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全球資源短缺的今天,設計是否合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已經成為設計實踐中必須考慮的問題。目前的商業展示設計的形式以特裝展位和標準展位為主,兩者其則在綠色設計哲學的兩個極端,是“非可持續化”的設計。商業展覽活動是一類極其消耗人力物力的活動,當展示設計符合可持續設計標準時,將會節約大量的資源。基于標準展位和現有的模塊化展位進行設計改良,將搭建材料替換成可再生,可自然降解,又有視覺美感的竹材料,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
關鍵詞:模塊化 材料 可持續設計
一、緒論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中有所表述:“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模式。面臨全球資源短缺的危機,可持續發展成了經濟發展中至關重要的要求。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表現在設計領域中就是可持續設計。
1.1論文背景
所謂可持續設計,即在生態哲學的指導下,將設計行為納入“人———機———環境”系統,既實現社會價值又保護自然價值,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繁榮。因此,在展示設計的范疇灌溉可持續設計思想就必須協調“人———展示設計———自然”三者的關系。但商業展示設計的現狀中,這種平衡很難把控,目前流行的兩種展示設計構建方法,二者正好分別對應這個系統的兩個極端。
展示設計中的第一種極端是忽視以自然為本的可持續設計要求,只重視設計的視覺吸引力,而忽略其自然友好度,常見于特裝展位類型的商業展示設計。特裝展位,即展會上需要進行特別裝修的展位,簡稱特展,系展覽專用詞匯之一,指展館室內或室外空地上按任意面積劃出的展出空間。只提供正常大廳照明及未鋪地毯的展位空地,一般36平米起租,主辦方不提供任何配置,參展商須自行設計及搭建。由圖一可見,特裝展位中的用品,往往是“私人定制”的一次性消費產物。特裝展示設計有兩個重要的特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前者使針對某一展品的展示道具無法再次利用,一旦結束展覽,相關的展示道具和展位材料就會成為垃圾;后者是指商業展覽的周期較短,實質上縮短了材料的使用壽命,或是一些商家因而故意采廉價但難以自然降解的非環保材料。因此,商業展示設計的環保性大打折扣。
展示設計中的第二種極端是忽視以人為本的設計基本要求,只注重材料的可重復利用性。常見于傳統的標準展位。標準展位,會展專用詞匯之一,是指采用國際通用標準而設計制作的展位,標準展位有:八棱柱,40(50)扁鋁,三卡鎖,PVC板,規格為3.0m*3.0m*2.5m。其特點是裝卸快捷,便于運輸,節省存儲空間,當展覽結束,展示道具拆除后,標準展位使用的材料可以再次利用。從標準展位展位的特點來看,標準展位也可以說是一種模塊化展位,并且它節約材料,可循環利用的特點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雖然這樣,但標準展位作為設計方案來說是簡陋的,它缺乏表現力,無法有效地起到展示設計聚集人群傳遞信息這一核心作用。它客觀上節約了材料,但通過犧牲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來實現這一點,整個設計很難讓人信服。近年來,出現了以一些可替換零件對標準展位進行裝飾的設計,但表現力依然不算充足。
1.2. 研究目標
根據研究發現,目前的展示設計中,缺乏一種行之有效的設計手段來實現可持續化。可持續設計主要通過材料綠色化、輕量化、模塊化的手段實現。通過實踐證實,商業展示設計中已經發展出很多標準零件,一個展位的面積,規格和展品配置是有標準可依的,所以標準件模塊化展位設計是比較好的設計思路。
模塊化商業展位在展示設計中并非新鮮事物。近年來,商業展覽活動增多,但企業的參展經費是有限的,這給了經濟實惠,可循環利用零件的模塊化展位設計廣闊的市場。但這些模塊化展位設計的初衷多為經濟上的節約,并非為了可持續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設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尤其體現在材料上。根據以上原因,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標是通過研究現有的模塊化展位設計,并從材料上入手進行改良,探索既有表現力,又符合可持續設計標準的設計實踐方法。
二、現有模塊化展位設計類型分析
模塊化的展臺特點為以可重復利用的模塊化通用材構建展位,可快速搭建拆解,靈活組合。根據具體搭建形式的區別可分為兩種類型。
2.2. 合金骨架結構模塊化展位
它的搭建方式為:首先用通用材料搭建一個金屬結構支架(一般情況下采用鋁合金材料),再加裝其他結構,如PVA塑料制的蒙布和板材。
