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燕
【摘要】現(xiàn)在,語文教學處在尷尬的境地,它與生活的脫節(jié)讓中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削弱了當代青少年應用語文的能力,時代急切呼吁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親近生活,把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在語文學習中懂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關鍵詞】生活、走近、心靈
不少學生和家長曾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初中階段應該怎樣做才能學好語文?”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記熟文言文,寫好作文,基本上不會差到哪里去。”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真為自己當時的回答而感到羞愧。我只管給學生套上應試的枷鎖,卻忘記了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
語文教學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如果語文課堂上的設計只停留在讓學生識記與課文有關的一些文學常識、生字詞,或者要求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內(nèi)容,還有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特色等,這樣的話,我們只是注重了人文性的教學,而工具性的目標還要求我們語文老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以課文為例子,帶動實踐,使語文真正成為“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讓語文教學立足生活,親近生活,為現(xiàn)實社會生活服務。
一、語文教學走近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位哲人說過,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帶給我們不同的情感體驗,而這些情感體驗的積累又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jīng)驗,人必須貼近生活 、融入生活才能更快地成長。而語文教材中與現(xiàn)代社會有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幾乎沒有反映青少年(中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這明顯與中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接受新知快,對這世界充滿了疑問和探究的特點相左,久而久之,語文課會令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假、大、空,看到魯迅、孔子就感到面目可憎。
二、語文教學走近生活的幾點做法
1.走近學生的視聽世界
由于教師年齡與學生存在差距,其思想、興趣、價值取向與學生疏離,對學生因為特定時代、環(huán)境、傳媒、思潮而形成的精神特征不理解或不屑于理解。一些中學生愛看電視劇,而此類電視劇多因藝術粗糙,常為教師不屑,一些學生愛唱的流行歌曲,許多教師聽也沒聽過。
這樣的老師會因對學生的缺乏了解和尊重而被學生疏遠,這樣的老師也很難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生活現(xiàn)狀拓展教學,而我的做法卻恰恰相反。
例如:我校每周星期五都舉行“歌聲滿校園”活動,每每那個時刻,我都會靜靜地坐在教室里和學生們一起聽他們喜歡的流行曲,盡管我聽不懂那些曲風,我也不喜歡那些旋律,但我還是認真地聽,一遍沒聽清,我還回家特意下載那些90后的歌曲多聽幾遍,努力地在每一首歌上尋找亮點,然后偶爾跟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對這些歌曲的藝術鑒賞,真誠地贊美一下學生接受新知的能力很強,學生會驚異于自己的老師,居然與他們的心貼得這么近。做好了這些鋪墊以后,下面轉入正題的工作就很好做了。
例如你可以通過周杰倫的《蝸牛》,要求學生賞析其中的歌詞,品味里面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馬上讓學生用這種寫法來習作訓練或者進行模仿性的口頭語言表達,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用語文。同時,也可以由此延伸開去,把老師自己喜歡的歌也介紹給學生聽,以我為例,就推薦了《虞美人》《明月幾時有》等比較優(yōu)美動聽的歌給他們聽,重點是里面的歌詞就是古代的一些優(yōu)美詩詞,學生聽了后會感到原來文言文也可以這么有趣!這樣就輕易地使語文教學走進了生活視聽中。
2.走近學生的娛樂世界
20世紀末產(chǎn)生的網(wǎng)絡這個世紀嬰兒,把你與全世界聯(lián)在了一起。“網(wǎng)上聊天”“下載信息”“網(wǎng)友” “電子郵件”“個人主頁”這些新新詞匯,在不同的膚色的人的舌尖上跳動。網(wǎng)絡具有如此無窮的魅力,對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極其強烈,精力又處于旺盛時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充滿了無可抗拒的神奇力量,一個個網(wǎng)站就像一只只誘惑的手,拉扯著學生易動的心。
在這樣的趨勢下,對待中學生上網(wǎng),一味禁止是行不通的,應該要正確引導。例如學生喜歡上網(wǎng)下載歌曲電影等,我們班學了《狼》之后,我引導學生上網(wǎng)搜集連續(xù)劇《聊齋志異》來看。還有,我舉辦了一個“搜集資料大比拼”的活動,每周五晚上放假前布置好下周要上的課文,然后讓學生回去搜集相關音像資料,圖片資料等,例如搜集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的視頻,例如搜集口技的表演視頻,例如搜集黃河的圖片等等,這些既滿足了學生上網(wǎng)認知未知世界的欲望,提高了他們搜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對課文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舉多得。最后我還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評比,評出“搜集資料之星”。這樣學生就會真切地感受到語文與自己的生活靠得這么近,在娛樂中也可以學習語文。
3.走近學生的語言世界
90后的學生,喜歡寫火星文,喜歡用網(wǎng)絡語言來表情達意,動不動就“雞凍”或者“有木有”他們的出發(fā)點很單純,只是覺得好玩,但是我擔心長此以往,他們會漸漸忘記了自己的祖國文字,自己的祖國語言。為了引導他們,我同樣大膽地走進了他們的語言世界,有一次,我鼓起勇氣用了火星文來給他們的作文批語,結果三分之二的學生沒看懂,叫得苦苦連天。我借此機會舉辦了一場辯論賽,要學生自由組合,成為正反方,辯論網(wǎng)絡語言的利與弊。從中學生不僅在辯論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真正在生活中用語文,還告訴了他們網(wǎng)絡語言的危害性。從此他們明白了,雖然這是生活,卻與語文密切相關。我還乘著這一股風,講授了《最后一課》,學生有了之前的生活體驗,就不難理解國語的重要性了。
4.走近學生的作業(yè)世界
現(xiàn)在的學生作業(yè)無非是作業(yè)本、練習冊,傳統(tǒng)式的假期作業(yè)因其題型單調(diào)、缺少鮮活性和信息量已不能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該換個方法布置作業(yè)了。這學期,我試著給學生布置一些新穎的假期作業(y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
①記錄假期中發(fā)生的一兩件社會事件并表達自己的看法。
②寫一兩則自己的格言,作為座右銘。
③自擬題目,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題材、體例不限),表達某種情感。
④與家人共同完成一件事,寫出自己的感受。
⑤打電話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問候,語言要得體。
總之,語文課堂要立足生活,親近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真切地走近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愛語文,用語文,才能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讓語文課堂真正地開出了燦爛的生活之花!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下冊
[3]《讓語文教學走近生活》.趙秦乙
[4]《親近生活,親近學生,就是親近語文》.郭西合
[5]《網(wǎng)絡讓語文課堂更精彩》.楊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