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幼兒教育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成為重要工作。在農村,自然資源多種多樣,幼兒美術教育活動開展將更加豐富多彩,為幼兒創造性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本文將就此進行具體探究。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資源優勢;創造性
農村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對于開展教育活動有著非常積極意義,而且幼兒本身就對美術有著濃厚興趣,依托農村更加自然化、生活化的教育資源,可以加速培養幼兒創造力,增強美術學習的活力,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提升對生活的熱愛。
一、走進自然,開展豐富的美術欣賞活動
(一)觀察實景,發現自然之美
農村的自然景色、山野風光是城市所沒有的,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帶領幼兒走出園區,親自領略近在咫尺的自然之美,給幼兒帶來更多靈感。比如,春天的時候,讓幼兒親自摸一摸嫩綠的小草和麥苗,聞一聞小溪邊上的野花,找一找林中各色叫聲的小鳥,如同走入了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讓幼兒們盡情觀察、感悟。還可以組織開展野外放風箏、捉蜻蜓活動,盡情釋放天性,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二)結合農村實景,欣賞大師名作
美術鑒賞是幼兒美術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僅停留在課本上,觀察圖片和視頻,無法真正領略作品的創作意圖和內涵,更無法提升幼兒創造性,只有帶領幼兒親自體驗,才能有感同身受的效果。比如,在欣賞《拾稻穗》這一作品時,可以帶領幼兒到田野中秋游,幫農民伯伯拾一棵稻穗,為他們送一瓶水,與他們親切地聊幾句,體會他們通過自己辛勤勞動,獲得甜美果實的喜悅之情?;氐桨嗉壓螅層變夯貞涀约簞趧拥那榫?,再結合作品,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然后讓幼兒結合自己所思所想,創作一幅關于秋收的畫作。再比如欣賞《星月夜》這個作品時,作品中的星空運用了較為夸張的手法表現,比如,螺旋的線條,旋渦般的云團??梢哉埣议L配合完成此次活動,陪同幼兒在夜晚的家中,觀察星空,回到班級后,教師與幼兒先聊一聊看到的星空,讓幼兒敞開想象,自由表達自己的感悟,然后提問:“除了畫中這些元素,你覺得星空中還應有什么呢?”“你覺得畫中什么最吸引你,為什么呢?”帶著這些問題,幼兒再次觀察畫中的色彩旋渦、各種線條,結合自己對星空的觀察,切身感悟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
二、創設自由的教育環境,讓幼兒敢于創新
(一)尊重幼兒的表達
幼兒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非常敢想、敢說,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空間和自由度,并給予贊賞鼓勵。比如,幼師讓畫水中的魚兒時,一名幼兒畫出的魚兒非常活潑、靈動,但上顏色時,卻涂成了黑色,把周圍的水草、石頭涂成了五彩的顏色,而其他小朋友的魚兒都是五彩繽紛的,很漂亮,教師問他為什么這樣涂,他說,“我喜歡黑色的魚,石頭也可以有五顏六色的呀”,隨后指了指班級中的一個角落,教師發現了角落中的魚缸,里面的魚果然是黑色的,而且浴缸中人造石果然是多種顏色的,教師隨后表揚了這名小朋友,并讓其他小朋友也向他學習。幼兒只有在寬松、自在的教育氛圍下,才能盡情觀察周圍景物,更大膽地創作,為培養創造力創造良好條件。
(二)提倡個性發展,相互學習
對于幼兒不同的個性要予以尊重,而且幼兒的繪畫是充分個性化的,幼兒之間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每次完成創作,可以將作品張貼到“作品板”上,讓幼兒自己說說“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畫”、“你覺得這幅畫哪里好”,然后讓幼兒之間相互點評自己的作品,從中思考、學習,發現不同畫作的新意,從而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
三、發掘更多美術課程資源,激發幼兒創造力
(一)活用身邊素材,激發想象力
農村有很多隨處可見的美術素材,比如,田間的秸稈、院子中的樹葉,溪邊的鵝卵石等等,可以帶領幼兒搜集這些素材,然后帶到班級中,創作各種美術作品,將勞動與美術創作結合起來,寓教于樂,提升美術教學效果。比如,在《樹枝添畫》的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撿來的各種形狀的樹葉,涂上顏料,在紙上印畫,然后依據印出的樹葉,發揮想象,添加其他內容,形成完整的作品,最終幼兒們創作出了非常多有趣、好玩的作品,而且素材都取自身邊,鍛煉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創造力。
(二)命題形式,讓幼兒自由創作
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通過適當的命題,讓幼兒創作思路更寬闊,激發對美術的熱情。命題最好貼近幼兒生活,更能增強體驗感。比如,按照季節設計出一些主題,“春天的顏色”、“春日暢想”、“夏日陽光”、“吃西瓜”、“金黃的田野”、“樹葉的去向、“果實的秘密””、“堆雪人”、“過新年”等等。每一個主題創作前,都組織幼兒到野外游玩,感受四季景觀,然后再發揮想象自由創作,創作中教師根據需要給予一定幫助,最后結合作品,給出恰當點評,讓幼兒從構思到創作都能學到美術知識,活學活用,使創造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
(三)獲得家長支持,共同培養幼兒創造力
家長是幼兒最早的啟蒙教師,在農村,家長對周圍環境更加熟悉,為幼兒探索自然、親近自然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此,可以讓家長也參與到美術教育活動中。比如,開展“與父母同游”、“看畫展”等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美術創作,共同鑒賞美術作品,使幼兒的美術創作更加具有活力。而且幼兒平時與家長待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可以由家長帶領幼兒觀察家中的小動物、村中的大樹、路邊的花朵等等,記錄生活的點滴,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創造力
結束語:
農村地區有著城市無法比擬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這些都為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利用這些觸手可得的資源,結合美術課程,大膽開展美術教育活動,使幼兒的美術創作思維真正得到啟發,增強對周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夠將內心的想法大膽、自由通過美術創作展現出來,不斷提升自身創造力。
參考文獻:
[1] 王嬌. 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活動[J]. 軟件(電子版),2020(1):187,196.
[2] 張麗琴. 農村幼兒美術教育中本土資源的利用[J]. 甘肅教育,2020(8):185.
[3] 陳美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背景下開展農村幼兒園美術教育[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