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怡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已經在 2001 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加,這也是凸顯我國文化和藝術之美的關鍵階段。因此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逐漸被學生們所追捧,同時這一課程的學習也成為各個高校中文專業最為基礎的內容。但是在現階段教學的情況中觀察,漢語言文學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校園中的教育理念、教學的結構體系、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以及教師的能力等,因此想要保證高校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順利發展,還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校園的發展,同時也能夠幫助高校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對策
0引言
在現階段社會快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越來越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學生都遇到了工作難找、工資難漲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漢語言文學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和實際工作不符的情況,因此學生學習的知識都成為紙上談兵,很難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之中。這也成為現階段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本文重點分析現階段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主要情況,針對這些情況和產生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在根本上促進我國高校中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為傳承我國歷史文化和藝術做出良好的貢獻。
一 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課程教育過程中教育理念模糊
在現階段的高校中想要保證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快速發展,教師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還需要保證校園中的領導、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深刻的掌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教學理念。但是在當前的社會中,很多教師對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依然比較模糊,并且對于教學的核心內容,以及教學理念的掌握相對比較模糊,因此很難在教學的過程中良好的把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向,所以難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1] 。
(二) 課程教育體系結構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其大致的教學方向主要就是為了建立起經濟適用的課程結構和教學體系,主要就是由于現階段漢語言文學在教學中課程結構和課程體系還沒有得到良好的完善,并且課程的內容以及內部學習因素的結合都需要合理的優化,因此校園中的課程和整體效果難以得到良好的發揮,導致高校中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和人才質量的需求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在最新的形式之下,漢語言教學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需要樹立起課程的
教學結構和教學觀念,并且宏觀和整體的把握課程中的內部結構,這樣才能夠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指導和作用[2] 。
(三) 理論與實際相脫節
在我國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對于我國的文化傳承,以及精神風貌的傳播都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我國社會的進步,加強各族人民對于我國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因此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成為我國社會中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重要橋梁。但是在最新的改革和形式之下,很多漢語言文學的教師都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研究水平,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漢語言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策略以及教學結構都得到了良
好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在其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教學經驗,但是依然存在著理論和實際相悖的現象[3] 。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都難以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甚至很難教會學生如何將成功的教學理論使用到實際的工作之中,即便是給予良好的教學,學生在實際的使用中也難以合理使用。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和實際內容脫節,出現教學內容空洞,學生難以長足發展的現象。
(四) 教師教育技能低下
在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整個學習中直接的執行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命令的發布者,教師的教學情況和教學技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很多校園中教師教學都被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所影響,因此教師缺乏對于教學成果的研究。在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著落后的思想理念,導致高校教學的模式相對比較陳舊,甚至還有很多教師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課堂中缺乏有效的互動,導致課堂的氣氛相對比較沉悶,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 。
二 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取的措施
(一) 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
在我國的高校中,教育理念對于教師來說是教學中最為基本的認知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并且按照課程改革的需求要求創新教學內容。把漢語言文學教育核心作為課堂的指導思想,力求能夠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養,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建設出具有活力的課堂。同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也需要良好的把握課堂教學的方向,把根本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思想。這樣才能夠保證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進展。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各種各樣的文字和語言結合而成,同時這也是在最新的改革環境和形式之下,其漢語言文學教學最為突出的特點。
(二) 完善漢語言課程的結構體系
想要保證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教師需要構建出合理的教學體系,并且按照漢語言發展的大方向構建出合理的框架和結構,這樣才能夠保證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的進步,同時也能夠保證其跟隨著社會的腳步不斷的發展。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其所具有的專業價值不僅僅是能夠為社會發展中的文化和藝術進行傳承,同時也能夠在根本上為我國提供可靠的經濟效益,這也是社會中人們在意識下難以估算出來的內容。因此在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堅持以教師為教學的主導,學生為課程主體的形式,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帶給學生越來越多的發展和進步空間。
(三) 強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思想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還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沒有理論的實踐內容是空洞的,而沒有實踐的理論是枯燥的。因此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在根本上把課堂中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中的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透徹、深入的了解課程內容,并且在未來工作的崗位上,合理的把所學習的內容應用在工作之中,這也是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際內容。同時教師在進行這項內容的學習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提出的反饋意見,并且用科學的視角進行分析和理解,這樣才能夠調整教學手段,提出值得應用和學習的教學思想。
三、結論
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在我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層面在不斷提升,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我國文化和歷史傳承的重要性,這也是導致越來越多的高中學生畢業之后選擇中文專業的原因。學習漢語言文學也是為了能夠更多的了解我國的文化和歷史,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漢語言文學的教育還存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只有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保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得到發展。因此還需要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找尋問題,發現問題,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找到良好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展現出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美感,體現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魅力,保證我國的文化和藝術能夠在最新的歷史環境中得以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世晶.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產業科技創新,2019,1(09):127-128.
[2]許艷.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文學教育(下),2019(01):95-96.
[3]侯力銘.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新探[J].漢字文化,2018(07):14-15.
[4]劉聰穎.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問題及策略[J].畢節學院學報,2009,27(11):103-106.23723389-85C2-460D-A687-A974EA9E1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