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將來立足社會的重要保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幼兒正處于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習慣教育直接關系著他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幼兒生活的大環境中,家庭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幼兒的很多生活習慣也是在家庭中養成的,因此,要想落實習慣教育的養成目標,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和功效,通過家園合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力度,確保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但幼兒年齡小,身心發育不成熟,若教師和家長一味采取說教式的教育方式,不僅會挫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會讓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因此,探究家園視域下幼兒良好生活習慣有效化策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使習慣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從幼兒生活習慣存在的問題入手,重點提出相應的教育策略,以其推動學前教育工作的全面進展。
關鍵詞:家園共育;生活習慣;游戲化
習慣是人生之基,好的習慣可以塑造好的人格,收獲精彩的人生。特別是生活習慣的養成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使幼兒終身受益,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結合習慣教育的屬性和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我認為采取家園合育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養成教育的有效性。
一、 幼兒生活習慣存在以下問題
(一)衛生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的衛生意識越來越強,并通過日常生活逐漸滲透給幼兒,因此,大部分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比較好,都能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只是在其他生活習慣方面還有待加強,如有一部分幼兒吃飯時,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喜歡的就悄悄倒掉。還有的幼兒不愿意喝水,只喜歡喝有滋味的汽水、飲料等。
(二)文明禮貌習慣
文明禮貌是生活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又高于生活的精神追求。一部分幼兒能夠在家長和教師的教育下,使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對不起、請原諒”等。但仍有一部分幼兒見到教師和同伴不打招呼,家長和教師問話不認真回答,心不在焉。上課時不能舉手請教。
(三)生活自理能力
由于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被家長一味寵溺和包辦,使得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很多孩子不會系紐扣、不會系鞋帶。很多事都需要教師幫忙。
二、 家園合育策略
(一)家園同步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是有規律的,有明確的作息時間,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幼兒在幼兒園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各種教育活動。可一旦回到家里,很多父母的生活不規律,導致幼兒的常規行為被打亂,未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妞妞在幼兒園乖巧懂事,吃飯從不挑食。午休不需要教師的催促和監督,自己會乖乖地蓋好被子睡覺。這樣一個聽話的孩子原以為在家一定也是個人見人愛的“乖乖女”。誰知在家里卻與在園里大相徑庭,吃飯需要家長喂,不喜歡的飯一口也不吃,晚上很晚才睡,還要家長哄。家長很無奈,常常向我抱怨。于是我建議家長在家里也為孩子制定明確的作息時間,與幼兒園同步。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妞妞的生活習慣果然有了好轉。
家園合育是避免“5+2=0”現象發生的有效策略,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養成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做好溝通和交流,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幼兒在家以及在園的生活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達到教育效果。
(二)家園溝通
溝通是架在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橋梁,是連接教師和家長的紐帶,幼兒的成長信息正是通過溝通得到傳遞和記載的。溝通實現了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融合。經常與家長溝通的老師,一般都能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贊美,班級教育管理工作也能夠穩步前進。作為一名教師,做好與家長的溝通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全面了解幼兒的必要手段。只有對幼兒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溝通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如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家長聯系手冊、家長約談、微信、電話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家長互相交流幼兒在園和家中的情況,教師根據反饋信息,表揚和鼓勵做得好的幼兒,不斷鞏固和強化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表現不好的幼兒,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使他們逐漸改掉不良習慣,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溝通不等于告狀,一味地向家長訴說孩子的不是,只會激起家長的反感,不僅使溝通工作陷入僵局中,還使中間教育出現斷層。因此,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多提出意見和建議,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幫助家長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使他們充分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切實發揮溝通的價值和作用,也能在家長中樹立教師威信,使家長更好地配合教師工作。
