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坤
摘要:我國歷史文化悠久,積累了無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信仰,是民族文明的傳承。群眾文藝是傳承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群眾文藝創作的源泉,群眾文藝通過創作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傳達給大眾,使人民更好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個繁榮時代,群眾文藝將民族文化更好的保存并傳承下去的意義深遠。
關鍵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群眾文藝;創作思考
隨著時代進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不斷繼承與發揚,群眾文藝也在不斷發展與壯大,其表現形式更多樣化,更好的貼近廣大群眾生活,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發展與傳承。習主席在十八大后也就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講明了方向,群眾文藝群體應該肩負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不斷創作出反映當下時代精神,表現愛國愛家的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民族文化作品。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群眾文藝創作的作用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群眾文藝創作的思想源泉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無數先輩的思想沉淀,從悠久歲月發揚至今,如諸子百家思想,道教與佛教文化,琴棋書畫,四大名著等等多樣的民族特色歷史文化,由人們代代傳承至今,我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反映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精神[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民的精神信仰,是我們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民族之魂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多,內容之深,可以為群眾文藝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群眾文藝應該深入挖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相結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群眾文藝創作的精神核心
群眾文藝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群眾文藝工作者應該有責任感與使命感,將我們的文化思想與愛國情懷與群眾文藝相結合,傳達給大眾。如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出自《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班固“愛國如饑渴”等等名人思想,在歷史長河中仍然被我們銘記,群眾文藝應該以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文藝創作的脊梁,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群眾文藝結合傳達給我們的基層大眾,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二、當前群眾文藝創作存在問題
(一)部分群眾文藝創作過于簡單
部分群眾文藝創作者的作品過于簡單,出現拼湊和堆積性作品,作品質量不高,沒有文化底蘊,沒有中心思想,不能引起群眾共鳴,作品老生常談,一成不變,不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好結合,作品過于簡單化。
(二)部分群眾文藝創作內容空洞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群眾文藝是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感想,不深入到群眾日常中,了解基層百姓的生活情況,創作出來的文藝作品只會紙上談兵,缺乏文藝與現實的結合,文藝作品只會空洞乏味,群眾文藝脫離人民,脫離日常生活的群眾基礎,不能為百姓帶來情感與情緒上的共鳴,不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不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部分群眾文藝創作過于追求市場化
部分文藝工作者在市場經濟里有著逐利的一面,所以當社會主義價值觀與市場經濟利益相沖突時,部分文藝創作者選擇了市場化,創作出不利于社會發展,歪曲歷史,對人民英雄不尊重和不弘揚,對是非觀不正確宣揚,對善良不贊揚,宣揚丑陋陰暗面,把低級庸俗的文化作品市場化,宣揚不正確的財富論,導致部分年輕人利用不正當手段追求財富,對美丑沒有正確觀念,導致部分年輕人為追求外表的美付出慘痛代價,所以文藝創作過于追求市場化是很危險的,它影響一代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過于追求市場化不利于社會和平穩定發展,不利于人民思想進步[2]。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群眾文藝創作思考分析
(一)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明群眾文藝創作方向
群眾文藝服務于人民群眾,所以不能脫離群眾,群眾文藝創作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人民放置中心位置,為人民服務是其發展創作方向,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將我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心思想與現代化結合,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秉著為人民服務的中心思想與方向,創作滿足于人民群眾的藝術,宣揚傳統優秀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和民族的團結與凝聚力,為人民生活提供精神食糧[3]。
(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優化建設隊伍,提高創作能力
政府應該加大人力和財力的投入,擴大群眾文藝建設隊伍,提高群眾文藝創作者的創造能力,增加群眾文藝創造者的知識素養。擴大建設隊伍能更好的了解人民群眾的生活,只有深入百姓中,才能觀察了解百姓生活,迸發出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斷的提高創作者的能力[4]。增加群眾文藝創作者的知識素養,才能更好的了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將歷史與現代化思想結合,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的整體知識素養,引導人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僅是黨與國家的責任,也是人民大眾的責任,只有人人為國,人人愛國,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好的穩步發展。
(三)建立健全群眾文藝創作體制
群眾文藝應該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尊重其發展規律,同時要敢于打破限制群眾文藝創作的障礙,辯證對待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其思想精華發揚光大,面對市場經濟帶來的利益不能盲目跟從,同時在市場經濟中反饋出來的驚人結果時不能驕傲自大。群眾文藝創作應該建立健全體制和跟蹤評價體系,根據黨的領導方針,政府監督,廣大社會群眾協同參與,在法律保障機制下,協調社會經濟效益和市場經濟效益,在社會和市場經濟指標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作出有利于社會發展,利于人民發展的群眾文藝作品。
結束語: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群眾文藝創作有著重要作用,它是群眾文藝創作的思想源泉,是精神脊梁。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群眾文藝指明了創作方向,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增加創作隊伍,提高創作能力,建立健全體制,為人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促進國家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尤文夢,王永貴. 習近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的思想精髓和價值意蘊[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6):19-27.
[2] 范藝珊. 關于群眾文藝創作的幾點思考[J]. 神州民俗,2017,0(8):75-78.
[3] 裴明慧. 群眾文藝的現實維度與發展趨向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9):61-64.
[4] 盛顯容,熊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方法論路徑[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26(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