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冬 張依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方法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新時代社會價值觀的發展,這時候就需要引用新時代數字傳媒,它不僅可以很好的滿足當下文化的需,還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工作帶來了許多機遇,同時也有許多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個人社會,國家這三個不同的角度對文化進行指導和治理,它對提高社會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價值觀念和國家戰略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重點探討了如何更好的利用數字傳媒,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時代數字傳媒
現代化數字傳媒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工具和媒介,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它的身影,與此同時,在政治,經濟以及教育方面也都會用到它。隨著數字化傳媒的產生與發展,他已經完全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為其帶來了許多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如何更好更準確的認識數字傳媒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影響,如何更有效的判斷其優點與缺點,探索出一條最有效的途徑,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也就成為了當下思政教育教師最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一、現代化數字傳媒對思政教育的影響
時代特性是數字傳媒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十分顯著的一個特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在學生之間的應用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也變得十分廣泛起來,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機會,但是由于其被過度的娛樂化與商業化,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了許多麻煩和挑戰。
(一)、增加了傳播范圍
近些年來,由于現代化數字傳媒的發展,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之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教師通過具體的圖像,視頻,文字的加快了相關知識點的教授速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能夠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知識所指定的特定場景,與此同時,他也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從實踐式的教學拓展到虛擬化的教學。隨著數字傳媒的應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極大程度的利用數字傳媒,方便快捷等優點,將大量的知識點,準確的表達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在課堂之上,而是傳播到更大的范圍之內,使得每一個高校學生在數字傳媒的作用之下,都能受到相應的思政教育。
(二)、強化了信息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與傳統傳媒平臺不同的是,現代化傳媒平臺更加注重用戶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現代化傳媒平臺的傳播速度比之前要快上許多,在覆蓋范圍和傳播深度方面,也增加了許多。通過對現有的一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思政的教材資料,教輔資料,一些名言著作經典案例新聞時事等大量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再通過傳媒工具,從而實現了知識共享。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拓寬了他們的基礎知識面,強化了他們的教學基礎,可以為他們所教導的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教學內容,對于那些高校的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生而言,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資源。除此之外,由于數字化互動平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他們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等進行一些交流與討論,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三)、改良了傳播信息的工具
數字化傳媒之所以能夠在今天被廣泛的應用,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快捷。通過一些移動通訊的設備或者計算機高校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有效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教師和學生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重要的時政信息,這無疑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學習資源。經過數字傳媒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的學生還可以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關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人物或者時政人物,從而即時更新個人知識儲備,有效提高相應的政治素質。
二、數字媒介參與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探討
由于目前我國沒有相對成熟的教育模式,而且數字媒介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因此,本文主要結合一些高校的實際情況,從教育角度出發,從而提供一些提升方法。
(一)教育與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利用大數據和多媒體的便利性,從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的準確性和覆蓋面廣。在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過程之中,要受眾群體的數據反饋,更需要進行精準的定位對一些群眾的認同分化的格局有所了解,這也就需要利用到大數據等技術的準確性,從而有效確保思政教育的精準傳播。另一方面,我們要將現代化傳媒與傳統傳媒進行有效統一的結合。除了充分利用傳統的思政教育載體之外,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傳媒社交平臺,出自廣播電視臺,自媒體等多種形式,從而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互補,從而促進思政教育的智能化,進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
數字化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條件和動力,對提升國家的競爭優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各個國家都紛紛響應了數字化,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改革。因此,整合現有的資源,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統統共享平臺已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整合,對教育的潛在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二是要推動信息化數據庫的建設,通過加強各個平臺之間的交流,從而有效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一體化共享平臺。國家也應當大量投入研發經理和研發經費,普及移動設備,打破空間限制,使得每一位公民都可以進入到數字化教育平臺之中。
(三)、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
數字化媒介中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而是在個社會環境之中。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傳媒平臺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他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的提升。首先,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充分意識到這個事情的重要性,改變自己的觀念,從而有效地推進教育工作的進行。然后加強監督工作,對那些發布不良信息和違法信息的人進行依法逮捕和處罰,使得每一項行動都能更順利的進行下去。最后,作為大眾傳播的工具,應當盡量減少來自社會陰暗方面的傳播以及報道,多傳播報道,那些社會上存在的良好行為,從而引領大眾營造一個文明和諧的數字媒介環境。 參考文獻:
[1]孟琦.數字傳媒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及應對[J].新聞戰線.2015(04)
[2]沙占華.“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1)
[3]孔文軍; 黃體銳.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1)
作者簡介:
【1】陳雪冬,女,漢,1993年11月出生,重慶永川人,現就職于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2】張依,女,漢,1996年7月出生,重慶永川人,現就職于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單位所在地:重慶市永川區,郵編: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