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區治理又是基層治理中的重要環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 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是提高社區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對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探索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困境,并提出合理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黨建引領 ? 社區治理 ? 困境 ? 路徑
社區治理是基層治理中的重要環節,提高社區治理效能,即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目標,也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1.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重要意義
1.1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是完善社區治理結構的關鍵之舉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因此推進社區治理,最核心最關鍵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以加強服務性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切實提高黨的引領力,從而提高社區治理效能。
1.2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是應對當前治理難題的必要一招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給社區治理帶來了很多難題,而要想提高社區的治理能力,單純依靠社區自身的力量是難以達到的,因此必須發揮黨組織的優勢,調動社會組織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建設,更好地服務群眾,不斷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從而凝聚人心,促進社區和諧發展。
1.3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是夯實群眾基礎的有效手段
十九大黨章明確指出,基層黨支部擔負著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因此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統籌好社區資源,凝聚起群體合力,能夠更好地處理社區的各項工作,實實在在解決老百姓遇到的問題,從而使人民在社區生活地更方便,不斷提升其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更有利于建設和諧社區環境。
2.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問題與困境
2.1社區黨建浮于表面,難以深入居民生活
目前,部分社區黨組織引領力不夠,未能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同時部分黨組織依然延續傳統的黨建內容及方式方法,未能結合社區實際,甚至與實際需求不相符合;一些社區干部較少下基層了解群眾困難,不作為、不擔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重形式多于內容,把表面文章做的很好,但卻不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2.2陣地建設有待加強,服務載體創新不足
部分社區對基層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在黨組織陣地的硬件、軟件建設上仍有欠缺,未能很好滿足居民多元化的需要。一方面,隨著城市社區的智能化發展,傳統的服務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軟件建設上,缺乏專業的社區人員,一些社區還存在著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在編人員老化,社會化用工受待遇影響主動性缺失等問題。
2.3職能定位仍需明確,發揮政治組織優勢
一些社區的黨組織職能定位不清,將發揮領導作用等同于替代作用,過多地參與社區具體的事務,缺乏服務理念,社區其他主體往往處于被動的境地;而有的社區黨組織在管理時卻過于形式化,缺乏政治站位,工作重心僅滿足于執行上級黨組織的安排。
2.4整合力量能力不足,群眾參與意識不強
一來,社區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深入群眾、動員群眾不夠,往往會降低居民對黨組織的認同感;二來城市居民間人情關系較為冷淡,缺乏對彼此的了解,無法達成治理共識,再加上城市人口的流動性,居民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層次,受文化水平、價值理念的影響,對參與社區治理會有不同的認知,難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就更難提高主動參與治理的意識。
3.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路徑選擇
3.1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優化黨建引領領域
社區黨組織首先應將黨建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到實處,避免出現黨建工作形式化、行政化等問題;其次組織好社區活動并引導社區主體形成良好的參與意識,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能力;最后鼓勵社區黨員干部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積極下沉工作,優化社區服務。
3.2以人民至上為引領目標,增強黨組織服務力
首先下沉治理重心,強化社會組織、居民的主體地位,調動其積極性;其次提高黨組織的服務意識,讓黨建工作落地生根;最后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和水平,在陣地建設上充實軟硬件,優化服務功能,定期對社區工作者進行文化知識、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
3.3不斷完善統籌機制,解決治理薄弱環節
首先完善制度建設,創建相應的治理制度和黨建引領機制;其次社區黨組織應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支持和資源的保障,確保職責到位;同時增強社區智能化治理方式,實現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最后加強社區應急治理能力,健全應急治理機制,力求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有所防范,有所準備。
3.4促進多元主體參與,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增強居民共同體意識,提高其參與意識。二是發揮社區單位作用。只有建立起共聯共生的工作機制,使社區事務與單位利益有所銜接,并通過監督機制加以保障,才能使社區單位更好參與社區治理。三是引導社區黨員參與。強化社區黨組織對當地黨員干部的領導,鼓勵能力強、有時間、積極熱情的黨員配合黨組織參與治理工作,使工作真正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汪曉勤,張立平.基層黨建“有力度”社區治理“有溫度”[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2):38-39.
【2】王昌鋒.城鎮化進程中城市社區治理創新的思考[J].低碳世界,2020,10(11):95-96.
【3】江國華,劉文君.習近平“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理論釋讀[J].求索,2018(1):32-38.
【4】賈志科,羅志華.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J].晉陽學刊,2020(3):109.
【5】劉鑫.以基層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創新[J].人民論壇,2019(21):80–81.
【6】宋黔暉.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的路徑[J].中國黨政干部壇,2019(2):49–51.
【7】李浩,原珂.新時代社區黨建創新:社區黨建與社區治理復合體系[J].科學社會主義,2019(3):76–83.
【8】楊妍,王江偉.基層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現實困境、實踐創新與可行路徑[J].理論視野,2019(4):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