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時間以來,數學課程都是小學階段教育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科目,對于學生本身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而伴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普及與推進,核心素養作為一個全新的理念也慢慢呈現在各個老師的視線內。新形勢下的小學數學老師,不只要完成好知識的講解工作,還需要注重對學生本身核心素養的培育,把學生打造成一名可以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要求的高能力人才。基于此,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數學老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創新策略
一、 引言
核心素養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授課理念,把其滲透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上,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和質量,使學生在掌握越來越多理論性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學會越來越多數學方面的技能,進而將自己所積累的知識都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對于他們將來的發展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學生接觸教育的重要階段,更是培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在此種時期內,能夠讓學生形成較為優質的學習習慣,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所以老師非常有必要在開展小學數學授課環節中,聯系核心素養的相關理念,改革授課方式,從而強化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教育方式過于單調
如今是一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持續發展的新時期,教育事業的落后也阻礙了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腳步,縱觀國內近些年以來的教育形式,始終存在著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等的問題,老師也仍舊喜歡采用以往“灌輸式”以及“填充式”的授課形式。而就是此種十分“落伍”的教育理念,導致學生失去了對知識進行探究的欲望,也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讓學生對老師對數學產生厭惡和反感。而數學知識原本就尤為枯燥與乏味,大部分都非常抽象與籠統,學生學習起來也有著很大的困難程度,再加之授課方式的單調,學生就必然不會對學習產生積極性,如此一來,就讓授課效果與授課質量無法獲得提升。在此種情況下,老師就一定要創新授課策略,改變授課方法,真正營造出放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去進行學習。
(二)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
盡管如今時期大部分老師都知曉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和價值,但是在整個授課環節中依舊不能把授課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也并未挑選適合的授課模式來輔助小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在此種過程中,老師一直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并沒有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應試教育的廣泛普及在國內也慢慢變成了學生開展學習的負擔,如今的教育形式,始終是老師單純的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大量的數學知識,但是此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并不能接受,也無法產生充足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不知道該如何對自己的學習甚至是生活做好安排,并未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那他們在自己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該從哪個方向開始著手,也不能把自己所積累的全部知識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更是對其將來的進步和發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三)太過注重學生的成績
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持續發展,國內的應試教育情況卻依舊沒有任何改變,各個學校也仍是非常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或者是學習能力,但卻無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各種技能的培養,這就讓學生只能朝著單一化的方向發展。而小學生正處在天真活潑的年齡階段,老師過于注重應試分數,也為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更是不利于學生分析和處理數學問題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每一種授課方式又或是課堂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太過注重分數問題就會在無意間忽略大量的重要內容。在此種基礎上,老師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思想,真正重視起核心素養的關鍵性,借助多種有效的手段與辦法,來將核心素養融入小學數學授課環節中,切實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三、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教學策略
(一)全程圍繞學生自主發展核心素養
