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初
摘要:自雙減政策實行以來,如何有效地解決小學語文教育現狀中的一些問題已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本文以我國小學教育實施雙減政策為背景,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更加貼合雙減政策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向。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教學;教學現狀;教學方向
國家雙減政策實施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采用原有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已難以達到當前社會需求水平,且由于小學生的整體情況又與過去小學學生的情況有所差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果不佳,為尋找改善這一情況的有效措施,以下將對我國小學語文當前教學現狀及雙減政策的目標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與雙減政策的簡要闡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中存在的誤區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在主要的教學誤區有三個。第一個誤區存在于教學課程實施中,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新型教學方式的引入,新型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合應用還未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因此,傳統教學方式仍占據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地位。然當今小學學生由于過早地、長期地接觸網絡,其思想成熟度與個體性意識強度都遠遠超過以往小學學生,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形式對于當今小學生而言,過于刻板、無趣,而嚴格、壓抑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也讓小學學生難以完全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導致小學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與理解的效果較差,導致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出現嚴重問題。第二個誤區存在于教學目標上,近幾年,我國正大力推行新課標的改革普及工作,許多地方教育部門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鼓勵小學,中學,高中等學校對課程進行改革。而在部分學校中,一些教師對于課程目標的設置完全遵從新課標改革的要求,未全面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對于部分學生而言,課程教學所設計目標較低或較高,無法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全體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均得到恰當的培養。此外,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仍側重于讀寫能力的培養,對于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仍無法達到新課改要求,課程內容及課堂環節的設置多圍繞知識傳授,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再加上小學學生年齡所處階段的特點,過重的知識學習與書寫作業的負擔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出現消極學習,嚴重者甚至對語文學科產生害怕等負面心理情緒,不利于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第三個誤區存在于教學水平的標準劃分上。當前我國雖大力推行全面素質教育,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我國長期執行的教育考核形式,導致小學語文教學仍無法脫離升學考試這一模式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注意集中在學生成績上,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缺乏充足精力,導致新課改未能真正減小小學學生的語文學習壓力、減輕小學學生的語文作業負擔。
(二)雙減政策的簡要闡述
針對我國大力推行全面素質教育后小學教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黨和政府予以深切關注,并積極分析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案,由此雙減政策應運而生。商檢政策的主要意義在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其實際措施從校內教育與校外培訓兩方面著手,扼制要求學生過度學習的社會趨勢。
對于學校,雙減政策對學校課程安排、學校作業、課后服務、教學質量以及教師人員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減少學生作業量,縮短學生做作業時長,從作業設計方面下功夫,以此保障學生知識練習,要求教師不得將作業批改的工作轉移給學生或家長,嚴厲禁止布置“超綱”作業,并要求學校對于此類工作設立監管機制。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適當課后服務,如監督學生完成課后作業、幫助學生完成課堂內容的查漏補缺、帶領學生進行課程預習等,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作業、減輕學生家長的作業輔導壓力、提高學生作業完成質量、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可通過網絡平臺建立疑難問題咨詢處,為學生解決課堂疑惑,消除學生課堂知識的學習漏洞,保障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要求教師不得隨意拖延課堂,不得占用學生課余活動時間,要求學校僅對學生成績進行大致的等級劃分,逐漸將準確成績分數踢出考核標準劃分。要求學校擴充教師資源,保障課后服務的品質,嚴禁校內派發、播放校外培訓的宣傳廣告。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育方向
許多學校對于雙減政策的推行目的還未做到真正理解與領悟,故而,在其教學活動中未能將雙減政策的實際價值發揮出來。對于我國小學語文教育而言,雙減政策的推行對其教學整體的影響極大。要想在滿足雙減政策要求的同時,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雙減政策并不是降低學生的學習標準,而是要減短學生學習投入的時間、提高了對學生學習效率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想更加契合時代發展,就應改良課堂設計,提高規定的語文課堂時間內的教學質量,在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上完成本節語文重點知識的講解,并保障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概率,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綜合能力與實踐技能的學習、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一部分取決于教師綜合教學能力,另一部分取決于學生的接收能力。因此,教師要實現自身能力的時刻充足。對于變化速度極快的社會需求,教師要不斷“攝入”新的學科知識、教學技法等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水平,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并且做好學科備課工作,從教學內容的把控、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環節的設計等方面提高備課質量。
第二,制定新型成績測試評定方案。過去,各地教育部門對學生的作業數量大多有著較多要求,導致學生的課外時間被過度占用,不僅如此,教師也將作業批改壓力也轉移到學生或家長身上。然而,龐大的作業量不僅沒有促使小學學生的學生成績上升,反而導致小學學生的課堂學習的狀態低下,更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制定新型成績測試與評價方案,針對學生綜合語文能力進行測試,更加側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方面。這類評定方案才更加貼近社會實際,才是小學語文的正確發展方向。
結束語
綜上,我國雙減政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非凡,小學是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而語文是我國漢語的“專屬”學科,只有以雙減政策的核心目標為小學語文改革方向、以雙減政策要求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參照,小學語文才能實現持久、正確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元.淺析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27):13-14.
[2]宋瓊海,韓斌.構建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1(25):82-83.
[3]趙艷香.新時期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85-186.
[4]郭紅梅.淺談對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家長,2021(24):67-68.
[5]單芳芳.對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1(2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