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畫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在藝術領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新時代年輕人必須傳承下去的民族瑰寶,開展并學習本民族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但是國畫在現今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際情況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索將實驗水墨融入小學國畫教學的可行性與重要性,以趣味性國畫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中國畫學習的喜愛之情,產生興趣,讓國畫教學更好的在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實施起來,從而推動學校國畫教育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國畫;實驗水墨;美術教學;文化傳承
一、中國畫的教學現狀
(一)傳統中國畫的教學現狀
在我國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國畫課程具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國家對于傳統文化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小學美術課正是推行美育的重要階段,然而在信息化大發展的當下,大量外來文化涌入群眾視野,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在實際中國畫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仍然較為守舊。以讓學生臨摹傳統畫作,掌握基本筆墨技法為主,但是傳統的國畫筆墨技法學習并不是單單靠幾節短暫的美術課就能掌握的,這是一個漫長且需要不斷練習還受到材料、思維與個人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影響。對于繪畫用具都需要一應俱全,對材料工具的要求具有較強的規范性。中國畫是一種獨特且有自成體系的繪畫形式,它不像素描、漫畫、色彩這類繪畫形式,只需要有簡單的筆、紙或橡皮擦就能隨時隨地進行創作。
另一方面,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采用讓學生對傳統畫作不斷臨摹,目的也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筆墨技法為主。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呆板,模式單一,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產生一味的追求畫面像與不像的想法,削弱學生的創作性,不但沒有辦法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不到鍛煉,還無法筆墨的韻味,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無法在繪畫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甚至導致一些繪畫基礎薄弱、缺少天賦的學生產生挫敗感,失去對繪畫的喜愛。這些都是致使當下學校教育中國畫藝術氛圍缺失原因,然而這種發展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不利的。
(二)實驗水墨的教學現狀
水墨作為中國特有的繪畫藝術形式,它以圍繞著筆、墨、紙、水等材質所產生的中國韻味已流芳百世。20世紀以來,中國一大批水墨藝術家一直在不斷的探索水墨的現代性發展,使中國畫的發展又了新的突破與改觀,實驗水墨具有“筆墨當隨時代”的重要意義。從實驗水墨的發展趨勢和相關文獻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實驗水墨的發展是比較重視的,也有許多藝術家往該方面勇敢的嘗試與探索中。然而目前相關“實驗水墨教學”的相關研究卻不多,關于中小學實驗水墨教學的文獻更是少之又少,實驗水墨教學在高校中國畫教學中的運用較為廣泛,在中小學美術教學運用較少,但現在相關實驗水墨課程教學我們能在互聯網上看到已經有不少類似于“創意水墨”、“趣味水墨”等課程類型融入到教學實踐中,這類課程大部分運用于部分校外美術培訓機構中,實驗水墨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還是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將類似于實驗水墨的美術課程設置融入美術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對于水墨畫在當代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實驗水墨在美術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實驗水墨是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進行樣式和方法的變革,是中國畫向現代化發展和改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繪畫形式,符合當今多元化的藝術格局。實驗水墨以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和方式,打破過往的審美觀念,在傳統水墨的基礎上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以及探索。相對比于傳統水墨,實驗水墨在教學過程中更具有操作性,表現方法多樣,現在的學生更有想法更有活力,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注重探究性學習,而實驗水墨創作則剛好沒有太多的束縛。
在實驗水墨創作中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感受宣紙與水墨相結合產生的效果。嘗試運用不同的繪畫方式比如揉、擦、滴墨、拼貼的方法或者是加一些比如樹葉、膠水、酒精、鹽、茶葉等日常材料代替傳統的國畫繪畫材料,將這些材料運用于創作中,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畫面。鼓勵學生大膽借助不同的方式、工具和材料來進行水墨實驗,探究材料特性并觀察在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特殊的畫面效果、肌理等,體驗意想不到的審美情趣。
實驗水墨教學過程中,能夠增進學生課堂參與度,既可以讓學生對中國畫材料更進一步的運用,又使他們能夠了解毛筆、宣紙、墨等工具材料的特性,認識中國畫的獨特。讓學生的創造性在這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將實驗水墨融入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更有其優勢之處。
三、實驗水墨融入美術教學的意義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第二學段造型·表現領域教學活動建議中明確提到了:“嘗試用毛筆、水性顏料、墨和宣紙等工具、材料,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通過對早期中國畫美術教學的了解,多數是以臨摹為主,內容相較傳統枯燥。臨摹對于傳統國畫技法練習固然重要,在新課改的環境下,這樣的安排顯然已不太適用中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在中小學國畫美術教學中應該嘗試突破臨摹為主的教學方式。在實驗水墨課程教學中給學生創造情境,鼓勵學生勇于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對中國畫有新的認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不妨積極對課程進行探索實驗,推陳出新,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中國畫美術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帶著實驗探索的態度,嘗試著尋找新時代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自身的靈感來想象創作藝術作品。將新的教學觀念和理論注入到教學過程中,為美術教育改革注入新鮮的血液。將實驗水墨融入中國畫教學符合新課改的需求,既傳統又現代,唯有創新與改造,才能讓悠久的民族文化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站穩腳步。
四、結語
實驗水墨融入中小學美術教學中還需不斷努力探索,美術教育工作社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在中國畫教學中開展實驗水墨的可行性。探究實驗材料的運用也會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讓學生學會發現生活、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在探索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將實驗水墨融入中國畫教學過程中作為輔助,傳統與現代相輔相成,推陳出新,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王曉晴.實驗水墨在國畫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10):103-104.
[2]簡睿. 實驗水墨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
[3]張文娉,王嘉偉.實驗水墨在新時期的探索與發展[J].藝術研究,2019(04):146-147.
[4]鄒萍. 對當下實驗水墨狀態與發展趨勢的思考.[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3
[5]張賢志. 核心素養研究綜述[D]. 《教育視界》編輯部, 2015.
[6]魯虹, 孫振華. 實驗水墨向何處去[J]. 畫刊, 2005(8).
作者簡介:李珮榕(1998—),女,福建漳州人,江西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