒,并且不斷推陳出新,以一個IP滲透至文學、影視、游戲、音樂等廣泛娛樂產業鏈,充分探析IP的價值,使IP產業迸發更多新浪潮。
參考文獻:
[1]劉伯瑾.粉絲文化視域下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傳播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2]彭蘭.智媒化.未來媒體浪潮——新媒體發展趨勢報告(2016)[J].國際新聞界,2016.
[3]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
作者簡介:洪節鳳,女,安徽省安慶市
大連藝術學院2019級藝術設計學專業學生
指導教師:章萌,大連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