這種搭建方式除去模塊化設計可持續利用的共性外,其的優勢在于三點:第一,由于合金骨架可以拆分成若干零散的標準件,便于運輸和儲存;第二,標準件的安裝程序相對于特裝形式的展示設計來說,安裝難度非常小,即使是沒有安裝經驗的工人,也可以進行這種類型展位的安裝、拆卸工作;第三,有多種規格的標準材,也可以定制圓弧狀的框架,框架的形狀可以根據展示品特特性進行多變的個性調整。
但是合金骨架外加蒙布的構造使得這種類型的設計的缺陷十分明顯,整個展位往往只可遠觀,不可細看。由蒙布呈現出來的質感什么單薄,帶給觀眾一種無形中影響觀展體驗的廉價感。
2.3. 部件拼裝式模塊化展位
部件拼裝式展位沒有框架部分,而是把展位的各個部分拆分為,墻體、展板、展柜、前臺等常見模塊,分解后儲存,然后根據商家和展示環境需求進行安裝。
這種形式限制了展位的形態變化,一般采用比較方正的形狀,但在質感方面占優勢,因為部件拼裝式模塊化展位可重復利用的特性,它的使用材料是比較堅固和美觀的,質感甚至超越一部分特裝展位的材料。而且它的拆分的零件在展位中原本就是相對獨立的部分,所以不會有生搬硬套的不良觀感。即使觀眾在觀展的過程中需要湊近觀看,也不會感覺到生硬的拼接感和粗糙感。
這類展位設計的劣勢在于儲存和運輸上不夠便利,原因是每個零件都是相對獨立的展具,占地面積比較大又不可進一步拆分。
三、現存模塊化商業展示設計中的問題
除了上述兩種類型的模塊化展示設計出現的個別問題外,它們還有一些共同的問題。從結果上看,現存的模塊化商業展示設計相比傳統特裝展位要更節省資源的,但它們設計初衷實際上是經濟上的節約,更直接的是,是商家為了解決展示活動次數越來越多,而展覽經費有限窘況的無奈之舉。雖然這些模塊化展位設計客觀上減少商家在展示活動中人力物力的投入,但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難免會產生耗材,而這些耗材由于商家追求低成本的逐利傾向,往往由廉價但不環保的材料制成。比如最常見的PVC材料,作為一種聚合材料,它不可避免地對環境質量造成危害。
針對這種明顯的不良特性,可以得到如下的思考方向。在模塊化商業展示設計中,把對環境有較大危害的材料替換為環保材料、適當引入一些廢料再利用的環節。
四、設計探索——竹結構模塊化展位設計
4.1設計思路
蘇軾在他的雜言古詩《於潛僧綠筠軒》中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竹子在中國傳統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視為文人雅士脫俗審美情操的象征,也是具備君子風范的居住環境中必不可缺的景觀。到了現代社會,人們從院落搬進了樓房,街道小區以樹木和灌木為最主要綠化,而竹子作為一種庭院里觀賞植物也漸漸脫離了人們的生活。
與竹子作為植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淡出的境遇不同,在建筑行業,竹建筑成了一種熱門的建筑設計題材,竹建筑設計的作品在國際屢屢獲獎, 2016首屆國際竹建筑雙年展舉辦,標志著竹建筑受到了建筑設計界的普遍認可。
展示設計作為一種新興的空間設計類專業,從歷史悠久的建筑設計中取得靈感和技術支持是常見的做法,把竹材料,加工技術和模塊化展位結合起來,就是竹結構模塊化展位。在可持續方面,竹子作為一種生長快,可再生的材料,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技術方面,經過建筑設計行業的探索,竹材料的加工、連接以及后期維護已經均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竹結構模塊化展位的構造成為可能。在表現力方面,竹材料本身的質感帶有自然美和秩序美,表現出東方的審美哲學。國內有許多以自然風、中國風為主要設計風格元素的商業品牌和系列商品,如江南布衣墩、小罐茶、茅臺酒等等,通過對竹材料的運用,可以使這些產品展位達成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而竹材料本身的可塑性則為它創造了用于其他類型商業展示的可能。
4.2.竹材料的特性分析
4.2.1竹材料的優勢
竹子材料應用于展示設計的優勢主要在六個方面:
一是靈活性:相比其他建筑材料,竹材的設計和構建更具靈活性,優點之一就是能夠通過更換損壞部分而得到經常性的維護。
二是相關技術:竹建筑的處理技術已經較成熟,前景廣大,竹材料的連接則已經有三種以上的方案可選擇,從低技術方案到利用復雜的構件連接都有成功的案例。竹子的多功能性為經濟型乃至高檔建筑提供了豐富的技術選擇,此外,竹建筑比較容易與先進技術結合使用。
三是安全性:由于質量輕、彈性好,竹子的抗震功能非常突出。有實踐證明,在地震中的竹房屋保存完好,而其他建材房屋和旅館難逃一劫,全部倒塌。
