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陽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思科公司、銳捷網絡公司和湖北省交通廳通信信息中心等企業優勢資源,主動適應湖北交通信息化建設和武漢高新技術企業對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培養適合“組網、建網、管網和用網”崗位群需要的,面向交通行業和IT企業的職業道德高、實踐能力強的高技能專門人才。以交通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服務項目,畢業生在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一卡通”的安裝、使用、維護能力以及交通電子政務的應用能力明顯高于同類院校,交通特色明顯。
結合網絡技術專業“組網、建網、管網和用網”的能力培養主線,按照網絡技術職業能力綜合實訓體系的要求,完成網絡技術實訓中心的擴建和綜合布線技術實訓中心的新建工作,建設“理論實踐一體化”校內實訓基地。將網絡技術實訓中心建設成為湖北省內高職院校中教學水平領先的開放型、共享型、示范性實訓基地。
在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材和教學方式方面的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成效
A.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結構。
學校廣泛收集市場信息,成立市場開發部,組織專人調查人才市場,研究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家長和學生個人期望,聘請行業專家成立專業委員會,為學院專業設置和優化提供咨詢。在此基礎上,學校大膽改造、優化老專業,創辦新專業,采用模塊式教學和主輔修制等方式對老專業注入新的教學內容。近兩年,學院在該專業建設上已投資150多萬元,推進了專業現代化進程。
B.以培養能力為本位,突出實踐教學環節。
學校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現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22個,校外基地12 個,基地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可以完全滿足實習、實驗要求。學校將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真題實做,結果直接用于生產。如學院校園網的規劃、網絡實訓室建設、機房管理系統設計、微機的組裝與維護維修均由學生作為畢業設計、課程設計或實習課題完成的。另外,學校還實行多證制,規定學生畢業時除拿到畢業證、計算機、英語等級證以外,還需拿到1-2個專業主干技能等級證。目前畢業生持證率達90%。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有助于學生就業。學校畢業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C.發揮專業優勢,大力推行產學研結合。
該專業領域以產學合作、雙向參與為原則,積極為企業生產需要服務,達到教學服務于企業和社會的目標。
長期以來,學院鼓勵教師到企業參加社會實踐,專業教師長期在企業現場一線進行計算機軟件系統開發。
為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聯想集團陽光雨露公司、NEC武漢分公司等企業提供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技術人才訂單式培養服務,這種培養模式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技術人才,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D.積極開展社會培訓,增強學校服務功能。
近些年來,學院發揮技術優勢,積極主動為公路現場和地方服務,先后開辦了“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CAD培訓”等多種不同類型、不同專業需求的培訓班。
E.以生為本,積極推行教學改革
本專業領域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積極推行教學改革。在專業課程方面積極應用工學結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學校大力建設多媒體教室,對一些主干課程許多老師還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制作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及電子教案進行教學。并加強實踐性教學的改革,如實踐教學分項目結合理論教學進度進行,并在業余時間開放實訓場地等,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