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不斷地推動著影視行業、動漫行業以及電視行業等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和專業的發展。《音效設計》課程是為了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而產生的行業,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提升和培養學生的音效設計能力,為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此展開研究,簡要地分析了當前社會背景下《音效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并提出了有效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進行融入的策略。
關鍵詞:《音效設計》;聲音; 設計
引言:
《音效設計》課程是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旨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讓音效設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需要我國培養出大量的專業素養過關的人才來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將聲音的想象與設計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從事和服務于影視以及相關的產業中。
一、《音效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社會的不斷建設與發展極大的豐富了《音效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在目前錄音藝術與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中,《音效設計》課程的學習通常在大一學年第二學期展開,主要以訓練學生對音頻素材的處理和憑拼接能力為主。與傳統的課程模式不同,《音效設計》課程極大的延伸了教學的周期,避免了因學習時間簡短而導致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的情況,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但是在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學方面的不足,嚴重制約了該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第一,學生的專業素養不足。音效設計的過程是對各種音效進行綜合運用和設計的過程,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很多細節性的內容。就以簡單的腳步聲為例。人穿什么鞋子,走路的方式如何,節奏怎樣以及行走的環境都會影響到音效的,導致音效發生變化。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在進行配音時,通常會忽略這些音效元素,只是簡單的將腳步聲和視頻中行走的人的動作配在了一起,無法配出理想的效果。相位處理能力不足也是學生專業素養不足的具體體現,聲音在某些方面與視頻存在著相似性,也會因為位置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但是學生在實際的配音設計過程中,卻并不能有效地將相位處理融入到設計的過程中。比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火車進行配音時,學生可以根據火車的遠近而進行聲音強度的調整,但是卻忽略了聲音頻率的變化,無法更為有效地進行配音。再比如學生在對樓道中行走的人進行配音時,人行走的聲音會因為聽者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導致聲音產生轉變,無法體現出教學的效果。此外,對于音效設計而言,背景音樂是學生無法忽略地重點內容,在進行配音設計時,需要學生根據實際的需求,為視頻配上存在于畫面外的音效。比如音效背景可以是自然的、幸福的、抑郁的、恐怖的以及虛幻的等,需要利用背景音效設計去體現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
第二,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融入不足。對于《音效設計》課程而言,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種音效素材,借助各種效果器的幫助,實現對聲音的設計與運用,需要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地將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2]。但是就當前《音效設計》課程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一些專業相關的課程比如《游戲音效設計》、《動漫音效設計》等課程融入到了《音效設計》課程中,在豐富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強度和教學難度,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更多的教學時間集中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講授層面,無法有效地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聲音想象能力和設計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影響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升,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二、《音效設計》課程教學中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融入對策
1、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效設計》課程是在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而建設的。在建設的過程中將《游戲音效設計》、《動漫音效設計》等多門實訓課程進行了整合,極大的提升學學生的學習強度和學習難度。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的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講授會讓學生感受到一定的難度,進而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和畏學的心理,為了確保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入,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降低課程的教學難度,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3]。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經典的動漫或者影視視頻展開教學。以電影《敦刻爾克》為例,在電影中有這樣的一幕,兩名英軍士兵在撤退時發現一名幸存的戰友,在幫助戰友進行撤退時,電影用簡短而明快的弦樂單音連奏,來烘托氛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學生觀看電影片段前要求學生通過對電影視頻的欣賞,列舉出電影中所用到的音效類型,以問題為導向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將音效和畫面結合起來
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聲音的想象和設計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將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展開教學,利用直觀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理解,逐漸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比如學生在對視頻中火車經過人群的過程進行配音時,學生就應當將自己想象成人群中的一份子,想象火車由遠到近的過程中,從聲音的強弱效果和聲像等多種角度進行調整,使之能夠更加清楚、真實地的刻畫出整個火車經過的過程,從而提升整體的配音效果。對于音效設計而言,圖像是聲音設計的重要依據,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尊重圖像,學會利用圖像,實現對各種音效素材的有效運用。
3.引導學生發揮自身對聲音的想象主動進行音效的設計
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發揮自身對聲音的想象能力,主動的進行音效地設計,逐漸提升學生對各種音效素材的運用能力。在學生的課程學習中,學生依據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逐漸地掌握了Nuendo與SF,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
4.設置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想象和設計
為了確保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課程內容的探究和討論,幫助學生鞏固課程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4]。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部分的音效素材,讓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課程內容對音效素材進行加工,使之能夠呈現出特定的效果。比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段流水的聲音,讓學生將這段流水的聲音利用音效器,使之轉變為溪流的聲音或者水管中的流水聲。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特定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進行根據視頻的內容進行配音。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地利用效果器為視頻配上合適的音效,必要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為視頻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效。比如在《貓和老鼠》這部動漫里,湯姆貓經常會與各種器物發生碰撞,而導致湯姆貓出現眩暈的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配出貓和不同器械發生碰撞的聲音以及湯姆貓發生眩暈的背景音效。利用具體的教學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的要求,讓學生可以綜合地利用各種音效素材以及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能力。
5.對比研究,提升學生對不同效果器的理解程度
不同的音效器在對聲音的調整程度和調整效果上會存在不同的區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對不用音效器的使用效果對比,利用對不同音效器的對比研究,提升學生對聲音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對聲音想象與設計能力的提升,逐漸提升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音效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
總結:
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是學生學習《音效設計》課程的專業基礎,也是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升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重視,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聲音的想象能力和設計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讓學生的發展能夠滿足于國家于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需求,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魏子凌.電影《星際穿越》的聲音設計[J].影視制作,2019,25(6):81-85.
[2]駢韻頔.關于《音效設計》課程教學中融入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13):96-97.
[3]徐小舒.電影《敦刻爾克》聲音設計的藝術[J].藝術科技,2018,31(10):74.
[4]張瑩,沈希辰.淺談VR電影的聲音設計思維[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6(2):211-214.
[5]蔣長清,Sibelius軟件在多聲部音樂寫作中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張李子.中國電子音樂創作特點及其發展[J].戲劇之家.2015年24期
[7]段婉寧.有聲時代以來電影聲音設計與制作方式演變歷程探析[J].電視指南.2017年18期
[8]張夢卿.噪音同樣可入樂:聲音設計的可能性[J].藝術與設計,2018年06期
[9]王海粟,淺析網絡游戲聲音設計在網絡游戲傳播中的應用效果[J].商業故事.2017年10期
[11]張建榮.國際制作視野下的電影音效設計探究[J].現代電影技術.2017年06期
[12]劉軼.淺析音效在影視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9年20期
作者簡介:王玉(1980.03-),女,漢族,江蘇常熟人,教師,講師,研究方向:音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