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十分必要。本文結合高校學生、基層群眾、黨員干部和各行各業的人群認知特征,試圖探究出具體情況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路徑。同時,在基層黨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要形成一系列是否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考核體系。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當代思考
前言:目前,一些群眾對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一定誤區,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具有專業性,一般是黨員、高校學生、高級知識分子才學習該理論,和自己無關。而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大眾工作學習等方面密切相關,故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十分必要。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必要性
1.提高群眾哲學素養。即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來提升群眾正反兩面看問題、結合自身情況反思問題、通過表面看實質的能力。大眾只有具有了這樣的能力才能生活更幸福、工作更高效、能力更出眾。
2.是確保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進一步融合的保證。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完全融入到了人民大眾當中,才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地指導了我的發展,也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有更強的生命力。
3.是有效緩解我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存在的矛盾主要是人們對精神文化、物質文化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如何解決人民精神需要、物質需要方面具有一整套理論。將其大眾化后,大眾能夠在理論指導下實現自我滿足。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大眾化的途徑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共產黨有力武器,其大眾化必須要依賴基層黨組織,能夠通過基層黨建活動不斷地將其輸送到大學生、基層群眾、黨員干部以及各行各業當中。
1.高校黨建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普及,大眾自然包括了千千萬萬大學生。在高校當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于抓住“課程思政化”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擺脫傳統死記硬背學習方式,要讓學生不僅可以深入理解理論,還能在學習當中應用理論,善于利用其來分析自身未來發展方向,還能對社會各類事件擁有自己獨到的觀點。要在學生職業規劃當中體現理論解決規劃問題的能力。例如告訴學生們方法論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在職業規劃上可以帶領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明確未來要走上崗位的勝任力標準,根據該標準來反觀自身,便可以獲得學習方向。這便是通過科學實踐尋找成長路徑,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具體運用[1]。
2.基層群眾靈活具象的理論學習。基層群眾是大眾組成主體,提高這部分人哲學素養十分關鍵。當群眾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會通過方法論去認知事物,并用其來解決矛盾,避免了彼此矛盾激化。因為基層群眾文化素養、理解能力限制,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要和他們存在密切關系的事物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他們理解它的內涵并掌握它。例如對于企業管理人員在企業管理當中既要衡量職工理論能力,還要觀察其工作能力以及具體業績來量才而用。這便是學習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后對實理結合正確的認識。而基層員工也要善于在實踐當中去學習技術,能夠扎實地應用技術,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自身具有不可代替性。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理論生動的體現。
3.黨員干部以實理結合方式展開理論學習,并能夠主動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即黨員干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過程里能夠自利利他。這也是共產黨與其他政黨不同之處。我國目前已有9514.8萬黨員,其同樣也是大眾的有機組成。黨員干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因為他們通過黨支部學習活動能夠不斷內化理論,提高本身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時代還需要黨員深入到基層,能夠于群眾交流當中不斷地去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也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一條路徑。每一位黨員都是一個宣傳站、講解站,一個人能夠影響5個人,就會有4.5億人口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當然,這也有賴于黨員干部積極地去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去觀察群眾、了解群眾并且總結基層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給出解決方案。而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效性,將會直接決定九千萬黨員干部能否擁有理論自信[2]。
4.各行各業結合行業特色展開理論學習。要積極地鼓勵基層廣泛建設黨支部,讓黨支部融入到各行各業,同時在黨支部不斷宣講下也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融入到各行各業。在帶領行業人員學習該理論時,有必要結合行業特色來展開。例如服務行業需要積極地去面對被服務對象展開意見收集,并根據意見調整服務方案。這樣的實際意見調查取證,避免了主觀認為導致的局限性。這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念。又比如電力行業同樣是在不斷實踐總結當中找到電損源于線纜導電性能低、盜電現象嚴重、設備損壞頻繁等。這也說明為了保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地融入各行各業,需要黨支部能夠融入到業務當中,必須要了解業務組成、技術特點,這樣才能做到內行教育內行,這才容易被員工所接受。演藝界必須要結合自身具有的意識形態屬性去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明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通過塑造各種角色去對群眾形成教育,避免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演繹形式。教育行業能夠結合本身育人特點來展開學習,要善于迎合時代改變教學理念,以動態發展觀來看待問題,能夠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做到靈活教學科學滲透[3]。
5.要建立嚴格的考核體系。即黨支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當中積極建立考核體系,要求企業各部門、高校各教學組、各行政單位都能夠完成學習指標。并且能夠推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辯論會、討論會,并且要對這些活動形成考核,要求活動必須有成果,避免過去的形式主義。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必須要通過廣泛路徑去實現,除了高校黨建之外,還可以通過企業黨建、基層黨建等來具體落實。在落實過程里必須要結合受教育者所在行業的特點來展開,這樣可以確保群眾學以致用。最為關鍵的是發動九千萬黨員去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將他們打造為播種機、傳播站,其效果必然非常明顯,將為我國群眾哲學思維提升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賈攀娜.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當代思考[J]. 2021(2016-17):53-53.
[2]任阿娟, 張仲華.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內涵,必然及其著力點[J]. 2021(2012-4):37-42.
[3]高宏星.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當代審視[J]. 2021(2010-2):117-120.
作者簡介:馬夢潔(1992—),女,陜西渭南人,中共西安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