數學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科目,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始終陪伴著學生,一直到高中甚至是大學,銜接著整個基礎教育時期。而在高等教育期間,隨著全能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大部分優質的院校也會在非數學專業設立高等數學等數學課程。因此可知,小學數學作為最基礎的科目,在所有科目的教育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簡而言之,小學數學確實在培養學生本身核心素養方面擁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所以,全程圍繞著小學生的發展情況來進行小學數學授課的創新,不僅是數學課程的關鍵地位所決定,還是核心素養和數學課程高度契合的具體要求。比如,在講解“1~5的認識和加減法”知識時,盡管大多數幼兒園或者是學前班都早已將這部分基礎性的知識講解清楚,但若是想逐漸輔助小學生形成優質的思考習慣,產生優質的求知態度,老師就一定要在提出1+1=?以后,將學生朝著另外一種方向做好引導,就是1+1為什么等于2。每一位小學生都無法準確地回答出這一問題,所以,老師就需要將此當做創新的切入點,輔助學生掌握數學運算法則,引導學生形成加法同類別的概念。借助此種教學創新,就可以讓學生知曉“一條蛇+一頭豬”不會等于2,初步讓學生產生數學法則及運算規則的相關邏輯理念。自然,此種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但其能夠讓學生掌握越來越多的數學知識和學習技巧,切實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形成優質的學習習慣。
(二)深層次分析教學內容
數學科目的核心素養有著一定內隱性的結構特點,學生不能借助淺層知識的講解又或是較多機械練習來獲得,應該在邏輯思維發展、數學知識掌握、抽象思維形成中慢慢構建。根據數學科目核心素養本身的習得性和生成性,老師就能夠利用自己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引導小學生深層次分析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知曉潛藏在授課內容中的核心素養,為小學數學創新教學鋪墊牢固的基礎,讓小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綜合能力,進而慢慢產生數學核心素養。比如,在講解“數學廣角——集合”的知識時,“數學廣角”是為所有小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知識的一個新途徑,其用“加入跳繩活動、一起踢毽子的學生總共有多少”此種重疊性的問題來當做切入點,真正秉持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相關要求的數學思想螺旋上升原則,聯系了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小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達成一致。為此,若是想越加完整的為學生傳輸“數學廣角——集合”中的全部數學思想,老師能夠讓學生借助“畫圈”的辦法,把參與跳繩和踢毽子的多個小組成員清楚的畫出來,推動他們切實知曉集合概念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優勢,輔助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掌握集合的所有知識,讓他們在活躍放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三)滲透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
以數學教育的角度而言,其必定是一個有著充足溫度的科目。然而,大多數數學老師早已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在開展小學數學授課的環節中,將工作重點放在了理論性知識的講解上,無視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這就讓最終的授課效果與品質并不理想,也不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以至于讓學生失去了對數學知識開展學習的積極性。在此種教育情況下,學生就變成了一種學習的機器,核心素養與整體能力就無法達成迅速的提升。聯系如今小學數學授課的現狀,若是想逐漸融入數學核心素養,就應該知曉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將思想教育徹底融入其中,培育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理念。首先,在將數學核心素養融入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時候,老師應該在此種環節中,為學生講述部分數學計算公式或者是概念的具體由來,也能夠為學生講解部分國內十分著名與經典的數學家故事。比如,在講解“圓”的內容時,老師就需要借助計算機來收集有關祖沖之的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講述,使學生能夠真正知曉圓周率的主要由來或者是其所付出的全部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優質的學習習慣以及數學思維。其次,老師在講解部分數學基礎性知識的環節中,就需要引導學生對各種知識背后的含義及內容開展深層次的研究,像是數形結合思想,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產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鋪墊基礎。
(四)立足學生文化基礎,創新教學模式
文化基礎是所有課程授課的重中之重,其不僅僅呈現在能夠借助所積累的知識對問題開展處理,并且還可以知曉此種課程所體現出的深層含義與精神。在小學數學授課環節中,若是想達成教學方式的創新,老師就應該重視對學生本身人文素養及數學思想的培養,把“知其所以然”與科學鉆研意識切實銜接起來,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對授課思路或者是形式開展創新。比如,在講解部分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理論性知識時,老師就需要將越來越多生活中時常可以見到的數學內容嵌入到課堂活動內,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作用。借助體現出學生自身的文化核心素養,來輔助學生高效發展。又如,在講解和“圖形”相關的知識時,老師就應該利用生活化的授課模式,但同時要融入一定的人文底蘊或者是科學精神。為此,老師就能夠聯系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能力,從學生十分喜愛的事物開始著手,切實將樂高等游戲做好有效的嵌入,使學生按照授課內容,在周圍尋找部分和圖形有關的物品,像是桌椅板凳等。利用合理的引導,來增強學生對所有數學知識的掌握,培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教學創新不僅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認知能力,還要主動探究學生自身的潛能,真正將核心素養融入課堂活動中,讓教學創新有一個完整的切入點以及落腳點,切實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增強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立紅.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7(13).
[2]韓玉敏.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
[3]趙培鴻.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創新課堂教學的措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
[4]俞尚遠.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J].新課程研究,2018(12).
作者簡介:
殷麗麗,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白草塬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