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與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追求與向往需求不斷加大,更注重高質量文化產品的需求度,從而促使我國文博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燦爛前景,博物館是中華文明傳播先進文化重要的傳承陣地。綜合全國博物館總數量分析,其三分之二為基層博物館,因此基層博物館在我國博物館中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雖然博物館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中包括展品寥寥、無人問津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降低了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整體價值。文章針對博物館當前存在的發展問題進行簡單探討,并且通過探討設定優化了提升博物館問題的解決措施,從而提升我國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價值。
關鍵詞:博物館;文博事業;價值探討
前言:博物館的實質作用是將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進行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并且通過專業的分析方式將具有科學性、歷史性和藝術性的物品進行分門別類,從本質上而言博物館是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以及欣賞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同時也是歷史展現地點。博物館能夠從根本上體現出從古至今,我國人類的智慧結晶,因此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是國家歷史的見證,同時也是我國發展愛國主義的重要載體。博物館所陳列的物品能展現出我國古代人民巧奪天工的精妙想法,為后人傳承出一種樂于發現、巧于思考的重要精神,同時博物館存在的最重要價值就是引導群眾能夠最直接、最近距離的接觸藝術,因此博物館在文博事業發展中具有較強的文化效應。
一、博物館存在的現狀
(一)管制體制較為落后
綜合當前我國全國各地的博物館發展現狀分析得知,雖然博物館是全額撥款的文化事業單位,博物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國家文物局以及地方文管部門組成的,在經費撥付方面、人事方面、業務開展方面、活動安排方面、甚至到館藏文物的定級和人員職稱的評定,都由政府管理機構用行政手段進行統籌管理,但是本質意義而言,博物館更像是政府衍生的機構[1]。
博物館具有較強的行政級別,其運營的整體費用來自于財政,從另一角度分析當前我國博物館的整體人事制度較為僵化,由于其自身屬于事業單位,因此博物館的整體發展時刻受到行政管理的限制。在博物館任職的領導以及一系列重要崗位皆由上級部門委任,形成了博物館單一的行政管理理念,導致博物館人才體制較為缺失,在管理體制方面也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整體呈現出較為落后的局面。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多為終身制,因此在認知過程中極少接受考核體系的考核與評估,使工作人員逐漸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懈怠心理,使博物館陷入形式過分單一的困境。
(二)經費短缺,硬件設施落后
隨著我國國有經濟的不斷壯大,我國越來越注重國民生活水平的質量,同時越來越提倡國民學會尊重與了解文化遺產,因此我國各地博物館實施免費開放政策,與此同時政府更注重文博事業的整體發展,在文博事業的投入力度上逐年增加,在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很多博物館的建設資金依舊短缺,政府針對博物館所支持的財政經費多半用于員工的開銷以及博物館辦公室的建設以及開支,在日常運營過程中資金匱乏,導致很多博物館都處于年久失修的狀態,博物館中所陳列的物品也無法實時更新改善,展品庫房的安全隱患日益增大,在文物保管與儲藏方面也無法滿足國家的儲藏標準,一系列的現實問題阻礙了博物館整體發展,使博物館無法在文博事業中實質發揮其自身的價值[2]。
(三)館內專業人才資源匱乏
綜合當前我國博物館多數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當前博物館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人才匱乏的問題,雖然當前我國文博事業蓬勃向上飛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現狀嚴重不符合發展標準,普遍從業人員的從業技術較為落后,不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在管理過程中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也嚴重短缺,導致我國傳統手藝逐漸消失嚴重后果。與此同時,各地博物館過分安于現狀,因此忽略了對人才的培養工作,博物館一直處于發展狀態,但專業人才的個人素質卻止步不前,因此無法滿足博物館的整體發展需求。
二、發揚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價值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體制
為了促進我國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優化博物館的運營管理現狀,首先要加強對博物館的制度完善工作,并且根據博物館的建設出符合其發展需求的獨立管理體系,適當的將政事分開、咨事分離,使博物館具有一定的管理權力,同時應承擔該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從而在管理方面擺脫政府的束縛。在博物館管理體制完善過程中,中國博物館要設定出相對應的運營目標以及計劃,在資金與管理上形成具有較強作用的彈性機制,同時政府在此過程中盡量減少干預,使博物館能夠做到真正的實現獨立自主[3]。
(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優化資金籌措渠道
博物館要想在文博事業中蓬勃發展,需要以地方政府作為經濟支撐,地方政府應個根據博物館發展的現狀,提升對博物館的扶持力度,并且能夠將文化事業、財政預算指標加入到博物館整體發展目標規劃中去,將博物館的預算歸納劃分為財政范圍,博物館的整體發展資金來源于財政的撥款,因此,政府要拓寬籌措渠道為國務博物館的整體發展提供經費來源,使其發展更加多元化,提升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地位。與此同時,博物館在以博物館事業公益性作為目標的前提下,要適當將市場機制進行引入,充分的發揮其自身所在地域的地域特點以及文化,也要注重開發與挖掘與其相關的文化產品,從而提升自身的經濟收入,使自身能夠提升在文博事業中的價值。
(三)強化人才管理,建立人才機制
要想做好博物館的發展工作,要從人才強化上入手,根據人才的發展現狀,建設符合人才發展的人才機制,并且要根據博物館的各個管理層面設定相應的管理人才,使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擁有其自身獨有的工作性質,并且在各個崗位安排符合崗位需求的工作人員,是保障博物館工作高效運營的重要基礎。在此過程中,由于當前社會人才資源較為匱乏,因此博物館應從自身實際發展的角度分析,適當的引進高技能人才,根據各職位的特性引進業內專家學者等一系列稀缺人才,從而加強管內人才的培訓工作,提升管內人才工作的專業性。
(四)提升社會教育活動的開展力度。
博物館的職能之中就包括社會教育,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博物館已經不再是知識者與社會精英的專屬地帶,博物館的工作性質逐漸趨向于大眾,受眾群體偏向大眾化,因此在改革過程中博物館應以大眾角度出發,開展符合大眾需求的活動,提升大眾參與度,從而為博物館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4]。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要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活動模式,適當的改善社會教育活動的活動方向,根據受眾人員年齡的差異,組織符合其年齡需求的社會活動,針對學生要著重開展校園活動,可以以反映家鄉歷史文化課程入手,從而培養青少年的個人素質以及愛國情懷,使青少年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我國博物館存在的價值以及體現出的文化傳承作用。
結論:綜合文章探討可以發現,雖然當前我國博物館在整體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通過文章的總結與分析,制定出了改善問題的實用方法,從而促進我國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蓬勃發展,體現我國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整體價值,從而為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薄萍. 如何發揮基層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作用探討[J]. 神州,2020(15):297.
[2] 趙元瑩. 分析如何發揮基層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作用[J]. 文淵(高中版),2020(5):1027.
[3] 何濤. 探析如何發揮基層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作用[J]. 魅力中國,2020(46):91.
[4] 王文珍. 重視和發揮地市博物館在文博事業中的區域中心作用[J]. 南方論刊,2019(11):78-80.
作者一:
單位名稱: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省市:湖北省武漢市 ?郵編:430017
姓名:荊菁 ?性別:女 ?民族:滿 ?籍貫:湖北省 ?職稱:中級9級 ?研究方向:文博專業D5CBDF48-BA1E-4465-AE90-37B50F8F96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