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凌俊
摘要:融媒體時代為高校新聞宣傳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融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新聞宣傳模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全面融合,能夠使二者優勢互補,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可以提高高校新聞宣傳的質量,也能提升高校新聞的對外傳播力。因此,在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需要做出轉變以提高自身傳播力。本文通過分析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闡述了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應該如何提升對外傳播力,以期為促進各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健康發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高校新聞宣傳;對外傳播力
目前,隨著科技不斷深入發展,宣傳模式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技術、移動設備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主要媒介,融媒體的強勁發展,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對高校傳統的新聞宣傳工作發起了強烈的沖擊[1],因此,高校需要順應新時代的媒體模式潮流,加強融媒體發展理念,探索能夠提升自身傳播力的有效對策,讓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精神支柱。
一、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面臨的挑戰
(一)傳統媒體問題暴露
目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暴露了傳統媒體的諸多問題。報紙、廣播和電視的受眾率下降,削弱了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同時,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學校官網以及電視臺,采用的傳播方式依然是通過主持人進行采編,做成節目,并向受眾傳播。但這種傳播方式具有局限性,傳播內容單一化,媒體受眾固定化,不利于提升對外傳播力。
(二)傳播渠道單一
在傳統的媒體時代,高校師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單一,主要通過紙媒等傳播方式,選擇面窄,因此官網和校報最為學校的官方渠道,成為高校的主流媒體,處于信息傳播的中心,具有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但年輕的師生群體更傾向于使用移動客戶端獲取信息,高校新聞宣傳渠道過于單一,縮小了傳播范圍,媒體的傳播力也隨之降低,目前高校新聞宣傳的形式已無法滿足大部分師生的信息需求,成為高校新聞宣傳的瓶頸。
(三)高校宣傳人員能力不足
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對于從業學生的業務能力要求比較高,但是大學生缺乏新聞宣傳經驗,對于新聞理論知識的掌握較為淺薄,理論與實踐能力都不足,對國家政策、社會狀況了解也不夠深入,無法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新聞宣傳。大學生在校主要以學習為主,對于高校新聞宣傳的態度并不認真,甚至只是為了評獎評優,缺乏新聞宣傳的責任感,對于新聞宣傳工作動力不足,并且部分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大學生只是扮演指導老師的助手角色,對學生的定位十分單一。新聞宣傳工作也是講究團結合作的工作,但現在大學生個性化特征明顯,團結意識、責任意識都很薄弱,負責高校新聞宣傳的組織人員流動性較大,為新聞宣傳帶來不確定因素。
二、高校新聞宣傳如何提升對外傳播力
(一)改變高校傳統新聞宣傳模式
即便目前融媒體時代不斷發展,也并不意味著傳統媒體會被社會淘汰,傳統媒體依然具備新媒體不具備的優勢,例如傳統媒體下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和權威性,高校可以充分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擇取二者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實現信息共享。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互聯網渠道已成為大部分受眾獲取信息的選擇,因為互聯網渠道上的信息內容具有時效性,而且不受空間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查閱。因此,在融媒體背景下,高校可以依據師生對新媒體的依賴,轉變新聞宣傳方式,建立官方的新媒體平臺,發揮新媒體時效性、速度快等優勢,提高自身的傳播力,同時注意確立自身在校內主流媒體的權威地位,以保證平臺上的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2]。融媒體時代下,高校科學合理地轉變新聞宣傳模式,利于拓寬傳播范圍,從而提高對外傳播力。
(二)找準新聞宣傳支撐點
對于更具創新和價值的新聞信息,融媒體能做出更迅速的反應,因此融媒體背景下的高校新聞宣傳在新聞策劃階段就必須考慮新聞內容的創新性。在一項活動的新聞宣傳策劃階段中,要注重選擇更具價值的新聞線索,此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廣泛影響力。將新聞宣傳與整個活動過程結合起來,進行系統性的策劃和思考。比如,江蘇省某個高校的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了“愛心壹站”的項目,同時確定了這個項目的創新性并與市級電視臺進行互動,通過市級電視臺宣傳這次活動,還受到央視的關注并做了一分鐘左右的專題報道,提升了新聞宣傳的對外影響力。
(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宣傳隊伍
高校需要對新聞人才進行專業化培養,新聞宣傳隊伍中的學生必須具備最基礎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流暢的聽說讀寫能力等,從而適應新聞宣傳崗位的要求,這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高校可以利用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讓學生積極加入。同時,高校可以以班級為基本單位,將每個班的宣傳委員組建起來,成立校內的融媒體中心,負責學生日常的學習、管理等事項的宣傳。除此之外,指導教師需要展開新聞基本功的訓練,訓練學生的新聞寫作、新聞現場報道、新聞攝影等基本功,這樣會有效提高高校新聞宣傳隊伍的專業素養,使高校新聞宣傳更專業,從而提升傳播力。
(四)打造新聞宣傳多功能載體
高校可以成立融媒體中心管理各個負責新聞宣傳的組織,實行新聞采編一體化,稿件、圖片素材可以流動,打造“新聞廚房”,并且對其中的新聞素材進行篩選,這樣使得信息的處理和加工會更加高效,但指導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的專業化培訓,在學生發表宣傳內容之前,讓宣傳隊伍中的學生相互評稿,進行虛擬發表,審閱合格的稿件可以發表在校內媒體平臺上。這樣在高校處理新聞素材的同時,也防止學生因經驗不足而出現失誤,從而提高高校新聞宣傳的傳播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聞宣傳在各高校的工作內容中占據重要部分,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對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對高校的新聞宣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新聞宣傳目前面臨著巨大挑戰,因此需要積極探索融媒體背景下提高自身傳播力的新途徑,讓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進行,以提升傳播力。
參考文獻:
[1]丁蕾.融媒體時代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轉型的路徑[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0(3):48-52.
[2]許倩倩,黃小龍.融媒體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新思維[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