四是原料獲取:竹原料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容易種植。根據計算,每年只需70公頃的竹林就可建造竹房屋1000座,而如果以木材為原料,則需要砍伐600公頃天然林。這一點確保了竹結構展示設計比木制構造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五是耐用性:經過加工處理的竹材具有在長期經受一般破壞的影響下,仍能保持其原有使用性能不變的特點。由于竹材內部含有大量的纖維素(40%-60%)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另外還含有諸如蛋白素、脂肪膠蠟、淀粉等化學成分。這些“雙聚復合材料”在一定條件下具有較好的耐久性。還具有耐磨、防水等物理屬性。竹材種類的精心選擇、防腐防霉處理、輔助材料的使用以及老化或損壞部分的定期更換等等都能增加竹房屋的耐久性。
六是是成本低廉但不降低質量,而且經久耐用,占用空間少。此外,竹材利用也是彌補資源總量不足的可行性選擇。根據哥斯達黎加PNB的統計,竹房屋比普通材料住宅的成本便宜20%。由厄瓜多爾Viviendas del Hogar de Cristo(VHC)公司建造的一座竹房屋總費用不及450美元。
4.3.竹材料的連接工藝
4.3.1.鐵釘及螺栓螺母(穿孔)式節點
通過在竹材料內部打入鐵釘,進行穿孔式連接。可類推出多種連接形式。
這種連接方式可以把連接材料大部分隱藏起來。不過這類節點在連接時產生的沖擊力較大,作用于竹材薄壁時易產生裂紋,破壞竹材。通過加裝緩沖托層,涂清漆,局部灌注水泥等方式加強材料強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種連接方式造成的問題。
4.3.2.捆綁連接
原竹作結構時最原始、最常用的方式是捆扎。捆扎的傳統做法是用自然植物連接(如椰子的纖維、棕櫚葉、樹的內皮和竹藤等)。現在比較常用的是用棕繩、鐵絲等。
4.4. 設計案例——速寫男裝竹結構展位
速寫 CROQUIS是杭州江南布衣服飾有限公司旗下的男裝設計師品牌,于2005年秋季正式推出。秉承“生活就是做出選擇,時裝也是一樣”的設計理念,追求“這樣也可以…”的生活形態,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在中國自主男裝品牌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既有經過現代改良的中國風古典元素,又融入了當代年輕人追求的時尚理念,其商品和品牌風格與竹材料質感與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結合的竹結構展位設計較契合,所以選取該品牌的商業展位作為一個應用案例。
整個展位框架以竹結構構成,運用了150mm,60mm兩種規格的天然竹材料,以及一小部分削制而成的竹條。尺寸是3000mmX3000mm,與標展展位的占地面積等同。主材的連接連接方式以螺栓螺母(穿孔)式節點為主,佐以部分捆綁連接。
整個設計秉承簡約的原則,由竹結構框架、前臺、展板、洽談區、展示區五部分組成。框架由150mm的粗竹組成,根據承重需要灌注水泥提高強度,展板與鏤空細竹裝飾相結合,交錯放置。后部的竹子景觀懸掛服裝樣品,構成展示區。借鑒部件拼裝式展示空間的優勢,前臺和洽談區的桌椅是相對獨立的部分,與框架的竹材料形成質感的對比。
這是竹結構模塊化設計的一個最小的單元,通過對這個展位的重復,拆裝移動部件,可適應不同的展示環境,也可以通過把竹材染色,更換前臺和展示區設計來適應其他不同的展示主題。
雖然現在的展示設計仍以木材和鋼材構建的特裝展位為主,但隨著標準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模塊化展位設計是商業展示設計未來的必發展趨勢。
要在其中融于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需要在研發階段就對于材料進行合理的規劃,才能使模塊化展示設計真正符合的可持續設計的要求。本文敘述的竹材料、建筑廢料等都是值得探索的材料,如何在模塊化展示設計中合理運用它們,是未來展示設計領域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吳民慶.淺析展示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J].中國包裝工業,2013(08):26.
[2]尹楊堅.展示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初探[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02):69-72.
[3]楊藝,賈娣.廢棄材料模塊化在設計中的應用探索——以展示空間為例[J].藝術教育,2017(19):170-171.
[4]陳宇哲.模塊化展示設計在展會中的應用與發展[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2(01):58-59.
作者簡介:王宇玥,1996年4月16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省濟南市, 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單位郵編:250000,學位:碩士,職位:學生,研究方向:展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