(三)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是以孩子和父母為主體、以親子感情為基礎、以親子互動為手段,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動,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的主要活動,也是增強親子關系的主要途徑。通過親子游戲,幼兒可以獲得積極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增強心理品質,促進身心發展。將其運用在生活習慣教育中,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教育收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3至6歲是幼兒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時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發展動作能力的同時,還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理能力是幼兒適應集體生活、獲得必要發展的有效途徑。但由于家長的“大包大攬”使得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不僅限制了孩子的成長空間,還阻礙了他們的獨立發展,不利于幼兒良好性格和美好品質的形成。若能將親子游戲用于養成教育中,則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自理能力。
如家庭親子游戲“收拾小達人”,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收拾物品,家長做出示范動作,孩子跟著學,如果做得好家長就給孩子在手上貼一顆小達人獎章,如家長掃地、孩子也跟著掃地、家長將衣服疊好放入柜子,孩子也學著做。如果孩子能夠準確地模仿家長的動作,就可以讓他/她帶頭做,并給予鼓勵和肯定。在游戲中,孩子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信心。此外,家長還可以在游戲中有意識地發散孩子的思維,讓他們能夠突破思維定式,創新解決問題方式,如“異想天開”游戲就是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有效方式。父母將一些瓶瓶罐罐、紙品線頭等擺放在孩子面前,引導他們:“這些東西還有哪些用處?”并與他們一起動手將線頭做成布娃娃、將衣服做成沙包、將盒子做成汽車。這樣通過游戲,不僅培養幼兒自主收拾的良好習慣,還鍛煉解決問題能力,使思維潛能得到進一步開發。
除了這些家庭親子游戲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幼兒園的親子游戲活動,如系鞋帶比賽,家長和孩子出發前先各自脫掉一只有鞋帶的鞋子,將鞋放在終點后,與孩子一起單腳跳到終點,穿上鞋子,系好鞋帶,雙腳跑回。最先跑回的獲勝。這些既培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讓家長深刻意識到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保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使家園合育工作能夠扎實有效地進行下去。
(四)樹立榜樣
3到6歲正是幼兒認知、情感、知識技能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實現社會化發展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的認知世界就像一張白紙,教師、家人、同伴、周圍人的言行都在這張白紙上留下標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他們會觀察、模仿各種好的或壞的行為,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所以榜樣對于幼兒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在習慣養成教育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榜樣的教育功效,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典范。
如在幼兒園,要求孩子們講文明、懂禮貌,自己就不能說臟話;要求孩子們不浪費糧食,自己就不能倒飯……一次區域活動后,由于急著忙別的事情,我順手將玩具扔在一邊,還沒等我走出活動區,就聽到幾個孩子的嘀咕聲:“老師不是告訴我們不能亂扔玩具嗎?自己怎么亂扔呢?”聽到這里,我的臉刷地紅了,趕忙走過去將玩具撿起來并道歉:“孩子們,剛剛老師沒有將玩具放好,做得很不對,幸虧有××的提醒,老師謝謝你們!”說完親自將玩具擺放好。從那以后,孩子們不僅養成整理收拾玩具的良好習慣,還能在意識到錯誤后,主動承認錯誤,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由此可見,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幼兒產生深刻的影響,成為幼兒學習模仿的對象。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將“我們老師是這么說的”“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掛在嘴邊,并逐漸轉化為自己的言行。
除了教師做好榜樣外,還可以在幼兒中找出生活習慣良好的孩子樹立榜樣,鼓勵其他幼兒向榜樣學習,讓這些榜樣走進他們的心里,真正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由于這些榜樣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覺得親切、熟悉,因而更能發揮其教育作用。
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要想培養出什么樣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要求孩子愛學習,家長就要經常讀書看報;要求孩子愛勞動,家長就要主動參與各種勞動活動。生活習慣教育也不例外,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家長首先要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親身言行,教育孩子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此加深孩子的印象。相反,那些只注重言教不身教的父母,是很難取得教育效果的。在孩子眼里,一個干凈利索、說話文明的父母無疑是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總之,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反復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的共同參與,共同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氛圍,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好基礎。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取得家長的有力支持,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家園合力,使學前教育的明天更輝煌!
參考文獻:
[1]周潔潔.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影響[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
[2]甘曉彬.家園協作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1).
[3]閆三會.試論家園合作對幼兒良好行為方式與習慣的培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5).
[4]張愛玲,李婷.中班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研究:以北京市藝海童心雙語幼兒園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7(2).
作者簡介:
吳霞,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里樹幼兒園。